中联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153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极为广泛,其应用对促进建设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问题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所以建设单位必须明确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建筑工程当中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一种结构材料,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和防水性能,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范畴。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应用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效果。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其坚固、耐久性和防水性良好、安全平稳等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钢筋和混凝土材料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将二者单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以发现无论是钢筋还是混凝土,抗压能力都较弱,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将二者混合构成钢筋混凝土后,钢筋力学显著改变,提升了施工结构强度,保障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1、工序复杂,周期较长
从该结构施工的全过程来看,可以发现,施工期间涉及的工序繁多,较为复杂,从施工初期的材料准备到施工后期的养护,周期较长。
2、容易损坏,影响质量
在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该结构对操作的规范性和材料选择的合格性有着严苛的限制和规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和材料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很容易就会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质量。
3、易变形强
在进行浇筑工序时,钢筋混凝土会因为结构变化、承载和荷载量的变化以及施工工序的变化而随之发生改变。
4、碳化性强
一旦施工环节出现疏忽,空气进入到混凝土内部,含有的二氧化碳就会和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出现碳化现象,收缩后形成裂缝,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二、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
1、能够充分的运用好钢筋混凝土材料
首先在建设过程中,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够充分的运用好钢筋混凝土材料,当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的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而在过去运用材料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材料使用浪费的现象,钢筋混凝土材料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在现阶段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在最大程度上合理的运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使得这种材料能够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将钢筋混凝土按照相应的比例混合,既满足了抗压要求,又提高了抗拉能力,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使得建筑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另外一个方面运用这种技术能够使得建筑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使得建筑物更具有整体结构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结合了原有的所有建筑技术的优点,所建设的能够形成很好的抗压优势,同时也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突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优势。当前在建筑行业企业首先追求的就是建筑物的安全,而在过去一些企业往往忽视对于安全的追求,越来越追求表面的豪华以及利润,对于建筑物的安全结构不闻不问。运用好钢筋混凝土的相关技术,能够保证入住安全,还具有防潮防火等功能,使得原有技术不具有的功能能够十分完备,对于人们的入住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
3、方便了整个建筑的过程,使得工作更加的具有效率
建筑的过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有很多复杂的小项目共同组成,需要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的完成,而在建筑过程中运用好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使得整个施工的过程更加的简便,并且当前所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以说在建设过程中运用这种技术能够很好的方便建筑的过程。
三、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技术
1、后浇带防水工程
防水工程是后浇带建设施工的基础内容,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建筑裂缝、沉降等问题进行的防护与修补措施。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建设质量,避免出现返工、重建、补建及安全隐患问题,工程队伍不仅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水工作,在建筑后期的养护阶段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防水建设。具体来讲,在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只注重外墙、底板的防水而忽视了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在工程验收或建筑使用中一系列后浇带质量问题便会显现。“后浇带原材料质量差及连接接头渗漏”、“后浇带浮浆、夹渣没有清理干净”、“后浇带砼浇捣不臻密结实”、“后浇带砼养护差”、以及“前期后浇带施工设计有问题,导致后续施工严谨性差,可实施性低”、“管理层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等一系列引发地下室渗漏问题。后浇带防水工程的质量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加强后浇带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严把质量关是包括设计人员,材料采购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墙面防水是指在墙面涂刷防水材料来保证后浇带干燥,而底板防水主要以使用防水卷材为主,防水卷材的铺设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侵入建筑底板内,确保了底板的干燥。在进行底板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设置好防水带的位置与宽度,对产生裂缝的建筑工程做好补救措施,如,在裂缝处添设附加层防水卷材、涂刷防水材料等,避免风力、雨水侵蚀。
2、模板搭设与拆除
在模板设置与搭建的过程中,分为梁支持与板支撑,工程人员需要依照建筑使用标准、设计方案及施工环境等,选择具体的支撑模式。在准备阶段,应依照施工方案设计流程,准备好对应的模板、钢架,做好现场管理工作,按照先安装钢架后搭设模板的形式进行,确保模板搭设牢固。与此同时,在侧模搭建阶段,要保证模板不会发生跑模现象。在开始模板施工前,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建设模型,如果发现不合理之处也便于及时修改。除此之外,工程进行阶段,实际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确保设备调试状态正常,降低施工风险。在进行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对于高度超过5m的模板,应当搭建好脚手架并且设置好防护栏以后才能够进行拆除。
3、钢筋绑扎的技术控制
钢筋捆扎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基础,影响了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与完整性。为此,技术人员在进行捆扎操作前,需要依照设计标准对钢筋材料的硬度、韧度抗变形等性能进行检测,在质检合格后开展实践工程。在绑扎时根据施工图纸的内容来进行钢筋的检查,确保选用的钢筋型号以及尺寸都与设计的图纸内容一致以后才能够开始绑扎。在开展钢筋捆扎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注意:首先,需要搭接的钢筋末端与捆扎弯折部分的间隔应该超出钢筋直径十倍距离以上,避免接头部分与最大弯矩处重叠;其次,在钢筋拉力较强的部分,可以将一级钢筋绑扎接头的尾部作为弯钩,而二级钢筋却不能这样做,在钢筋搭接位置,要用铁丝将其中间与两端扎牢。
4、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
在完成钢筋捆扎工程后,需要对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首先,应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计量、检测,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的同时,规范原料的运输、存储管理;其次,确保混凝土配比、拌合流程符合技术要求,坚持边拌边用原则,并控制好搅拌时间,最好控制在2min左右,在搅拌完成以后,应让混凝土静置,时间控制在1.5h左右,保证浇筑的整体质量符合使用建筑使用标准。
5、工程养护
混凝土材料在进行水化的过程中,需要处在适宜的湿度、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材料的硬度、強度及密实度符合建筑要求。为避免混凝土结构建筑发生质量问题,应该做好工程的养护工作。当前阶段,养护工程的技术应用形式多样,包括定期洒水、覆盖遮挡物、使用防护剂等方法,实现保温、保湿的目的。在具体的工程建设阶段,应依照工程方案、技术操作难度等进行具体的选择。科学、高效的防护工程可以缩短混凝土硬化周期,提升材料硬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纵观现阶段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现状,可以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既能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又能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因此,建筑企业要结合施工实际,科学制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企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闯,马丙军.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18).
[2]张云.试论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0).
[3]王娟.分析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