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调剂中临床药学应用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 刘 璐
[导读] 分析药物调剂中,临床药学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调剂中,临床药学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儿科、内科、外科以及妇科共400例,设定为对照组,同时研究200例我院自行调制药物,设定为研究组。对照组为我院常规药物调制方法,研究组为药物干预指导而后调制。记录两组给药的合理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49例用药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17例、药物过量4例、药物规范10例,合理给药320例,药物合理率为80%;研究组中6例用药不合理,4例给药时间过长,1例超量使用,2例用药不规范,合理给药187例,合理率为93.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不良反应72例(18%),研究组不良反应21例(10.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通过医院药学干预和指导可以提升药物合理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推荐医院药学中,药师首先进行干预。
         关键词:临床;药学;教育现状;发展
         目前,一些中国大学已经建立了一个长期的临床药学,但根据调查,中国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仍然不完整,因此,分析中国临床药学教育和实践的不足,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临床药学的优势,开发适合中国国家的新方法,有利于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和临床药学实践的发展。
         1 临床数据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纳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儿科、内科、外科以及妇科共400例,设定为对照组,同时研究200例我院自行调制药物,设定为研究组。对照组中,儿科120例、妇科100例、内科80例、外科100例。研究组儿科42例、妇科58例、内科60例、外科40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回顾性分析形式,记录收集病例数据,研究组予以记录的计算整理,比较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对照组行常规制药方式,研究组行医院药学干预指导方法,医院药学干预指导方式主要为:①教育指导:药学部门对药物调剂师进行科学的教育指导,邀请专门的教师教授进入医院予以讲座,对药物调剂师进行科学的培训,对药物调剂师进行按时培训和考核,药物调剂师需要主动学习相关学科和技能,医院应为药物调剂师制定相关书籍,同时辅助药师提升专业能力,让每一位药学工作人员具备药学理论基础技能。②提升药师的临床素质:提升药物调剂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强化药物调剂师的科学技能,提升药师的临床沟通和指导能力,和临床医师耐心交流,强化和患者的沟通。③药师们需要认清对工作的态度,工作中认真负责,同时为患者进行细致考虑,不断提升药师的专业素质。④规范制药操作:为调剂师定制科学的操作流程规范表,按照流程以及专业程度予以药物调制。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合理程度,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处理数据,药物治疗合理性和不良反应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予以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药物患者治疗合理性和不良反应分析:对照组中,49例用药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17例、药物过量4例、药物规范10例,合理给药320例,药物合理率为80%;研究组中6例用药不合理,4例给药时间过长,1例超量使用,2例用药不规范,合理给药187例,合理率为93.5%,组间对比X2=42.6784,P<0.05。对照组中不良反应72例(18%),研究组不良反应21例(10.5%),组间对比X2=13.6287,P=0.0002。
         3 讨论
         临床药师深入参与临床参与治疗,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治愈率,但其成功实施仍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临床药师缺乏临床知识。传统的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导致现有药剂师缺乏临床知识,医生和患者在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时不易接受。为进一步优化我国临床药学教育,深化临床药学服务,相关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转变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临床药师团队。从优秀临床药学中学习国外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完善我国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培养临床药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②完善配套政策,确保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为了完善临床药学工作体系,有关部门应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明确药学工作,明确临床药学实施;③转变领导观念,重视临床药学的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的内部氛围,是临床药学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④加强宣传,提高临床药师的社会意识。传统观念认为,药剂师仅限于药物配药,临床诊断和治疗是医生的责任。当临床药剂师进入诊所参与药物的合理使用时,医务人员和患者都不愿意接受它。这就是为什么要加强临床药学的推广和改进它社会意识,加上临床药师的长期根源,与医师,护士和患者的沟通,有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发展.
         4 结语
         临床药学分析中,药师主要对患者用药方案和药物测定进行研究,虽然对个案进行了大量分析,但是并不具有学术意义研究价值,所以采用后续跟进方式无法对多数患者受用,也不建议在临床中继续推广。治疗药物测定的应用虽然局限于特定的强药物反应,对于平日医疗用药,部分患者的临床评价较优,采用测定的意义并不重要。在日常调剂进行中,药师根据药物的评价程度,来为患者提供用药方案和检验更具现实性,这和临床药学研究目的十分吻合。药物调剂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同时提升干预价值,是临床药学研究的关键方式。目前,对我院存在的药物调剂工作问题予以记录和汇总,分析发现,目前对药物调剂工作缺乏认识,不管是临床医师还是药师本身,对药物调剂工作的实践性缺乏客观认识,造成临床用药开展中,药师十分被动,同时无法予以合理的用药把控。在临床工作的进行中,一些药师对实践中的问题缺乏主见,无法从患者本身掌握具体情况。多数药师对理论研究较为注重,导致脱离实践情况,多数药物对药物的理论研究较为热衷,没有注重对实践的学习,导致用药效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谢东浩,凌芳. 临床药师培养的几点建议[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3):175.
[2] 郭伟. 关于《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中调剂相关问题的解读与探讨[J].天津中医药,2017,34(9):610~612
         [3] 魏来等. 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调查[J]. 中国药房,2018,29(10):1404~14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