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祁晔
[导读] 探讨一种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的设计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40例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用普通输液器静脉输液,观察组则应用自制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完成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输液不良事件与患者对输液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率为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输液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在静脉输液中切实可行,安全性好,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静脉输液;新型保护装置;安全输液器;不良事件;满意率
         随着医院质量管理不断发展,临床输液安全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降低输液期间的针刺伤、血液回流、医院感染等问题是输液治疗的主要任务[1]。传统输液中,输液前准备与输液完成后将输液针柄挂于输液器莫菲氏滴管小壶旁,有着不牢固、无固定卡扣、随时脱落等风险,导致污染风险增加,同时也可能刺伤患者或护士,甚至有输液器输液结束后未能及时拔除针头,导致输液回流等现象,增加患者痛苦[2]。我科近几年研制了一种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并将其应用在临床输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收治的40例输液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40例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依从性差,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严重心肝肾病变等患者。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0~70岁,均值(55.8±3.5)岁。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3~67岁,均值(55.3±3.3)岁。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用普通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减少反复穿刺,穿刺尽量“稳”、“准”、“快”,维持输液速度40~60gtt/ml。观察组则予以自制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完成静脉输液,其示意图可见图1、2、3、4。医护人员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调节第一防护外壳1与第二防护外壳2在第一连接杆3的间距,通过第一限位杆7的内螺纹与第一连接杆3的外螺纹配合固定,从而通过第一限位杆7和第一绑带8对第一防护外壳1和第二防护外壳2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第二限位杆9的内螺纹与第二连接杆4的外螺纹配合固定,从而通过第二限位杆9和第二绑带对第一防护外壳1和第二防护外壳2进行固定,输液管即可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6穿过,输液管通过导液管5,导液管5内部的加热器可为输入患者体内的药液进行简单的加热, 防止因为药液过低而给患者造成不适的感觉,同时通过防护罩11和自我黏缠贴13有效的固定静脉输液的针头, 防止鼓针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保护棉层12使防护罩11内保持空气流通,提升患者输液的舒适度。

                  图1 自制静脉输液保护装置正视图          图2 自制静脉输液保护装置俯视图

图3 自制静脉输液保护装置图1中A点放大图 图4 自制静脉输液保护装置图2中B点放大图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输液不良事件与患者对输液满意率。
1.4 评价标准
    患者对输液满意率用自制问卷调查,评分0~100分,不低于90分为满意、70~89分为尚可、不足70分为不满意,输液满意率=满意率+尚可率。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3.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液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率为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对比[n(%)]
 

2.2 两组患者对输液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输液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输液满意率对比[n(%)]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给药重要的途径,可对疾病转归起到一定的作用。静脉输液主要是利用大气压与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的无菌液体、药物、电解质等输注体内,经静脉输注则称之为静脉输液法。注射部位和输液不同,又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输血、中心静脉输液等,而且静脉输液疗法作为高度专业技术[3],治疗层面涉及多方面,从17世纪开始,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静脉输液时,患者常因移动、如厕、肢体活动等触碰到穿刺处诱发疼痛,诱发穿刺血管外渗,而过去保护措施相对简单,仅仅用夹带固定、夹板固定等处理,舒适度不强,且穿刺部位暴露在外,容易诱发不良事件[4]。尽管之后一些输液保护装置开发出来,但仅适用于一个场所,比如腿部或手部,且大小不可调节,适应性差[5]。为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新型的静脉输液器保护装置,我院就自制保护装置进行了分析。
         本次就收治的4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用普通输液器静脉输液,观察组则应用自制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完成静脉输液,发现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率为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输液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传统输液器输液后针柄固定不牢固,极易脱落到地上或床单,增加污染机率,同时还可能刺伤患者、护士等,加上输液后未能及时拔除针头,人体内血流经注射头回流,增加痛苦。本次采取我院自制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进行输液管理,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面对不同人群或不同部位时,医护人员可调节防护外壳与第二防护外壳在第一连接杆的间距,通过第一限位杆的内螺纹与第一连接杆的外螺纹配合固定,从而通过第一限位杆和第一绑带对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进行固定。通过第二限位杆的内螺纹与第二连接杆的外螺纹配合固定,从而通过第二限位杆和第二绑带对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进行固定,从而适用于患者的不同部位,进而提升了该装置的灵活性。此外,该装置还有加热器和保护组件,通过将加热器设置在导液管内,可为输入患者体内的药液进行简单的加热,防止因为药液过低而给患者造成不适的感觉,同时防护罩和自我黏缠贴有效的固定静脉输液的针头,防止鼓针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保护棉层使防护罩内保持空气流通,提升患者输液的舒适度[6]。
         综上所述,自制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在静脉输液中切实可行,安全性好,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易小容,晏晴.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应用及输液安全管理[J].医疗装备,2020,33(5):163-164.
[2]章桂娇.精密过滤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在静疗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1):138.
[3]张小纯,陈洁,张秋红, 等.一种安全型固定输液器的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1):82-85.
[4]朱小丽,贺艳君,隋琦, 等.精密过滤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在静疗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9):1292-1294.
[5]刘喜凤.超低密度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安全性能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3):381-382.
[6]王紫薇.防脱落输液固定夹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3):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