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加压装置应用于介入术后压迫止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用传统方式压迫止血,观察组则予以自制加压装置止血。比较两组并发症(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压迫处疼痛、皮肤破损、局部皮肤过敏等)及患者对止血舒适率与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止血舒适率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加压装置应用于介入术后压迫止血中,相比传统方式压迫止血,一方面可以减少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压迫处疼痛、皮肤破损、局部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止血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自制加压装置;介入术;压迫止血;并发症;舒适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类型之一,且随着介入术逐渐广泛开展,介入术后护理成为热点课题。介入术后止血是否有效,不仅影响介入效果,而且还会因为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1]。为此,做好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十分必要,这就需要做好介入术后的压迫止血[2]。近几年我院应用自制加压装置进行加入术后压迫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收治的40例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9~78岁,均值(57.8±2.3)岁。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7~76岁,均值(57.3±2.5)岁。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予以传统方式压迫止血,介入术后用普通纱制绷带压迫止血,每次2卷。
1.2.2 观察组:本组选择自制加压装置进行术后止血,其中装置构成包括护理壳(1)、固定套(2)、弹簧(3)、螺纹孔(4)、螺纹杆(5)、有把手(6)、挤压气垫(7)、导气管(8)、气囊(9)、包裹气垫(10)、主绑带(11)、魔术粘布(12)、魔术贴布(13)、拉环(14)、副绑带(15)、16靠垫、17连接气管、18限位连接头、19限位杆,可见图示1-4。使患者在使用时,可以先拉动拉环14,从而使主绑带11能够穿过限位连接头18与限位杆19缠绕在一起,从而使主绑带11与副绑带15能够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用户可以将护理壳1、主绑带11和副绑带15套在身上,从而使护理壳1能够至于患者前方,从而使用户再次拉动拉环14后,主绑带11与副绑带15之间能够得到收紧,从而使主绑带11与副绑带15上的靠垫16能够贴合用户的后背,从而使护理壳1的内侧能够贴合用户的胸口,从而使用户通过主绑带11上的魔术贴布13贴在魔术粘布12上后,护理壳1能够完全的贴合患者身体,从而使用户只需将加压护理装置套在身上然后拉动拉环14即可完成穿戴,使患者通过主绑带11与副绑带15穿戴好护理壳1后,医生挤压气囊9,从而使气囊9能够将气体冲入导气管8中,从而使导气管8能够将气体逐步充入包裹气垫10中,从而使包裹气囊9再将多余的气体通过包裹气囊9充入连接气管17中,从而通过连接气管17将气体冲入靠垫16中,从而使靠垫16与包裹气垫10能够被气体充起,包裹在患者身体的周围,从而医生通过旋转把转动螺纹杆5,从而使螺纹杆5能够在护理壳1顶部的螺纹孔4中转动,从而使挤压气垫7能够得到上下移动,从而使向下移动的挤压气垫7能够抵住患者,从而使加压护理装置在使用时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减小患者治疗时的痛楚。
图1 自制加压装置剖面图 图2 自制加压装置正视图
.png)
图3 自制加压装置图1A放大图 图4 自制加压装置图2B放大图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压迫处疼痛、皮肤破损、局部皮肤过敏等)及患者对止血舒适率与满意率。
1.4 评价标准
止血舒适率与满意率均有院内自制问卷调查,包括舒适度问卷与满意度问卷,评分均为0~100分,评分不低于70分判断为舒适、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3.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n(%)]
.png)
2.2 两组患者对止血舒适率与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止血舒适率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止血舒适率与满意率比较[n(%)]
.png)
3 讨论
介入术主要从股动脉穿刺,而股动脉搏动明显、粗直、固定,穿刺容易,做好穿刺部位有效的止血,对于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缓解疼痛,提高舒适与满意程度十分关键[3-4]。传统纱制绷带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但并发症较多[5],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不高。
本次研究中就40例介入术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用传统方式压迫止血,观察组则予以自制加压装置止血,发现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止血舒适率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设计的加压装置为介入医生用加压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壳,所述护理壳的顶部包括有固定套、弹簧、螺纹孔、螺纹杆、导气管和气囊。该介入医生用加压护理装置,通过设置的护理壳,以及主绑带、魔术粘布、魔术贴布、拉环、副绑带、靠垫、连接气管、限位连接头和限位杆的配合设置,使患者在使用时,可以先拉动拉环,从而使主绑带能够穿过限位连接头与限位杆缠绕在一起,从而使主绑带与副绑带能够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用户可以将护理壳、主绑带和副绑带套在身上,从而使护理壳能够至于患者前方,从而使用户再次拉动拉环后,主绑带与副绑带之间能够得到收紧。
综上所述,自制加压装置应用于介入术后压迫止血中,相比传统方式压迫止血,一方面可以减少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压迫处疼痛、皮肤破损、局部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止血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美丽,阮慧琴,胡经文.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加压固定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6):2021-2023.
[2]单烨,王珂,王健, 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37-38,39.
[3]李保华,吴金凤,阎红, 等.简易加压装置在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17-17.
[4]赵娜,黄愉然,余兵, 等.自制加压装置在腋臭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19,14(2):238-239.
[5]韦延强,钟铃,张琳娟, 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预防食管癌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0(4):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