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探讨 田斐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田斐
[导读] 摘要: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广泛应用,能够以非开挖的形式完成排水管道等管道的安装,具有省时、高效、安全的优势。
        聊城市鲁西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广泛应用,能够以非开挖的形式完成排水管道等管道的安装,具有省时、高效、安全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保障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应加大技术实施管控力度,按照技术规范作业,正视其中的施工管理难点,选择抗压强度达标、摩擦系数较小的顶管材料,增加后座的承压能力,有效解决向外运输排土问题,适当增加管道直径,解决通风安全问题。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要点;施工难点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路线全面覆盖城市,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若施工质量不达标,将影响到居民生活用水的供给,以及生活废水、雨水的排出,造成城市内涝、道路积水等不良现象,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与城市形象,必须予以重视,加强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1]。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是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常用技术,能够以非开挖的形式完成排水管道等管道的安装,具有省时、高效、安全的优势。为了发挥其技术优势,施工单位应加强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流程、规范施工,采取合理方式解决技术实施难点,全面保障施工质量。
        1.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1进出洞技术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进出洞将影响到土地扰动情况,如若操作不当,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需应用SMW施工技术,对洞口进行加固,如若渗水问题无法控制,可应用橡胶法兰,对洞口位置进行止水处理,期间应该处理好注浆孔,便于后续的注浆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洞口合适位置安装支护钢圈,在预留洞位置增加止水法兰,全面优化管道止水效果,确保进出洞施工安全。
        1.2泥浆制备和注浆泥浆的配置
        施工过程中,需根据施工要求,综合长距离顶管施工遭受的承载力、摩擦力等因素,优化泥浆配合比设计,提升泥浆整体支撑力。确定泥浆配合比后,即可按照方案称量相应质量的原材料,再将各类材料搅拌在一起,期间应该往泥浆中加入质量达标的膨润土,来调整泥浆的粘稠度。注浆操作中,施工人员应该仔细观察,监测施工区域底部形变情况及地下水位,基于作业需求,使用单向阀来控制泥浆的出口,以防出现回浆现象,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使其大于管体上部位置的水头压力及静止土压力[2]。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挖外侧曲线、土地扰动、土地摩擦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顶管作业时会出现顶进压力增大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将泥浆注入朝管道孔隙内的方式,这样能够为土层提供相应的支撑,从而降低管道顶进压力增大对于作业产生的影响。注浆施工是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中的关键内容,施工工艺复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作业,有效控制泥浆配合比,优化泥浆拌制操作,确保其性能达标,注浆是严格控制注浆量及注浆压力,确保施工质量。
        1.3管节止转的技术措施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设备转动一般依靠机头内刀盘、螺旋机等装置推动,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及效率,施工团队应确保设备控制的精细化程度。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在机头设置焊翼板,这样设备行进过程中,可借助重力施压,来提升机头运转时的稳定性。
        1.4通风技术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是一项借助顶管施工机器的动力,将顶管置入土层设计坡度的施工方法,无需挖开地面,当施工线路达到一定长度,就很容易出现缺氧的问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或材料可能释放出对人类有害的气体,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合理应用通风技术,安装抽风机,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创造安全作业环境。


        2.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应用的难点分析
        2.1顶管推力对施工材料的影响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前,施工团队需根据市政排水施工设计图,来设计导向孔轨迹,再按照顶管设备推理参数来设置施工技术参数即可,理论上来说难度较小。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考虑到顶管推力对于施工材料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材料类型,来优化施工效率。按照规定,在长距离顶管作业中,要求混凝土管道草帘的抗压强度达到50MPa,玻璃纤维管道材料的抗压强度达到 90至200MPa,钢管的抗压强度达到320MPa,整体而言,钢管的抗压能力是最强的,能够承受最高的顶管压力,而且这种材料本身有着较小的摩擦系数,在施工过程中所受阻力较小,能够加快施工速度[3]。
        2.2后座的承压能力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施工质量会受到后座承压能力高低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但对管道加设推力,需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作业,并且注意到顶管的后座力,合理增加后座厚度,提升其承压能力,以防后座力损坏顶管后座,影响到施工进程。
        2.3向外运输排土问题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规模大,线路长,通常会将管道分节,进行分阶段施工,基于施工速度的考虑,同时会将每段长度控制在超过200m的范围。由于施工长度大,在作业过程中,如若以人工运输的方式向外排土,难度较高,速度较慢,施工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机械化排土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效率。
        2.4管道直径制约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应该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适当增大管道直径,这样能够增强给排水工程的供水、排水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延长给排水工程使用年限,优化其经济效益。而且,管道直径较大的情况下,在长距离顶管作业时,施工空间会更加广阔,施工人员无需在管道内俯身施工,施工效率可有效提升。
        2.5通风安全问题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应用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施工通道是封闭式的,长距离施工容易出现缺氧、呼吸不畅等问题,再加上钢管表现通常会涂抹油漆,来提升其防腐抗锈蚀性能,当油漆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危害施工人员安全,需合理应用通风技术,在通道内安装抽风机、鼓风机等装置,持续抽风、供氧,确保施工通道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通风状态。鉴于上述两种设备运行成本较高,施工单位可引进专业性通风设备,及时将施工通道内的废气排出,补充新鲜空气,为施工人员供氧,同时应用专业设备调节封闭施工区域内的湿度及温度,创造相对舒适的施工环境[4]。为了保障施工安全,施工管道长度不可过长,确保通风技术应用效果,施工阶段采取多个施工小组轮换施工的方式,每隔2h更换一组施工人员。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路桥工程、给排水工程、燃气管道工程、给排水工程等[5]。市政给排水工程由供水、排水、循环水等三个部分组成,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其施工质量不仅会影响到居民生活,还会影响到城市面貌及经济发展,为保障其施工质量达标,需加强对于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等关键性技术的质量管理,明确其主要技术内容及施工难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加大施工技术管控力度,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优势,提升给排水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克珍,叶战宾,王巧红.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排水施工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2):250.
        [2]刘超.市政给排水工程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措施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29-30.
        [3]李晓菲.探究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9):170-171.
        [4]赵玉国.关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75.
        [5]郭迎春,栾承刃,李昌军.长距离小曲率半径S型大管径混凝土顶管施工技术[J].建筑技艺,2018(S1):205-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