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繁殖方式蓝莓苗木生长生理特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炯祥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蓝莓苗木研究现状,对蓝莓苗木不同繁殖方式的生长特性研究进行说明,做出蓝莓苗木不同繁殖方式的生理特性分析,希望对我国蓝莓苗木不同繁殖方式的生长生理特性研究的发展有所帮助。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阐述了蓝莓苗木研究现状,对蓝莓苗木不同繁殖方式的生长特性研究进行说明,做出蓝莓苗木不同繁殖方式的生理特性分析,希望对我国蓝莓苗木不同繁殖方式的生长生理特性研究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不同繁殖方式;蓝莓苗木;生长生理特性
        一、蓝莓苗木研究现状
        植物光合作用是重要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效率是决定植物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蓝莓是近10年来世界各地发展较快的浆果类果树,因果实富含对人体有独特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深受消费者亲睐,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蓝莓栽培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领域,对蓝莓不同繁殖方式苗木的质量也存有争议。为了探索蓝莓在相同管理措施条件下、不同繁殖方式苗木的苗期生长生理特性差异,对其组培和扦插2种繁殖方式的幼苗进行了光合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以期为选择蓝莓苗木最佳繁殖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蓝莓栽培发展早期,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技术探索,促进了近十年来产业的快速发展。组培与扦插等繁殖方式对蓝莓苗木生长发育进程、生理及优质苗培育成本的影响等,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国外栽培多用扦插苗而国内早期栽培多为扦插苗,近年来多用组培苗,不同繁殖方式的苗木在大田栽培后植株的生长和适应性方面也存在异议,褒贬不一。因此,对蓝莓组培和扦插繁殖苗进行生长发育及生理差异性研究,探索其对栽培生理的潜在影响,为生产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培育方法及繁殖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无性繁殖方式常用的有扦插、组培、嫁接等,无性苗木与实生苗木在生长、生理状况等方面均表现出了差异性。如:张建瑛等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桔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状况和光合特性,发现相同种源同龄的笃斯越橘扦插苗与实生苗比较,扦插苗的各项生长指标要优于实生苗,扦插苗的生物量叶、茎的比重均大于实生苗,根生物量分配低于实生苗,实生苗根系情况好于扦插苗,扦插苗净光合速率总体高于实生苗,在露地栽培中扦插苗比实生苗更加适合种植。组培苗与扦插苗对比分析可以筛选出适合植株生长类型以及对植株有效利用部分进行选择性挑选,有目的的选择适合的繁殖类型苗木。温伟文等对黑木相思组培苗和扦插苗研究发现两者主干生长不明显,组培苗比扦插苗分蘗明显,但是从树高、地径和冠幅进行调查,扦插苗比组培苗生长较好,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二、蓝莓苗木不同繁殖方式的生长特性研究
        植物的外部形态是植物生长状况的直接反应。植株苗期生长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植株生长后期趋势,对蓝莓幼苗进行苗期生长特性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繁殖方式下蓝莓幼苗生长状况,可以预估后期生长趋势,为繁育蓝莓优质壮苗提供参考。
        苗高、地径生长量的测定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30株幼苗挂牌标记,测定苗高生长量(以幼苗主枝顶端到容器基质表面的高度)、地径生长量(幼苗主干基部的直径),从3月中旬开始,每隔1个月测定一次,直至12月中旬停止测定。生物量及根系生长状况测定,在苗高和地径测定结束后,每个种类选取生长较一致的5株苗,用清水洗去根团基质,晾干后用根系扫描仪进行根系和叶片扫描,分析指标包括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总根体积和根尖数等。最后将植株根、茎、叶置于105℃烘箱烘干至恒重,称其烘干后质量,得到根干重、茎干重和叶干重。
        根系作为植株的主要部分,是植株吸收水分、养分的主要部位,根系生长发育状况对于地上部分的生长有较大影响。蓝莓和其他杜鹃科植物一样,根系纤细且无根毛,集中分布于有机质较丰富的土层或土表的覆盖层中,为浅根系植物。扦插苗和组培苗生长过程中,存在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是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个生长高峰7月中旬至8月中旬,四种幼苗的苗高月净生长量最大的是1组组培苗,增长量为8.30cm,其次是1组扦插苗,增长量为8.10cm,2组组培苗增长量为7.75cm,最后是2组扦插苗,增长量为7.53cm。

相同品种不同繁殖方式下苗高生长量1组和2组的组培苗均大于扦插苗,不同品种间苗高生长量1组强于2组;1组为兔眼类品种,2组为高丛类品种,兔眼类品种较高丛类品种生长更旺盛。
        1组和2组扦插苗和组培苗生长过程中,地径高峰期存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不同繁殖方式下两个品种组培苗和扦插苗地径月净生长比较,1组组培苗的地径月净生长量最大,增长量为0.78mm,其次是1组扦插苗,增长量为0.69mm,2组组培苗最大月净生长量为0.63mm,比扦插苗月最大净生长大0.1mm。
        蓝莓不同繁殖方式苗木生物量比较生物量是衡量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组扦插苗和组培苗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总干重均差异显著(p<0.05),且根、茎、叶干重组培苗均大于扦插苗,1组组培苗总干重是扦插苗的1.10倍。2组扦插苗和组培苗叶干重、总干重差异显著(p<0.05),但根干重和茎干重差异不显著(p>0.05),2组扦插苗和组培苗生物量比较,组培苗的生物量大于扦插苗。不同繁殖方式下两个蓝莓品种的生物量整体为组培苗大于扦插苗。
        三、蓝莓苗木不同繁殖方式的生理特性研究
        对蓝莓幼苗进行光合特性研究,以及生化指标的测定,如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定相同品种不同繁殖方式,以及不同品种相同方式的生理生化指标,有助于了解不同繁殖方式下蓝莓幼苗苗期生理生化差异,为选择蓝莓幼苗最佳的培育方法及繁殖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蓝莓不同繁殖方式苗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早上10点具有高峰,在下午14点出现第二个高峰,在中午12点出现峰谷。4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p<0.05),1组扦插苗净光合速率最大,其次是2组扦插苗;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差异不显著(p>0.05)。扦插苗和组培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差异显著(p<0.05),叶绿素a/叶绿素b的变化范围1.70-2.40,4种幼苗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4种幼苗硝态氮含量、根系活力均差异显著(p<0.05),硝态氮含量最大的是2组扦插苗最大,最小的是2组组培苗;根系活力范围在56.77-131.10μg/(g/h),根系活力大小顺序为2组组培苗>2组扦插苗>1组组培苗>1组扦插苗。对不同繁殖方式下蓝莓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硝态氮含量、根系活力、叶绿素总量共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繁殖方式下蓝莓苗木生理生化特性具有差异,主成分值大小依次是2组组培苗>2组扦插苗>1组组培苗>1组扦插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4种苗木理化特性强弱。
        四、总结
        蓝莓不同繁殖方式苗木随着时间的增长,叶片气孔特性宽度、长度、间距逐渐增大;整体来看,相同品种不同繁殖方式,气孔指标差异不明显,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通过对不同繁殖方式下蓝莓幼苗叶片组织结构与气孔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2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4种蓝莓幼苗综合主成分值由大到小的依次是1组组培苗、1组扦插苗、2组组培苗、2组扦插苗,表明叶片组织结构和气孔特性综合评价1组和2组均为组培苗强于扦插苗。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而最能突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指标就是植物的净光合作用。本研究中叶绿素含量高的蓝莓幼苗净光合速率不高,所以叶绿素含量并不能直接作为判断净光合速率强弱的标准,需结合其他生理生化指标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頔,周荧,文光琴,聂飞.不同繁殖方式蓝莓苗木生长生理特性研究[J].种子,2019,38(04):47-50+55.
        [2]周荧.蓝莓不同繁殖方式苗木生长、生理特性及叶片解剖学研究[D].贵州大学,2018.
        [3]王爱斌,张流洋,宋慧芳,张明,苗雅慧,郭雨潇,张凌云.磷肥施用方式对蓝莓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42(02):114-123.
        [4]万如萌.LED混色光源对蓝莓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