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检测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丁张妮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丁张妮 任怡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并且水资源匮乏也日益凸显。
        丽水安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323000
        摘要:当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并且水资源匮乏也日益凸显。如果不对水环境加强保护和监测,那么水资源枯竭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当前应用情况来看,环境检测技术基本上已经演变成为现代环境污染治理不可或缺的技术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检测技术在内容方面融合了现代生物技术与智能化检测技术,可以解决常规环境检测工作存在的不良问题。由此可见,环境检测技术不仅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内在驱动力,同时还可以为我国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全新契机,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水环境;检测;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日益匮乏,这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强水环境检测工作,保证用水安全,合理利用水资源非常重要,但我国的水环境检测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系不统一、检测指标不清晰、对有机物污染重视不够等。
        1水环境检测概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遇了很大的破坏,尤其是水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频繁爆发水污染事件,严重的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环境检测是对水环境指标进行检测和检验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我国是从1973年开始重视对水环境进行检测,已经有40余年历史,水资源保护中水环境检测是基础手段,目前我国已经以江河湖为主要的监测对象,形成了严密的监测信息网络,水环境的日常检测方面的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且根据我国的水资源状态和分布情况确定了合理的采样和报告程序等,每个重要的水域都布设了自动化的水环境检测设备。如我国水利部在全国各地设立的水环境检测中心就有300多个,而且不同级别的水环境检测站就有3000多个,100%的地级以上城市和70%多的县级城市都对水环境开展了日常的检测工作。我国的水环境检测是以流域为单位进行的,并且检测已经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化检测的转变过程,形成了以自动采样为主体、结合常规检测和快速检测的全过程检测模式。水环境检测的内容包括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废弃水等。我国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有机物,在2016年公布的82种水污染名单中,有机物污染占90%左右。
        2现阶段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
        2.1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近些年来,全球环境污染问题趋于严重化方向发展。无论是在空气质量,还是污染治理方面,均表现出不良现象。根据我国环境检测现状来看,受到环境检测资源的限制影响,导致环境检测工作在落实方面存在较大阻碍,且检测效率普遍存在低下情况。再加上环境检测技术多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本国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导致环境检测工作的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如基层环境检测机构技术与设备滞后问题明显等。
        2.2管理体制缺乏健全
        环境检测技术一般多需要检测设备的支持才能够实现环境检测内容。正式工作过程中,多数部门单位在检测设备管理方面缺乏规划性,因此导致资源浪费现象频频出现,对环境检测结果与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再加上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等内容健全程度不高,促使环境检测技术无法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举例而言,检测机构并未配备气象色谱仪设施,导致有机物检测工作往往会存在测试不精确的问题。
        2.3硬件设备落后问题明显
        硬件设备因素往往是影响环境检测工作开展质量的主要保障。如果硬件设备处于落后状态,势必会对检测技术的发挥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多数检测站设备老化问题明显,甚至部分设备已经出现严重故障现象,导致实际检测精度难以达到预期,甚至会出现滞后问题,无法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良好数据决策支持。


        2.4检测人员职业素质低下
        检测人员作为影响环境检测结果精确性的关键因素,理应肩负起自身的工作重任,从多个方面加强对环境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环境检测技术不断趋向于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因检测人员职业素质低下造成的环境检测失误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加以严格处理。
        3水环境检测问题的改进对策
        3.1完善水环境检测管理体制
        针对我国水环境检测中的部门管理重复且多头的混乱局面,要提高检测的效率和水平,首先就要针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比如要完善水域环境检测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确保水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水环境的检测管理体系应该明确相关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工,让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高度重视水环境检测的重要意义,每个人都能够按照工作岗位的职责认真履行监测责任。同时,应该制定严格的水环境检测程序,确保检测出的水环境的数据真实、可靠,对故意更改、伪造数据的进行严厉打击,造成犯罪的严格追究其刑事责任。
        3.2提高检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水环境检测的相应数据是为水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直接提供的第一手依据,因此检测结果的科学性是首要的条件。在当前我国水环境检测体系指标还没有得到充分完善的局面下,建立科学的分析系统,是未来水环境检测的重要工作方向。构建科学有效的分析系统,可以对水环境检测的内容进行完善、系统有效的分析,并且与实验室的分析结果作为相互印证的水环境检测数据。这样就可以对水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针对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结果和效率等。
        3.3科学落实水环境检测对象和指标
        (1)要对检测参数进行有效检测,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对水生生物的检测力度。水生生物是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水环境进行检测时,需要对水生物进行检测,包括检测水生物的种类、水生物的密度、水生物的生活状态以及其对水环境的综合影响等。从目前检测情况看,我国对水环境中的水生物检测的种类还比较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加以完善,并且建立相关的行政法规等,从而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关的依据。(2)对水环境中的有机物污染提高检测力度。从我国目前水环境污染的现实情况看,我国水质量主要是受有机物的污染影响比较大,因此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对有机物检测时,将更多的有机物种类纳进来,并且学习借鉴有机物检测的技术和手段等,提高其检测的水平。
        3.4对重金属等污染物实施科学检测
        在国内工业发达的地区,重金属污染依然是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来源物,在这些地区重金属的监测可以实行一季度一检测或半年一检测。而在其他地区,可以针对重金属实行每年检测一次的频率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检测作为实现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前提条件,理应结合时代发展趋势,积极从多个方面践行环境保护原则与污染治理原则,健全与完善当前环境检测体系。根据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检测技术虽得到良好应用与发展,但是在技术研究方面还是存在薄弱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检测技术起步发展较晚且技术内容体系不健全。针对于此,建议研究人员应该立足于当前环境检测现状,严格按照可持续战略原则及要求,健全环境检测技术管理体系,确保环境检测技术地位、内容得以提升与深化。
        参考文献:
        [1]孟源.水环境监测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10):130-131.
        [2]冯坤.浅议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燃机与配件,2017(15):140.
        [3]王志莹.浅议如何加强环境监测水平[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3):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