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当前经济在不断地飞速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长期以来,中国在水利工程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水利工程这项伟大的事业也已经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在过去的发展中,不断地支持着中国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为应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精细化管理手段,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形成完备的现代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人员、物资的有效调配,确保现代水利工程的安全平稳运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精细化管理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运用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工程,通过全面提升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建设。为此,针对以往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立足实际情况,积极转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理念,通过打造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来明确各部门成员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完善施工管理制度、设施、材料,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施工管理,多管齐下,从而更好的促进现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发展。
1、目标和思路
1.1目标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目标是对工程的管理体制进行逐步深化,通过水利工程的运行细化及梳理相应的管理模式。为了实现工程的精细化管理,要根据水利工程管理的真实内容创建标准的数学模拟体系。可借鉴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较好国家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创建相应的网络运作体系,了解详细的水情状况。通过运用一些公共通信线路,并结合收集到的信息数据,可对水利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评测,从而较准确的把握工程动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维护措施提供依据。
1.2思路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要以实现稳定发展为原则,将民生水利的观念树立起来。要想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持久发展,就要强化工程的安全运行,并保证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逐步改进管理机制,创建精细化的管理体制,通过信息化推动现代化。
2、现代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技术管理落后于时代发展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落后,没有紧跟时代发展需要,而出现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含电力系统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完善、管理不完善等。虽然精细化管理能够弥补以往管理局限,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专业性,但是在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下无法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充分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
2.2舒缓资金浪费现象
传统化财务管理观念认识上的滞后,造成了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低效性,也限制了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从根本上造成了经济亏损,以及国家财政资源过度损耗的恶性弊端。与此同时观念上的落后,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事业单位其他职能部门工作的规划以及实施进程,以致耽误整体水利事业单位工作进程的推进与工作质量的提升。而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运用,促进了水利事业单位再精细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考核机制、成本核算等财务管理工作上的加强及系统化会计管理体系的建立,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资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水利单位从被动守财的财务管理观向积极理财上的转型进程,意识上的转变带动行动上的变革,精细化管理逐渐代替粗放模式,内部监督体系的优化与调整为管理层单一管理形式转向全员管理的改革、递进打下了根基,多方监督的形式敦促了财政资金利用率的进一步深化与开拓,更为资源浪费行为的管束与限制创建了有效途径,促进了更具灵活性的、有效性的外部财产风险应急机制的形成与推进。
2.3现代水利工程的监督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监督体系不完善,在企业中基本都是由公司的上级领导给下级下发任务,由下级去实施,由于一个公司的各个部门人员基本都熟悉,所以,所谓的监督就变成了走过场,完全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导致监督体系不完善。
3、精细化管理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运用策略
3.1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发展要求下,水利工程管理需要打破以往管理模式,对具体管理流程、管理职责进行细分。从水利工程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以往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没有在管理过程中打造精细化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工程建设发展。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要注重统筹兼顾,即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仅要关注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一个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要将这些工作和民生结合在一起,始终秉承为民服务的原则和态度开展这项工作。
3.2强化水利工程安全评估系统的建设
水利工程施工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资料信息,为了确保这些信息得到有效的应用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框架来有效组织这些信息,从而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数据库资源,通过利用数据库资源中的信息来为水利工程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3人员管理、岗位设置方面
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体不仅是指领导层面,还包含了基层的会计从业人群。所以,怎样实现人力资源上的精细管理,合理调配,降低人为负面影响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现阶段,常用且公认的会计人员管理措施主要涵盖会计委派制以及岗位轮换制。除此之外,水利事业单位还需要对委派人员管理制度在合理性上进行充分考量,找出更具公平性与合理性的会计人员资格审查、工资待遇、岗位培训、岗位轮换等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开设岗位时,要明确对应的岗位职能,采取量化考核制,以敦促财务会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预警意识,对于财务工作流程要实行标准化的规定,以严格的执行态度,确保落实的有效性与精准性。
3.4强化水利行业监管力度
努力做好水利工程、水利资金、水土保持、水资源、江河湖泊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加强部门之间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水利行业齐心协力、同频共振的监管格局。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明确适合本工程的监管内容、监管人员、监管方式、监管责任、处置措施,使水利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水利工程监管方面要严格按项目建设管理程序抓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建设程序,严格“四制”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进度、资金、质量安全。资金使用方面要严格执行水利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有关制度,加大财务专项监督检查力度。水土保持方面要严格落实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动态监管水土流失情况,实现生产建设项目精准监控和高效监管,强化监管手段,规范生产建设行为,坚决惩处水土保持违法行为。水资源监管方面要围绕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坚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监管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个环节。江河湖库监管方面要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开展重要河流联合执法,有效保护河湖岸线,规范河湖管理秩序,维护河湖生态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推动各项水利工作取得新的好成效。
参考文献:
[1]杨东.精细化管理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0):258.
[2]刘丹.谈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76.
[3]赵伟强.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139.
[4]芶由海.水利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运用实践微探[J].智富时代,2018(03):81.
[5]朱朝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