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理念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邹效岚
[导读] 摘要:生态水利理念是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方式[1]。
        泗洪县魏营水利站  江苏宿迁  223900
        摘要:生态水利理念是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方式[1]。生态水利理念有利于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通过将生态水利理念应用到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够大大延长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理念;农田水利;设施管理
        引言
        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充分将生态水利理念应用其中,能够大大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更好的保持农田水利工程应有的生态功能,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水利功能的双赢。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按照相关问题有序有目的的开展治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1.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重视水利功能,忽视生态保护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这一背景之下,很多部门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普遍重视农田水利设施的经济功能,忽视了生态功能的发挥。通常将工作的重点放置在农田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排灌蓄水等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科学利用,科学调配重视程度不高。
        1.2周围有生态环境保护不足
        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一系列管理行为会对周围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农田水利附近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例如为了防范水利设施开裂跑水,将水利设施周围的很多植被砍伐殆尽,土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严重。
        1.3重视工程建设,轻视工程修复
        农田水利沟渠是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灌溉功能。但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政府部门比较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不重视后期的水利工程有效维护。很多地区范围内的一些原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渠普遍年久失修,存在断裂,渗水严重的问题,失去了灌溉功能和排涝功能。
        2.生态水利理念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注重上游河道的生态化管理
        生态水利理念强调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学原理入手,在水利工程建造施工过程中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态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上游河道会给农田水利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好上游河道的生态管理。工程建造过程中,应该避免对上游河道造成严重危害,注重恢复上游河道生物多样性。通常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的上游河道蜿蜒曲折,整个河道还包含了很多支流,侧流,它是多种鱼类,鸟类,昆虫等生物的栖息场所。所以在工程建造之前应该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避免农田水利工程建造,对上游河道的生态功能产生影响。工程建造完毕之后,应该结合地形情况,逐渐恢复上游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例如在对上游蜿蜒曲折的河道进行改造过程中,应该增加湿地、洼地,保证给其他生物栖息提供场所。另外还应该设置阶梯状的河道,通过高低落差,进一步提高河道的富氧能力,以此来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1]。另外在整个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还应该对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规划,将沿岸和水域有效结合,拓展整个水域环境的食物链。

此外还应该做好沿岸两侧的植被绿化工作,构建复杂的生态群落结构。在植被绿化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本地的树木,尽量维持河道原有的生态环境。此外还应该不断加强河道水生植物群落建设,提高整个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适当增加物种数量,提高整个水体的净化能力。
        2.2构建现代化的灌渠水网系统
        通过构建现代化的沟渠水网系统,能够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分配效率,改善农田周边的水生态环境。现代化的灌渠水网系统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要统筹考虑各个方面因素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构建农田水利渠道水管系统,对上游河道的水资源储存情况,水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同时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平台充分融入其中,确保整个水体环境的健康循环。另外在整个水网系统构建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区域的特征、区域问题,构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相应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长远的发展意识,站在全局考虑问题,以此来增强整体的管理效率[2]。
        2.3加强坝体河堤沟渠的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坝体、河堤、沟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这些部分的管理工作,对保障整个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高效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构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首先,重点做好坝体的管理,尤其是在容易引发洪水内涝的多雨季节,在保证管理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坝体上的杂物及时清理,避免各种杂物冲击坝体,造成损坏;其次,强化河堤沿岸的生态保护,提升整个河堤的美观和生态性。在此过程中,应该综合选择合理的观景模式,选择合理的树种保障河堤建造质量。例如在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地区,应该增强和河堤的强度,综合应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最后,在整个沟渠管理方案制定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沟渠的实际运行情况和上游河道的实际情况,要保障管理的全面性,合理性。
        2.4加强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比较滞后,而且由于过去人们对农田水利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很难实际应用,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首先要优先建设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地区的水利设施,加强巩固已经出现病害的大型水库,预防水库出现危险,促进农田水利完善发展,减少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同时提高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效率。其次要加快推进缺水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同时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缺水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并在严重缺水地区推进缺水重点工程建设。合理开采地下水,并结合“蓄、引、提”,因地制宜地规划一批中小型水库,积极鼓励农民兴建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解决乡村用水问题。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并建立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系统,构建专业的防洪抗旱服务,积极完善应急预案[3]。
        结论:
        简而言之,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水利行业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生态水利理念诞生,并逐渐受到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生有着巨大作用。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更好的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对此,文章详细针对生态水利理念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的应用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丁艳.浅议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16):141.
        [2]李德保.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9(3):26,16.
        [3]刘灿钦,张凯.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居业,2019(3):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