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能见度对石家庄机场管制工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张朋欢
[导读] 摘要:石家庄机场受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大气污染的影响,秋冬季低能见度天气多发,对航班正常运行及飞行安全造成威胁,增加了管制工作的难度。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河北分局
        摘要:石家庄机场受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大气污染的影响,秋冬季低能见度天气多发,对航班正常运行及飞行安全造成威胁,增加了管制工作的难度。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及不断完善的工作程序可减少低能见度天气的影响。
        关键词:石家庄机场 低能见度 飞行安全 管制工作
        引言
        随着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班密度的逐渐加大。低能见度对飞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仅次于机组差错。据资料统计我国国内低能见度造成的事故占气象原因的29.2%,可见能见度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低能见度对飞机起降危害极大。同时低能见度天气还可造成航班返航、备降、大面积延误等情况,对机场管制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1 低能见度的形成原因
        1.1 能见度的定义
        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航空界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夜间则是能看到和确定出一定强度灯光的发光点的最大水平距离。常见的影响能见度的天气主要有低云、沙尘暴、降雪、雾、霾等。
        1.2石家庄机场低能见度的形成原因
        石家庄机场位于太行山脉东麓华北大平原的磁河冲洪积扇的中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坡度为 1.4‰。机场西侧对应太行山脉中段弓状区域,东北、东、南部都是平原。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具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微风少云,冬季寒冷,少雪多雾。因此石家庄机场冬季低能见度天气多发,主要原因为雾与霾。冬季由于太行山脉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加之近些年石家庄城市工业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冬季燃煤取暖等造成大气污染严重,低能见度天气多发,且持续过程较长,对航班运行及机场管制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2 低能见度对石家庄机场管制工作的影响
        2.1航空器复飞
        复飞是指飞机在非精密进近和精密进近着陆过程中,当机组发现不具备着陆条件时,中断进近,按机型的复飞操作规定和复飞程序上升到指定高度的操纵动作。低能见度下,航空器的复飞经常发生在能见度或跑道视程处于落地标准边缘时,在机组进近过程中,由于无法目视跑道,最后决定复飞。
        由于复飞基本都发生于工作负荷较大的进近、着陆阶段,复飞前大部分情况下都处在人工操纵阶段,机组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操纵和监控飞机进近落地中,正常进近/着陆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影响正常程序实施的情况,往往出乎机组的意料,如果机组成员复飞程序生疏、复飞动作不熟练,飞行能力更会降低许多,人的精力一旦顾及不了必须动作,自然会出现错、漏、忘的情况。同样由于航空器复飞经常事发突然,会打破管制员原有的工作思路,飞机的进离场顺序,飞行间隔等都需要重新调配,大大增加了管制员的工作量,同样如果管制员应对此类突发情况经验不足或者心理过于紧张也会出现错、忘、漏的情况,威胁飞行安全。
        2.2 航班大面积延误
        随着民航行业的发展,航班量不断增加以及有限的空域资源,航班延误问题日趋严重。石家庄机场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在2018年11月份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然而石家庄机场航班正常率在全国机场排名中一直处于靠后位置。尤其是每年进入冬季后,由于石家庄机场受雾霾影响,低能见度天气经常发生,并且因为雾霾不同于雾,雾霾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消散,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的情况经常发生。以2020年1月份为例,石家庄机场共有6天出现低能见度天气,其中4天造成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最多一日有22个航班被延误。航班延误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大量旅客在机场滞留,且旅客与机场和航空公司发生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当天气好转,延误航班又会集中进出港,这时机场管制部门就会面临短时大流量,以及管制频率波道拥堵问题。

由于航班时刻有限,大量准备好航班不得已再次延误,此时矛盾开始转移到管制员与机组之间,工作量的加大、频率的拥堵等问题都会增加管制工作中出错的几率。
        2.3飞行计划混乱
        飞行计划服务是空管面向航空用户服务的窗口,飞行计划是空管生产运行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低能见度天气不仅可以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还可以造成大量的航班取消、备降、返航,且次日补班计划较多,因此航班飞行计划会出现很混乱的情况。2017年1月1日至8日,石家庄机场连续多日遭受低能见度天气,航班架次由平均每日200多架次锐减到实际执行平均每日几十架次,其中3日与8日出现全天无起降的情况,另外其中补班计划最多一日达到37架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计划制定变得混乱复杂,飞行计划岗位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甚至导致出现飞行计划制作错误或者遗漏,为后面管制工作和航班运行的安全埋下隐患。
        3 应对低能见度的措施
        3.1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
        随着民航的快速发展,飞行安全成为更多关注的焦点,其中气象预报将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低能见度天气出现前,航空公司可以根据气象预报对航班计划进行合理安排与调整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面积航班延误、返航、备降等情况,同时管制员可以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提前做好航班保障预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为此石家庄机场管制单位气象部门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更新预报设备,预报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更好地为航空公司、机场以及管制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
        3.2新技术的应用
        HUD全称平视显示器(Head-up Display),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地面导航和飞行姿态信息集成显示在平视显示器上,驾驶员可保持平视状态注视平视镜上的飞行仪表和导航数据跟随HUD指引飞行,从而降低着陆天气标准,允许航空器运营人在I类地面设施上实施特殊批准的I类或特殊批准的II类运行。2017年12月26日,石家庄机场HUD特殊II类运行验证试飞成功。33号跑道起飞标准由原来的RVR400米降至RVR 200米,落地标准由RVR550降至RVR 350 米,决断高DA由 60米降低至DA 30米。这意味着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原本不符合起落条件的航班在HUD满足时可以进行起飞和落地。
        2018年8月17日,石家庄机场空管部门“飞行计划管理系统”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工作。飞行计划管理系统作为华北地区重点项目建设之一,该系统将为自动化系统、CDM系统、流量管理系统、电子进程单、A-SMGCS等相关系统以及航空公司外部单位提供统一、完整的飞行计划类基础数据。系统正常运行后,能够整合华北地区飞行计划数据资源,实现华北地区飞行计划的统一处理,为华北地区管制单位或接口单位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操作平台,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制的运行建立起更加完整、统一的飞行计划及动态类数据支撑。此系统正常运行后会有效的解决飞行计划混乱问题。
        3.3制定相应工作程序
        为了应对航班大面积延误石家庄机场管制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工作程序,由机场所有驻场单位组成机场运管委,如果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将会出现低能见度天气导致航班大面积的延误时,机场运管委会根据预报信息决定对外发布航班延误预警,要求航空公司削减航班,同时管制部门会对外发布流量控制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航班延误及管制工作中大流量的出现,保证航班运行安全。
        4 总结
        低能见度是严重影响航空器正常运行的因素之一,石家庄机场低能见度天气多发且持续时间长,对机场管制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气象预报、新技术应用、工作程序的制定对减小低能见度的影响起到一定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大人员能力培训,研发新的技术以及完善工作程序,提高管制工作效率,来更好地保证航班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孟占飞 沈超 石家庄机场气候特性分析 学术论坛 2018年9月8日
        [2]中国民用航空局 民航气象与飞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