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服务中心 安徽池州 247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虽然混凝土结构较其他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有效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结构要求,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鉴于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来避免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然后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防治进行全面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实践
引言
目前,住宅建筑中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问题的现象比较常见,但难以避免。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形态各异,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这就需要专业人员通过现场调查、检测、鉴定,对裂缝的成因、性质、是否涉及结构安全和影响后续使用做出准确的判定。
1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混凝土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良,粗骨料粒径偏小,含泥量偏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偏大,形成混凝土裂缝。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商品混凝土较为普遍,尤其是高层建筑,采取的是泵送混凝土的方式,造成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形成混凝土裂缝。现实施工中,存在操作工人自行加水,改变了配合比,影响混凝土性能,造成楼板开裂。
1.2伸缩缝或变形缝设置不合理
未充分考虑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拉应力问题,在设计时未及时设置合理的应对拉应力的升缩缝和变形缝,给拉应力变形留出安全空间,导致裂缝出现。
1.3楼板裂缝形态
楼板裂缝主要发生部位及形态有:①纵向、横向裂缝。平行于楼板短边和长边的裂缝,主要发生施工缝处、现浇楼板跨中、沿负弯矩筋边缘等。②斜裂缝。以45°角斜裂缝居多,主要分布在房屋楼板四角,有时一只角会同时出现多条斜裂缝,大多数裂缝穿透楼板。裂缝形态呈中段宽,两端窄,端头逐渐消失在周边梁处。③沿线管方向裂缝。这类裂缝位于板内埋设线管的地方,沿线管走向分布,裂缝表现为上下贯通,缝宽较大。④表面龟裂。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裂缝表现为不规则龟裂分布,这类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裂缝按其开裂深度情况可分为表面的、贯穿的;按其发展情况可分为能愈合的和不能愈合的,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1.4水电设计未充分考虑结构要求
现代建筑工程中不仅包含基本的工程主体,还包含一些管线等附件。因此设计者在设计时,必须将水电设计与工程主体结构要求相结合,避免因为水电埋管等问题影响工程的性能。因为铺设管线的过程中涉及到埋管,而埋管将会影响混凝土楼板的有效厚度。一旦考虑不充分,水电设计与主体设计配合不当,将会引发混凝土楼板裂缝现象的发生。
1.5养护期不足或养护不当
这种情况不仅与建设期的匆忙有关,也是管理不善造成的。为了赶上工期并提前产生效益,施工单位经常提前进入下一个工序,导致混凝土养护提前结束。此外,由于管理不善,浇筑的混凝土经常不能及时养护。在施工现场,空载养护时间只有1-2天,甚至不到1天,这对混凝土的养护非常不利。混凝土楼板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养护,将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强度增长过慢,从而收缩过快而产生裂缝。
2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2.1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采用商品混凝土时,选择口碑良好、实力有保障的混凝土公司,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商品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混凝土浇筑时要求混凝土公司配备现场技术人员,保证混凝土供应质量。加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交底,严禁操作人员擅自加水,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满足要求。
2.2优化原材料的管理机制
在裂缝预防中,控制原材料质量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对预防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当前应重视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机制优化。首先,应从原材料采购环节加强管理,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采购环节对原材料的质量做出检验。如:对砂石的含碱量做出检测,避免采购砂石具备较高的含碱量;对泥沙的粗细程度进行检验,确保泥沙粗细程度适中;同时还应对各类添加剂的采购质量进行检验,保证现浇混凝土所用施工材料的质量都达到规范要求、设计要求。此外,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各类材料的参数量,确保混凝土配制的质量。
2.3板面支座处裂缝
支座处裂缝呈楔形,在受拉区边缘裂缝最宽,而中止于受压区边缘,属于受力裂缝。因施工操作不当或后期未进行保护,造成负筋处保护层偏大、导致截面有效高度减小;另外混凝土抗压强度不足,对应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不足,导致楼板抗弯能力降低,综合产生受弯裂缝。局部裂缝宽度超过1.5mm,表明纵向受力钢筋屈服、构件承载力达到了极限状态,影响结构安全。
2.4优化施工过程
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拆模时也要注重对楼板的保护,避免在拆模时使楼板承受外来压力,以此预防楼板裂缝的问题。并且需要提高相关人员对楼板裂缝的重视,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施工中较易出现的有楼板衔接处隔有缝隙、模板错位等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与监督,将能更好的实现对楼板裂缝问题的预防。在施工时还应该注重骨料、钢筋等材料的情况,并通过选取更为合适的时间进行浇筑,确保浇筑后材料拥有较高质量,一般会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早晚时间进行浇筑,避免在温度较高时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产生干裂等问题。而在浇筑时要对浇筑时间进行一定控制,避免浇筑时间过久混凝土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过大,导致因湿度、温度等各因素产生的裂缝问题。故在施工过程对混凝土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如通过覆盖保护,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度、阳光等因素的影响。
3对已产生裂缝的修复处理
采取上述综合措施预防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会出现楼板裂缝。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交房时也会对房屋的施工质量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当这些楼板裂缝出现时,应事先进行适当的裂缝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满足房屋使用功能,处理完毕后再进入下道工序。实际施工中,通常采取如下措施:对于一般住宅建筑,首先区分裂缝的宽度,当裂缝为宽度小于0.2mm的一般裂缝时,可沿裂缝凿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用环氧胶泥进行嵌补;当裂缝为宽度大于0.2mm且贯通的结构裂缝时,先沿缝凿成宽、深各15~20mm的V字形凹槽并冲洗干净,然后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待环氧树脂液凝固后,采用角磨机进行磨平处理,再沿裂缝长度方向粘贴300mm左右宽的碳纤维布对楼板进行加固,最后采用水泥砂浆对碳纤维布带进行覆盖保护。此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对裂缝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结语
综上所述,裂缝是现浇混凝土楼板中最常见的问题,造成楼板裂缝的原因很多,包括设计不合理、配筋不合理、外界因素影响等多种原因。楼板裂缝的出现会进一步引发楼板渗水、钢筋生锈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使用寿命。因此做好施工技术选择,做好混凝土机构的建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和工程寿命,还可以避免因为裂缝问题引发的业主投诉和索赔情况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唐磊.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裂缝控制探析[J].安徽建筑,2019(9):286,294.
[2]李英.房屋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14(8):69-70.
[3]王运兴.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分析、防控及治理[J].商品与质量,2015,29(4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