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云鹏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用于建设,我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与稀缺。
        身份证号码:23050219910531****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用于建设,我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与稀缺。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建筑行业也在发生着显著的改变,建筑空间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态势演变,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高层建筑已然成为趋势,其在应用性及功能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由于高层建筑在建设时有着一定的高度,因此普通建筑的结构形式不能照搬于高层建筑中,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有着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高支模施工工艺
        梁式转换层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很常见,且梁式转换层涉及多种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基于目前的建筑施工现状,对于包含梁式转换层的建筑工程施工可选择高支模的方式,进而达到保证转换层稳定性、杜绝施工事故以及延长建筑物年限的良好效果。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目前关于高支模施工运用于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全面明确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保障工程的技术安全与施工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梁氏转换层施工技术特点
        1.1受力特点
        梁氏转换层的受力结构比较简单,工程计算也比较方便,受力通常是由墙面转移到转换梁,然后再从转换梁转移到柱子上面。如果转换梁的上方有墙体的话,会对弯矩产生影响,转换梁的对应区域会有受拉区出现,把一部分的弯矩给抵消掉。在大多数采用了梁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中,下方建筑大多以商场为主,空间的间距比较大,而上方的建筑大多是住宅为主,转换层的楼板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受力而产生变形。如果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使高层建筑发生摇晃,转换层的楼板框架可能产生很大的位移,会严重威胁到建筑的稳固性和建筑内人群的人身安全。
        1.2结构形式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中绝大部分采用的是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设计阶段,下层的楼层封顶必须十分结实严密,不能有一丝缝隙,这样才能给上层楼层的搭建提供稳固的保障。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除了梁式结构,还有空腹桁架式、实体板式及箱式等多种结构形式,十分灵活多变。梁式转换层结构由于受力结构十分清晰,因此梁转换层结构十分适用于大底盘式的建筑,例如上方是住宅下方是商场的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具有施工简单、施工方法简便、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近年来梁式转换层在我国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此外,梁式转换层除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结构还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目前常用的转换梁的模式以拖墙式和拖柱式为主。
        1.3配筋要求
        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与普通技术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对于转换梁的设计有其自身的一套标准。转换层中承受地震等水平作用的为剪力墙,剪力墙在选配筋时十分严格,底部的配筋需可以承担稳定的需求,为高层建筑打下良好的地基基础,抗震等级必须超过建筑本身的整体等级。由于转换层楼板的主要功能是弯矩、传导剪力,因此对配筋的抗弯功能具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楼板主要采用的是双向配筋的模式,与转换层相邻的楼板也必须采取加固处理,也可运用双向配筋的模式。高层建筑是内部环境十分复杂的建筑,对此类建筑的设计要求需高于一般的建筑物,应提高关键区域楼板的配筋率,保障转换层楼板与转换层相邻楼板之间的稳定性,提高整个建筑的安全程度,使得建筑可以抵御龙卷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2高支模施工的具体技术要点
        2.1模板工程
        在散拼柱模板的具体操作中,应确保在混凝土楼面的相应位置插入直径约17 mm的短钢筋,然后沿着四周的柱模外侧来完成拼接聚酯模板的操作。在此基础上,应做到有效固定下部的柱模板,从而防止呈现频繁的模板移位现象。

经过以上的模板处理后,施工人员再去安装水平箍筋。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箍筋及模板在进行操作时都要有效控制偏差,尤其是对于垂直偏差以及轴线位移而言。施工单位在选择墙模板时最好运用木枋来进行安装,这是由于转换层固有的截面尺寸较大并且层次较高。在完成墙模安装的具体操作中,施工人员应将螺杆与塑料套管连接牢固,并且保证对拉螺杆能达到较好的强度与质量。在多数情况下,对于水平放置的地面钢筋以及施工模板还需要焊接成为整体,该施工措施的目的在于杜绝位移现象的产生。经过全面的模板安装操作后,针对模板垂直度还要做到详细检测.混凝土在彻底完成浇筑操作以后,施工人员就要进入拆除梁侧与墙柱模板的过程。通常来讲,针对混凝土在彻底完成浇筑的1 d后,建筑转换层施工就不再需要模板作为支撑。应重视的是,进行拆除操作的基本前提是混凝土与底部模板已经满足相应的施工强度。具体在进行拆除时,首先应拆除最后搭建的模板,并且应最后拆除承重性较强的梁体模板。
        2.2钢筋工程
        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时,钢筋工程是该技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梁式转换层对于钢筋的需求量巨大,钢筋充满在楼板的内部结构之中。对于钢筋的选择,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严格把控钢筋的质量,尤其是对于钢筋密集分布的区域,更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钢筋质量的把控。在钢筋投放安装的阶段,必须着重注意不同区域内所需的钢筋数量及钢筋的分布状况,首先安装大梁底部的钢筋,随后铺设上部的钢筋。在铺设上部钢筋时,需安排专业人员测量钢筋的间距数据,对钢筋逐个进行捆绑与固定,最后用电焊进行最终的加固工作。对于整个钢筋工程来说,由于工作量十分巨大,工程也极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需十分细致耐心,尤其对于钢筋选材的挑选更是需认真仔细。钢筋选材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转换层能否正常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因此在安装固定钢筋时,必须确定好钢筋的尺寸,测量好钢筋之间的间隔距离,杜绝钢筋出现偏移的情况。
        2.3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模板施工作业中,最为主要的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时间顺序,保证施工整体进行,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的作业点做好施工设计,确保顺序合理科学。施工前,需要全面做好混凝土浇筑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现各作业点的整体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证质量控制。进行高支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做好施工方案审定,一般情况下,墙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需要分开浇筑,当墙柱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再做好梁板混凝土浇筑作业。严格把握好各技术要点,确保工程建设品质达标,墙柱混凝土需要进行分层浇筑,一般情况下,各层浇筑厚度500mm,要严格施工顺序,确保上层混凝土达到凝结标准后,才能做好下层混凝土施工。柱混凝土需要做好2次浇筑,避免一次性完成,全面保证凝结强度。梁和板混凝土可以同时做好浇筑,梁的各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小于400mm;施工过程中,要全面保证施工整体安全,避免各工种的聚焦,容易出现局部超载偏心,导致安全责任事故。
        结束语
        转换层施工的方式对于多种类型的高层建筑物都能适用,并且具有较好的建筑施工效益。从目前现状来看,高支模的施工技术体现为较好的综合施工效果,这是由于该技术措施有助于保证梁式转换层的坚固与稳定性,同时还能用于防控多种施工事故。在此基础上,关于高支模施工有必要做到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通过全面优化梁式转换层的基本性能来提升建筑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朱锦锡.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建材,2019,35(1):46–47,54.
        [2]王德省.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的分析[J].居舍,2019(1):67.
        [3]罗文,林志昆,潘水艳,等.钢筋–纤维增强复材筋梁式转换层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J].工业建筑,2018,48(10):101–109.
        [4]张爱萍,陈艳.梁式转换层高低位转换基于ABAQUS抗震性能分析[J].福建建筑,2018(8):6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