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继龙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胡继龙
[导读]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工程,近些年来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突出的成就,但是建设和管理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应问题逐渐增多,导致农业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身份证号码:37292919801010xxxx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工程,近些年来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突出的成就,但是建设和管理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应问题逐渐增多,导致农业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了整体发展。在本次研究中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作为基础,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点;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农业建设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问题的解决都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显得愈发重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郑国渠,都江堰等都是古代优秀的代表性水利建设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增收,增强地方堆自然灾害的耐受力以及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有重要作用。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工程目的不明,建设隐患较多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广大基层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工程建设目标不尽明确,其建设意义必将受到影响,难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利于农业持久稳定发展。同时,有关质量监督和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匮乏,不够专业,一味地追求建设效率、追赶施工进度,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项目进行合理规划,从而造成工程质量出现偏差。
        1.2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较低,管理难度大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种构筑物,同其他建筑相比,在长期的粗放管理下,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往往不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为建设地点较多、建设线路较长,分布的范围广阔,农忙时工期紧迫。通常,进行水利管理的工程实施部门也较多,特别是在主业技术力量薄弱,施工技术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水利建设难以满足紧迫的工期要求。片面要求施工进度,而相关专业人员匮乏,这就导致重进度及建设,忽略质量的情况,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经验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不断推进,农民的集体意识逐渐减弱,个体经济意识变得更强,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上面很多农民一味使用资源但是不愿意付出行动去修缮和保护水利工程。从显示的调查数据来看,目前大多数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上不够细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比如水利灌溉渠用水混乱,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的露、偷、渗、跑等问题。另外,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护和建设之后的管理,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在自然环境下逐渐老化失修,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渐渐变得无人问津。与此同时,除了自然损害,人为因素造成水利工程损害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多处水利工程存在,用水旺季使用量大,出现漏水或者堵塞的情况;而用水淡季缺乏管理,逐渐出现工程老化失修的状况。这些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农村缺乏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和经验,导致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缺乏定期的维护和修缮。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解决对策
        2.1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选址和整体布局,科学的规划模式有突出的优势,在施工前严格按照现有的审核标准进行。申请资料后落实,此外从施工之后,遵循先检查后验收的顺序,不断对后期的维修工作进行完善,确保该项目的长久使用。此外施工人员需要以工程质量的进一步管控作为基础,将农田水利项目持续落实,确保向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

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融入到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去,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模式有全面的了解,在具体管理中,积极参与到各个阶段的审核中,为后续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基础。
        2.2优化保障措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该重视保障措施的设计,首先,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和实践知识经验;其次要利用好调查分析得来的各种水源水质、农作物种类信息,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进行分析,结合建设区域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最后,针对水利工程检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水利工程的改进措施,配备完善的污染检验设施,配合人工复检,确保水利工程水源不受到污染。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因此,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监理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项目在验收之后,对产权的归属要有明确的规定,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对各种资料进行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2.3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上,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鉴于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通过落实审批制度,采用招标办统一招标的形式,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查,选择相应的承包商。在工程质量管理上,可通过落实工程监理制度,加强日常施工过程的监管,保证施工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一些技术参数如水利设计的流量,断面的面积、衬砌的厚度及高度、垫层厚度等都要按照规范进行,实现工程质量的合格。
        2.4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建成之后首要的受益者是使用该水利工程从事农业生产的当地农民,其次是水利工程所属者,从这两方面,可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首先,如果当地农民只拥有对该水利工程的使用权,那么水利工程所有者可以同使用该水利工程的农民签订合同,规定清楚每年应该缴纳的租用费用以及如果水利工程出现人为损坏所应该承担的责任。然后选派专业的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进行定期维护。其次,如果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在属于农民集体,应选派专门的人员对水利工程进行保护和检查,发现问题后由集体出资请专业的维修人员对水利工程进行修缮。这样能够最大化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出现的不必要损坏。另外,在管理过程中,除了明确水利工程的所有权,还应该在水利工程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农业用水旺季,制定出用水的规定,使农田灌溉能够有序进行。
        2.5加强统筹规划的能力
        实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区域统一规划,这需要政府部门出面进行协调,由技术人员进行实地的踏勘,找到最合适的建设地点,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尽量减少微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受众群体,减少浪费和重复建设。这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址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率上会有所提高;其次,在前期项目设计人员已经进行过实地的调研和考察,设计出来的工程会更加契合当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减少设计缺陷,更加方便农民的用水需求。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是农民提高收入、保障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设施。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使其持久服务于农民,更好发挥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郑丽琴.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J].农技服务,2017,(20):154.
        [2]刘东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7,(31):93-94.
        [3]刘丽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农技服务,2017,(22):149.
        [4]李健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