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陈海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海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为了进一步满足该工程框架的结构设计条件,需要不断的分析与讨论。
        成都三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100086
        摘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为了进一步满足该工程框架的结构设计条件,需要不断的分析与讨论。然而伴随目前施工项目的增多,其设计问题也渐渐突出,不但减低了建筑工程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发展。所以为了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应着重分析该项技术,提高施工效率,持续推动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文章简单概括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特性及类型,从施工技术入手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 引言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也逐渐加快,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越来越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中对建筑的相关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和相关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为了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多的施工工程单位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依旧会选择稳定的框架结构施工方式。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提升建筑的稳定性,是建筑工程相关单位需要积极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2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现状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施工体系不断在完善,技术多样化发展,突破了传统施工技术的瓶颈,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具体施工时,存在部分问题,阻碍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外界环境比较复杂,也影响了框架结构交工时的质量。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建筑工作者进行钢筋混凝土焊接时,不够细密极易出现焊头断裂等相关问题。二是进行模板工程建设时,施工工作者本身专业素质工作经验不足,致使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得不到保障,进行混凝土后半段浇筑时导致位移事故,施工人员不能满足当今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要求。
        3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 钢筋工程技术
        一方面,以高层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为例,在筹备钢筋项目所需材料时,通常要明确钢筋材料的储存位置,并以此固定,重视存放和管理钢筋材料工作,便于快速存取钢筋材料,为后期施工进度提供便利,另外,还要将钢筋储存部位的安全性。在框架结构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必须对每一件施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质量合格,重点检查的项目有材料数额、规格、型号和质量,保障施工材料数量的充足性,质量方面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在焊接钢筋材料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所使用的钢筋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严禁有劣质材料混入施工场地,作业人员要再三审核,使钢筋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钢筋在准备焊接时,务必要完成钢筋力学与焊接试验项目,尽可能快的解决焊接试验中遇到的材料问题,找出问题较多的钢筋材料,统一安排退货。此外,当钢筋材料满足施工条件后方可执行下料步骤。下料之前要存储大量钢筋以作备用,钢筋焊接结束以后,针对钢筋焊缝部位出现线性收缩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调节,倘若受弯构件长度没有超过24米,这时钢筋放样剩余数量必须控制在5毫米之间;如果受弯构件长度超过24米,那么钢筋放样剩余数量就要控制在8毫米之间。
        3.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建模的过程是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非常关键的一个施工步骤,模板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对建模的过程也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在建模之前应该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交底,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技术人员应该继续技术培训。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防止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在建模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必须控制在2毫米之内。另外,在建模的过程中,立杆一定要保证在固定的水平面上,这样才能保证上层钢筋混凝土的荷载能够得到有效的负荷,在建模的过程中,各个接头部位一定要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压力过大而发生爆裂。

最后,在拆除模板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施工顺序来进行,不可盲目的进行拆除工作,把拆除后的建模材料进行有序堆放,以便后期使用。
        3.3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把控对于建筑整体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展开整体的结构构架施工时,对应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将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对应安排,保证外部条件的充分考虑,在整体的建筑过程中,混合混凝土的质量是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在施工开始之前就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施工建筑结构的稳定开展。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过程中,应该对相关的混合成分进行充分的混合震荡,保证在选择合适科学的浇筑办法基础上将其进行分层震荡。在对应的材料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完善养护工作也是相关工程中必须注意的内容,在对应施工人员进行养护工作完善时,必须对相关浇筑表面进行喷洒养护,避免因为干燥而产生裂缝,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同样的建筑相关工程人员还可以在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覆盖一些塑料薄膜来降低水分的蒸发程度。
        4 促进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对策
        4.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意义重大。一方面,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在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在制定管理制度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在除加强技术培训外,在施工中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最后,要明确监理责任,在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实施监理,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并负责监理工作。
        4.2 提高模板工程技术操作水平
        熟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之后可以知道,各个楼层都有一个承压面,模板工程技术就是使用楼层的支撑系统来分散、传递楼层的承压力,为增强建筑的稳定能力提供重要保障。对于提高模板工程操作水平的关键就是可靠估量承压面的承受力,之后应当仔细挑选好隔层的材料,确保抗压抗震水平足够高,还应当敷设空心砖,为了更好的加强支撑力,技术人员应该适量加上柱型架构。并且,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适量运用钢筋可以加强稳固性。完工之后,管理部门还应当进行几轮复检,为支撑系统的可靠安全性提供保障。
        5 结束语
        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要素,也是一种在建筑项目中应用较多的建筑类型,突出建筑工程整体的平稳性与强度性,所以务必要把控好技术用度,科学使用。然而结合我国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现状来说,技术应用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钢筋工程技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技术为例进行全面升级,确保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明胜.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07):56+58.
        [2]樊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178+196.
        [3]黄郑凯.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40+142.
        [4]朱孔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02):77.
        [5]沈捷.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居舍,2019(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