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崔兵兵
[导读] 摘要:竣工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能够推动城市规划高效发展进程,故而需予以高度重视。

        上海图宇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1499
        摘要:竣工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能够推动城市规划高效发展进程,故而需予以高度重视。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的应用原则,并分别从地形测量技术、免棱镜测量技术、关系测量技术、管线测量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竣工测量技术的关键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免棱镜测量技术
        前言:随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相关内容的不断深化,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时应严格遵照具体要求,充分利用竣工测量技术对竣工建筑物实施精准测量,以此保证建筑质量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同时,相关人员还应根据测量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质量。
        一、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的应用原则
        (一)诚信度
        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主要是对竣工建筑物的标高、地形、房角点、楼高等指标进行科学测量,从而判断出竣工建筑物与施工图纸之间的匹配度,如(图一)所示,并以此为后期工程项目的增扩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而在具体应用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时应当遵循着一定的“诚信度”原则。既要符合我国《城市规划法》、《城建监察规定》等相关法律内容的具体要求,又要确保测量人员拥有良好的从业资质,使其在测量工作中坚守诚信测量业务原则对建筑物进行有效测量。另外,测量单位还应对测量人员的具体表现负全责,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结果更加可靠。
 
        图一 竣工建筑物楼高测量图
        (二)统一性
        在对竣工建筑物加以测量时,应保证每个测量人员使用统一的规划标准获取测量数据,以免出现测量不到位状况,影响测量准确性。比如在测量测高时应利用统一的坐标系统为参考依据,全面了解建筑物竣工前后差异特征。
        (三)适应性
        在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工作中,应注重测量工具与测量事项的适应性,防止出现测量设备与测量条件不一致现象,而影响测量工作效率及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只有测量人员具有性能良好的测量辅助工具,才能促使他们真正发挥出准确测量的作用,进而达到最佳竣工测量效果[1]。
        (四)真实性
        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应按照“现场真实测量”的方法开展测量工作,确保所得到的测量数据更加真实。同时,测量人员也应对现场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实时收集,防止时间较长增大数据误差。
        二、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的关键点
        (一)地形测量技术
        地形测量技术是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内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应确保原图资料可靠,并根据原有地形勘测图对竣工后的建筑地形加以测量,这样可增强测量精准度;其次,应选择适合的测量参考点,尤其对于无固定参考点的建筑,可利用“借鉴测量法”依据周边事物坐标对地形实施测量,必要时还可充分利用先进的定位技术如GPS定位技术,以此保证测量结果更加有效。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基线范围延展至500km时,精准度可达到0.1%,而在竣工建筑物基线高于100km时,地形测量精准度为0.01%。所以,在地形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期间应结合实际工况选择适合的测量手段;最后,在进行地形测量时还可采用“指导线测量法”,在地形图上标注指导线,使其与现实地形产生一定的联系,以免影响地形测量效率[2]。
        比如在某一测量区域面积为400m×400m的竣工建筑工程中,它在进行地形测量时主要是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基准,设置了17个控制点,并在全站仪、水准尺等测量设备的辅助下,最终将标准视线长度控制在了100m左右,且测量高程差为5.0mm,以此满足地形测量技术的参数要求。
        (二)免棱镜测量技术
        免棱镜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应用于测量竣工建筑物的高度、四至距离、建筑面积等方面。
        高度测量。在传统测量工作中常常采用“钢尺测量法”对建筑高度进行测量,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坡顶高度测量工作,因其涵盖墙体高度,故而增加了传统测量难度。而免棱镜测量技术刚好可以满足坡顶测量的具体需求,而且还能确保获得的测量数据准确性更高。因此,应根据竣工建筑物的不同测量结构采取对应的测量方法,从而达到科学测量建筑高度的目的。
        四至距离测量。它是指建筑物周边规划测量距离,首先应根据建筑道路的要求测量道路距离,然后再测量河道区域的道路距离,最后再测量绿化区域距离以及土地间距。在测量期间测量人员应依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加以测量,从而控制好测量误差。免棱镜测量技术针对层高高于两层的竣工建筑物,在测量时应先行对待测量建筑物进行勘察,并按照相关顺序逐步测量。
        第三,面积测量。免棱镜测量技术在测量建筑面积时更加适合应用在楼高≥2.5m的建筑物中。由于在此类建筑中涉及到棱角、弯曲度等测量目标,进而会造成测量结果产生一定误差,所以在测量时应避免在测量范围内使用电子产品。
        (三)关系测量技术
        许多建筑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平面关系,这就需要在竣工规划阶段将竣工建筑物看成还是一个整体,并将其与周边建筑物进行对比,从而在平面图上得出对应的距离。而当竣工建筑物之间有同步规划关系时,在测量期间应根据相关城市规划竣工法律内容实施准确测量。
        同时,还可结合周边建筑物的外在景观对竣工建筑物进行测量,从而确保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也能为城市规划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基础。目前,许多施工方已认识到关系测量技术的实用价值,施工方可根据测量结果控制好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及高度,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3]。
        (四)管线测量技术
        在竣工建筑物中还包括地下管线等重要结构,它们的存在不但能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使城市实现合理化规划目标。因此,在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工作中应充分应用管线测量技术全面掌握地下管线的布置信息,确保建筑规划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特征。
        比如可利用“跟踪测量法”,对地下管线材质、尺寸、规格等信息进行追踪与记录,并作为重要的数据资料,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的验收依据。此外,若地下管线中所采用的属于金属类管线,可借助“开关检测法”对人工测量无法达到的地方进行实际测量。
        一般在测量时若测量管线上并无明显特征,应把控好下述要求:其一,应科学设立专用管线点,并将对应的地形图间距保持在≤15cm范围内;其二,若竣工建筑物为住宅类建筑,应将其在地形图上的间距控制为≤10cm之间。而施工场地的地下管线测量间距应不超过10m。
        数据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工作中还需要注重测量数据的有效处理,包括图纸、文本资料、放线图等,这些都可成为后期地形图绘制的重要支撑。如(表一)所示,针对多个建筑主体的竣工建筑物,应从细节上对其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以便地形详情的研究更加全面。
        同时,在运用数据处理技术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在其中融入自动化处理理念。通过建立数据自动化处理模型,将CAD文件导入其中,之后可按照提示点击“环境”按钮,最终可直接获得高程数值,相比之下,工作质量与速度都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应加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
        表一 多建筑面积测量数据处理结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将直接影响城市发展水平。所以,应有效借助地形测量技术、免棱镜测量技术、关系测量技术、管线测量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对已经竣工的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精准测量,从而了解建筑性能,并确保建筑工程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规范标准,以此加快城市化建设速度。
        参考文献:
        [1]赵若鹏. 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2]叶琳.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与方法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8,4(20):55-56.
        [3]王创宁,李娜,李伟.免棱镜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6):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