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分析在电力营销审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刘莲莲 张明 骆浩生
[导读] 摘要: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成果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近些年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内配电行业持续不断改革,在为大客户直购电交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电网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成果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近些年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内配电行业持续不断改革,在为大客户直购电交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电网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此大环境下要求不断优化供电服务环境,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和审计工作,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合理运用审计手段可以及时发现电力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整个营销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强化了对各种营销风险的管控,提升供电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电力营销;审计;应用
        1 电力营销及审计模式
        1.1 电力营销
        电力营销系统主要包含有品牌系统、生产系统以及销售服务系统三大要素。品牌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欲望,通过更为容易记忆的企业电话和明显的标志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信赖电力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客户提供其所需的产品和服务。销售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售后服务和销售模式。
        1.2 审计模式
        审计模式其实就是指具体的审计方式和取证方式,即审计单位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审计手段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人员的着手处和审计取证工作切入点,具体包含有制度基础审计、账目基本审计以及风险基础审计几项工作内容。其中制度基础审计的着手点为单位内部,从中选取合理的审计重点和审查范围,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最终审计结果,这种方式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保证了财政报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账目基础审计一般是从会计资料审查当中搜集证据,从中找到账目当中存在的漏洞和差错,最终得出审计结论。风险基础审计是通过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传统审计和风险控制法紧密结合开展审计操作。电力营销审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审计电力公司和用户的具体用电情况,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营销电价。
        2 电力营销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电力企业营销审计执行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引起重视:一,电费的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全面详细核查电力销售报表,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出判断,观测电费资金管理工作是否可行合理,有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电网有关标准对资金、电费收取和上缴进行管理。二,重点审计电费电量,其中主要包括电费电量的计算状况、优惠电费、销售折让还有电费退补业务具体执行情况[1]。三,严格管控电费的回收。充分结合电力企业实际运营状况不断建立健全电费“账销案存”制度,审查电费余额各项指标完成状况,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判断是否存在多征、少征以及漏征现象。
        3 可视化分析在电力营销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将可视化分析技术运用到电力营销工作当中,可以促使电力营销审计工作更加顺利的推进,取得更好的审计效果,提高电力营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电力营销受时空限制缺陷,大大提升了电力营销效率,通过可视化分析技术的利用,审计人员可以很好地链接和整合各项信息,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对各项会计数据实现合理备份,优化审计结构,保证各审计人员之间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各类审计失误发生几率降至最低。二,通过对各项数据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往传统电力营销审计数据都是利用纸质进行归档和查询,所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很好地表达审计结果,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2]。可视化分析的融入实现了对多种信息数据的科学利用,保证了审计预算工作的细致性和信息的及时共享,可以准确反映出审计结果。三,对电力营销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事先进行准确预测,并做好审计规划工作,将审计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4 可视化分析在电力营销审计中的应用
        4.1 建立审计对象营销数据库
        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分析审计需求,找到符合审计目标并可以利用现有电子数据实现的分析方向,站在审计工作角度,实现和各行业信息的有效匹配,由于电力营销工作涉及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审计工作也需要确定好社会效益策略审计指标和经济效益策略审计指标。将审计问题的突破口确定为电费回收率、购售电量、业扩报装平均用时、线损率以及第三方满意度各项营销指标的真实性和完成情况,构建审计对象营销数据库。
        4.2 建立审计模型
        在审计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审计对象营销数据库和有关政策以及以往总结的成功审计经验,将法规细则中的定性和定量规定具体化成模型当中的分组、筛选、计算以及统计条件,并分别设定反应具体业务内容的判断和限制条件,最终确定好审计模型。然后利用固化后的审计模型对电力营销业务处理数据和流程实施持续性监控与分析,准确鉴别其中存在的那些风险较大的业务环节,并结合政策新规定不断修正和优化数据模型,将可视化分析在电力营销审计中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3]。
        4.3 大数据分析技术
        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电力营销审计工作中,可实现对审计数据的全面覆盖,大数据分析可以说是大数据理念的核心所在,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价值密度低且体量巨大。在此情况下就对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从庞大的数据当中提取自己所需信息,而且还要删除数据库当中那些错误、无效以及不完整的数据,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为数据库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相关的专业软件,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全方位收集、整理和分析处理,从中筛选出审计过程所需要的数据,并分析出业务数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其中存在的异常状况,找到可疑数据线索,将这些数据作为审计重点和证据进行现场确认。
        4.4 现场核实可疑数据线索,形成审计证据
        上面已经简单提到了对数据库当中那些可疑数据线索进行现场核实和确认,可见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电力营销最终审计成效,审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将关键性数据作为审计证据。比如:筛查行业为农业,但是执行电价却不是农业生产电价,此时就需要进行现场核实,得出结论。二,把控好取证时机。避免被审计单位事先知道审计意图,而出现转移或者是藏匿证据现象。比如,对“五保户”和“低保户”面积电政策落实情况可以进行现场电话抽查录音[4]。三,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询问、计算、观察或者是函证等方式对审计原始文件和资料进行收集,也可以是拍照、复印以及下载等多种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营销审计过程会涉及多个方面内容,为了保证整个审计过程的顺利推进和最终实施效果,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就需要不断引入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可视化分析就是其中一种。利用该项技术开展电力营销审计工作,可以更好地保证审计过程各项信息的网络安全性,为我国电力营销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邢坤.电力营销工作的财务监督[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127.
        [2]王扉,倪沛学.电力营销关键环节审计策略[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2):129.
        [3]赵晓燕,王鑫,尹华山,王波,邱涛.基于移动终端现场作业的电力营销稽查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6,24(23):62-64.
        [4]殷静萍.电力营销管理中创新策略的应用[J].门窗,2015(12):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