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 陕西省渭南市 714300
摘要:我国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区域经济因素与水土保持建设关系及水土保持建设产生的效益两方面分析了水土保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水土保持;经济发展;地区;效益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快速提高的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基础上,其中的环境恶化尤以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加剧了山丘区贫穷落后,更加剧了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还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加重了旱灾损失和水源污染,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更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目前制约水土保持的问题
1.1水土流失现状
虽说我国已经很重视环境工程的保护,水土保持建设也初步有了一些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水土保持工作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国现在存在纸张浪费现象极其严重,乱砍乱伐现象依然存在。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口袋富裕,而破坏我们的家园,得不偿失!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就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地点。
1.2水土流失人为原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已将农业大部分往工业进行转变,由重工业向智能科技进行转变,所以我国农业用地越来越少。随着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纸张的用量越来越多,人们对砍伐树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造成水土流失。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足。人们从内心里就没有想到过环境保护对我们这个家园的重要性。所以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如果人们一开始就养成一个对环境保护重视的心态,那么我们现在的水土流失会大大减少。虽说这个灾害先天性也是有的,但是在人为方面,我们是可以控制的。其实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生活更加便利,但是相反的我们也破坏了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一直坚信我们怎么伤害了地球,地球也会怎么惩罚我们,所以我们要在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上改变自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2地区经济与水土保持
2.1地区产业结构与水土保持
不论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都会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地区产业,因为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可观,尤其是中国,哪怕再是地大物博,也抵不过人们的消耗,因为人们欲望是无限的,赚钱是没有尽头的,宁愿毁了我们的家园。根据材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8年,我国第一产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由15%一下降到11.3%,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5万平方千米,这正是我国公民与政府重视水土保持建设问题的结果。水土保持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都是重要的。
2.2农业产业结构与水土保持关系
水土保持其实影响最大的还是农业这一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人口众多,农业需求也是非常的大的。所以水土流失对我国农业造成非常大的打击,影响地区经济,更加影响我国农业产量,间接影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这些都与一个地区所处的生产链条有关,处于低端的话,所需要的原材料都是低级阶段。
2.3地区经济分工与水土保持联系
所谓的地区经济分工,顾名思义就是发达的大城市与经济不发达的小地区之间的差异,例如: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大他们的水土保持关系差距就很大。比如大城市因为土地有限所以土地主要用于建一些高楼大厦之类的,用越来越高的楼房来容纳更多的人。而偏僻的小城镇,他们所有的土地还有很大一部分在耕种,所以土地流失是很正常,也是很常见的问题。各地的发展不同影响着当地的水土保持状态 。
3水土保持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建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是直接获取利益,间接是通过别的东西为媒介,粮食等就是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就是加工某些产品,通俗说就是转化而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工种植草业来养殖畜牧,与天然草场相比更加节约土地,更加效益高,节省资源,而且减轻自然灾害,比如水土流失。所以水土保持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它对我国地区经济的影响。
3.1水土保持建设产生的防洪防灾
我国是一个江河大国,北有黄河,南有长江,所以我国的水灾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发生洪灾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河道的蓄洪能力较弱,尤其是多雨季节。河道的泄洪能力弱与泥沙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泥沙的沉淀使它的修复能力降低。那么水土保持就与防洪减灾有关,在河流的上游,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河水泥沙量,就可以提高蓄洪能力,对于防洪是有很大的效果的。泥沙被堆积到一起,在下游河道容易淤积,造成洪水灾害。所以水土保持建设有利于江河安全的维持现状。
3.2水土保持建设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
因为水土保持建设可以使我们的农产品畜牧业,林木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属于我们的直接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的。比如我国粮食累计增产,果品、饲草都纷纷销往外国。我国大部分水域所进行的水土保持建设都为我国农业产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水土保持建设中的创新设计
为了改善入洪的水质,我们应该想一个两全之法就是又可以改善它的水质,又可以提供一些别的方面的效益,就比如下面我要叙述的生态湿地。结合湿地与地形与场地地形的要求,湿地的中间行洪槽是主槽和湿地区两部分。
4.1水土保持蓄洪建设
当洪水由上游向下游流动时,水流量极其大。那么泄洪主槽的牢固程度一定要高。不仅如此,为了保护泄洪主槽我们应该向泄洪主槽的两边儿进行防护用石笼。通过水土保持建设使得湖床抬高,水流速度下降,对蓄洪能力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生态环保上已经做得很棒了。
4.2水土保持建设也有观赏价值
水土保持建设也可以做成生态湿地区,比如五彩草地,芦苇池等,供人们欣赏与旅游。既可以净化水质防洪防灾又具有观赏性。这是一举多得的工程,值得我们积极发展和政府大力支持。这样的水土保持建设既保护了河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又美化了我们的家园,它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美好共同促进发展的一面。
5结语
水土保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极其密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飞快,社会发展也是高速的,但是在高科技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我们大自然也在承受着很大程度的损害。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益而毁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水土保持建设,不仅是为了我们地球家园的美好,也是为了我中国大地的一片繁荣。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是我们当代人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也是我国政府相应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国家指标。加强水土保持建设的研究与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我国当今持续发展的理念,响应习近平“青山绿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为建设水土保持项目做一份贡献。水土保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必须维持在一个相互促进的状态。水土保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二者相互协调才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才可使我国经济体系更为和谐,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王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77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3]全国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报告(1950-2000)[R].北京:水利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