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舒国东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舒国东
[导读] 摘要:简述了我国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对现阶段我国的水电工程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中问题的解决策略展开了深度探讨。此次探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实现有效提升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质量水平。
        四川省富顺县富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自贡  643200
        摘要:简述了我国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对现阶段我国的水电工程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中问题的解决策略展开了深度探讨。此次探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实现有效提升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质量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国家近几年持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公益性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精神,水利部决定在2013年全国开展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年活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内容较为烦琐,涉及范围广泛,在施 工过程中需提高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并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环节均符合国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另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使国家的社会经济获得巨大效益。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水电工程事业发展速度较快,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电资源是一种安全、零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国民生活及社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目前,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有利于我国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我国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使我国水电工程施工工作在工期内顺利竣工。
        二、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预应力锚固技术作为一种性能优越、适应面广的技术措施,可大致将其分为混凝土预应力拉锚、预应力岩锚两种。在实际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是利用其传递拉应力的性能来减缓、降低一些施工部位的受力荷载,避免发生损坏、沉降、裂缝等情况,通过结合GPS技术,能够按照项目的设计要求,更加全面、准确的控制、调整锚固施工的位置、方向、深度,由此才能事先向建筑结构、基岩主动施加预压应力,以此达到改善局部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在设计预应力锚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不同水利工程的坝型有所区别,对于施工强度、稳定性的要求也就不同,从而造成强度、稳定的标准不一、分析方法不同,为保证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并使其与上部结构相适应,可根据上部结构的规格、类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标准,来选择相对的规定、标准。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锚固的施工角度,对于锚固的荷载、锚杆的数量有着一定影响,应综合考虑锚固施工的标准与场地条件来选择角度。
        三、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術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人才的培养
        施工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水电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训活动,鼓励施工技术人员主动参与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招聘时,施工企业应提高招聘门槛,招聘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施工人员,并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市场的发展趋势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相结合,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设立激励机制,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积极组织施工技术水平评比活动,有助于施工人员主动学习施工技术意识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建立并健全水电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可以使水电工程的 施工管理工作得到落实。
        在水电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形式建立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施工阶段,相关技术人员应做好技术实施具体细节的记录,及时发现并改正不规范操作。(2)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制。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负责人应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的施工技术管理网,对施工技术进行分级管理。(3)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管。定期开展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相关活动,组织施工技术。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新技术,优化我国水电施工模式
        1、GPS定位技术
        施工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后续工序的展开奠定基础,同时它也使一项要求非常高、非常严格的工作内容,而传统的定位测距主要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人工操作麻烦,精度不高,全局感不强,给水电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更加精确有效的技术方法,GPS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等特点,它的定位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且从静态定位扩展到动态定位。
        2、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GPS 技术为精确快速的测量提供了方便,而对于大量的测量数据如何更好的使用和管理也同样重要,现阶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数据库或GIS技术建立信息系统,这样可以把大量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存储和分析,便于随时查找和检索,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运用这些技术,还可以用三维全景来展现施工总布置情况,动态直观的反映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和可视化。
        引进科学的施工技术,实现对我国水电工程施工模式的优化,从而有效提升水电工程的施工水平。在更新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探索符合企业自身施工技术的管理模式并进行优化,有利于企业实现施工技术的创新,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水电单位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管理,结合先进、科学的技术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施工技术创新目标的完成创造条件;(2)加大对水电工程技术的监管力度,应先建立施工技术监管小组,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科技投入,一方面,可以提高水电工程技术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为水电工程技术的施工提供科学保障。
        五、结语
        本文针对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中,施工技术管理机制缺失以及水电施工设施更新缓慢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国家水电施工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以及引进科学技术优化水利水电施工模式等有效策略,希望能对我国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帮助,使我国水电产业能够在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涛.探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J].工程技术(文摘 版),2016,11(4):106.
        [2]李季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09.
        [3]于广政.关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