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 新疆昌吉市 8311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既关系到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效益,又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往往依赖于其施工技术,这就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练掌握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环境、施工特点,结合施工要求和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出的各种规范及要求,必然会以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高效率地完成水利水电基础工程。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基础施工技术
1导言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与问题性。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现状与具体特点,选择最佳施工技术进行规范的施工操作,并加强对整体施工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施工效果,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本简介
2.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工程,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建设,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要利用科学的措施保障各类地理位置产生的相关影响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确保对水利水电工程承载及荷载方面的影响得到充分的降低与控制。
2.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同其他建筑工程施工相比较,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周期长以及施工方法复杂多样等特点。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成本高,施工规模大,并且地形位置对具体的施工效果影响显著,对各项施工技术的实际要求相对较高。
2.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国主要的公益性项目,是人们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都较为重视,并利用先进的措施不断地完善与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要获得理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果,不仅需要保障施工过程的专业性与规范性,还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环节的整体质量。
2.4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具体要求
2.4.1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
只有充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质量,才能科学延伸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使用期限。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周期与施工要求,选择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合理降低各类影响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影响与限制,才能保障施工的合理性、安全性与稳定性。例如,天气因素是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则要对天气原因进行综合考虑,利用科学合理的地理勘探技术,降低地基沉降现象对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实际影响程度,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各类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都能得到最大体现。
2.4.2确保图纸与环境充分结合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要充分结合施工区域的实际环境,以施工图纸为主要指导,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专业规范的施工操作,严禁出现施工人员随意施工的现象。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中的各项参数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严格的监管与指导,由此保障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的各项参数相吻合,从而确保预期施工目标的顺利实现。
2.4.3重视隐蔽工程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发生忽略施工细节的概率较高。为了避免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要保障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且加强对隐蔽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开展隐蔽工程施工时,要对其进行清楚详细的信息记录,按照专业规范的施工工序开展施工操作,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具有理想的施工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新技术的正确运用方式
3.1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近年来,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不断向更加智能、自动的方向发展,为长期累积下的海量测绘数据信息奠定夯实基础,为其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大幅度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其中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databasecomputer)为代表的信息化、智能化数据采集、处理工作尤为突出。两种新技术的结合应用,能过实现3D立体化模型的准确构建,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提升测量信息的使用水平和整体有效应用率,为后期分析、处理、检索等提供有利条件。不仅较大程度的完成了现代化管理目标,更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原则。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以地理空间和核心,利用模型分析方式,为使用人员实时提供动态化、多变化地理信息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对于水利水电的应用价值极高。该系统以3D全方位的虚拟形式,显示出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布置局面,更加直接、直观的反映出工程租出部分在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上的交叉关系,高水平的实现了工程施工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动态化演示,对各种信息、内容进行精准分析,这极大程度的解决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复杂、受自然环境影响等的一系列问题。
3.2CAD计算机绘图软件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辅助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涉及大量数学计算、几何计算,难度、复杂程度普遍较高,特别是各种差异体型结构相互较差、贯穿的运算工作难度更高,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水平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几何分析能力。因此,仅通过施工技术人员的人为计算难以满足当下工程需求,更不能确保建设方工期要求,大幅度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风险,同时也难以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为施工质量保障产生制约。然而,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工程绘图技术的快速发展,AOTOCAD技术(AutodeskComputerAidedDesign)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为施工提供一个更加直观、可靠的数据计算平台。将工程当中涉及的大量信息更加直观、精准的展示给施工人员,包括整体工程和各个细节均能良好体现出来,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3.3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分析
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在对提高工程的质量,提高施工的效率都起到重要作用。在进行水利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导流技术也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对河床控制来进行有效的运用。通过应用施工导流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水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幅度上涨,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更好地实现水利工程的目标。完成工程的目标是施工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及工作,必须科学有效的利用施工导流技术进行操作,引进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符合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另外,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顺利实施,需要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同时需要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对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能够有效地给予该项工作的有力支持,保证施工任务得到贯彻落实。施工任务的科学有效完成是施工中的重要目标,必须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引进新技术对提高工程质量,施工能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当以强有力的施工方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做好基础性施工工作,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避免施工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实施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为社会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莉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关于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208.
[2]谢德鑫.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1):54+56.
[3]于佳慧.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1):148-149.
[4]黄诚.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珠江水运,2018(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