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2022419930803XXXX 天津市宝坻区 301800
摘要: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要求,在城市建设中更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但建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施工过程的难点,再加上复杂的管理因素,从而使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为提高综合建设效益必须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立管理优先事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险管理;风险分析;施工单位
引言
现代的房屋建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为宗旨。因此,利用有效土地资源,向楼房高层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极其重要,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潜在隐患包括高处作业、地质、环境、设备、材料、人员等各方面的因素,属于安全生产的高危之一的项目。不仅是结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精华和新工艺的应用,而且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标准高,同时安全管理风险也是并存。安全管理风险取决工作环境的的不利施工,较多处于露天高空作业,多种工种相互配合协调,机械设备的设置,电源线路的安置,在这狭小的空间极其拥挤,包括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不完善的作业条件等这些决定了安全管理风险潜在的隐患。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施工环节复杂、参与者多、周期长、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灾害事故风险率。所以在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显得更加重要。事实证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为风险管理而付出相应成本来挽回不必要的项目损失,这种努力是值得的,而且是必要的。
1.高层房屋建筑存在的安全问题
1.1人员高空坠落
高层房屋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建造高度都相对较高,需要人们进行高空作业,有时甚至需要施工人员在高空悬挂作业,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有些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通过绳索来加强对自身安全的保护。虽然这些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必不可少,但是由于检查的疏忽或者工具损坏的问题等,都会引起绳索断裂,发生高空坠落的事故。
1.2机械设备故障
机械设备故障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由于高空施工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机械设备会出现明显的损伤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极有可能出现设备问题,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1.3建筑工程坍塌
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在材料的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的选择上出现问题,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非常容易出现建筑工程坍塌现象,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以及建筑工程材料、机械等的损失。
1.4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也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事故之一。通常来说,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建造过程中,机械设备对电的需求较大,而施工现场对电的保护措施相对简陋,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高层建筑土建施工风险管理的特征
高层建筑的建设风险更大,风险发生的概率更高,其特点总结为:
1)前期投资大,前期资金运营风险比较大。
2)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比普通项目层数多很多,有很大的工程量。
3)火灾在高层项目上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4)工程风险的责任承担者相对较多。
5)土建施工的垂直运输量很大,高空作业多,吊装作业风险高,且在调试和安装垂直运输设备时安全风险大。
6)工程施工的协调工作难度大,作业的种类繁多,波及的范围大,且工种和工种间的交叉配合很多。
7)结构复杂,施工和设计不仅量很大,技术难度也很大。
3.管理施工风险的途径
综合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出安全建设的途径,发挥安全管理的价值,构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途径。
3.1 风险回避措施
风险回避是指在风险的源头采取中断措施,避免或者遏制其发生。在发现项目具有较大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时,在对其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评估之后,若无有效措施进行挽回时,可以采取主动放弃项目,或者是依据实际情况改变项目的目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风险。风险回避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先期回避,主要是针对一些存在风险较高的项目采用,避免发生项目亏损的现象;②中途放弃,主要针对依据承担的项目,发现风险过高,继续施工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亏损时,可以采取中途放弃项目。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承担或者继续承担的风险成本远远超过避免的成本时才采取的措施。
3.2 损失控制
在企业愿意接受风险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企业的损失,降低企业的损失程度,这就是损失控制。损失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损失预防,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当发现可能出现损失时,及时采取措施使损失难以发生。②降低损失程度。在企业难以避免出现损失时,可以设法采取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3.3 控制型风险转移
在施工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当遇到一些风险无法通过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企业最后只能采用风险转移的办法使自己得到保护。这主要在企业出现财务性风险时才会采取控制型风险转移。进行风险转移并不是进行损失嫁祸,风险转移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是因为很多风险是会本企业造成损失,但是转移之后,不一定对对方会造成损失。各个企业都具有自己不一样的优势,面对风险时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企业在实施风险转移时必须要以法律为依据,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进行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主要有工程分包、转让技术或者合同、出租设备等,将自身的风险转移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从而达到降低自身风险的目的。
3.4 风险保留
在建筑施工企业遇到了无法进行避免的风险时,企业主动或者被迫采取风险保留的措施,自己承担因为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风险保留,主要分为主动性风险保留和被动性风险保留。前者主要是利用企业之前预留的损失补偿金,对损失因素分析,制定弥补措施,积极地应对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或者则是将风险保留下来,却不采取任何措施,任其风险发生。
3.5 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作为工程項目的管理者来说,工程合同就是真实有效的法律文件,这也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合同起草时,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运用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析的思维,对合同中的条款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将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有很好的了解,从而避免出现施工风险。
3.6 施工安全方面
在施工风险防范中,做好施工控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而言,建筑施工都是工期相对较长,这是因为其需要一个较长的施工过程才能较好的完成施工。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将风险因素控制好就显得尤为重要。①在项目中对施工人员加强风险思想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施工安全意识。②对专业技术人进行相应培训,提高其的专业技术水平。③依据项目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④切实做好各种保险措施,通过各种工程保险,分散工程的安全风险,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4.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安全问题永远摆在第一位。综上可知,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广大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总结新的安全管理对策,将安全管理措施贯彻落实,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防范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建国.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01):174-175.
[2]鲁昕宜.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解析[J]. 门窗,2016,(0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