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的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孙敬淇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孙敬淇
[导读]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林业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坚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身份证号:23272119850705XXXX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林业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坚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森林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遭受到损害,人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增进森林防火管理的措施,能够提高人们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保护林业资源。本文讨论了林业资源保护的意义,以及森林防火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更好的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
        引言
        在林业资源管理与应用中,不法分子的乱砍滥伐及当地群众的过度开发,将会导致林业资源逐渐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人们防火意识的缺乏,很容易导致林业区出现森林火灾,导致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不利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及应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林业资源的重视,在积极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森林防火管理,通过合理管理措施的应用,规避森林火灾的出现。
        1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策
        1.1林业资源管理理念
        林业资源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木材资源,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与其他相关企业的某些产品存在着一定的互斥性[2]。在林业发展中,经济效益主要归于最后得出来的林业产品,因此,一定要确保林业资源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经济效益,那么林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导致资金无法周转等现象,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在林业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化的管理,切实保护林业资源。在保证资源充足的情况之下,进一步的开拓林企发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政府也制定了完整的林业资源保护政策,使其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的林业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不利于林业资源的发展,相关单位需要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业替补产业,降低林业发展对森林的依赖程度,通过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缓解林业资源压力。与此同时,林业部门需要加强林业生态产业的资金投入及政策倾斜,为花卉以及林木种苗等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非木质林产品的良好发展,实现保护林业资源的目标[2]。
        1.3落实林业规划
        就目前来讲,我国已经编制出了针对林地、湿地与生态公益林等内容相关的保护规划方案,并形成了对森林、湿地等资源的保护建设体系。但是在实际实施中,由于受到规划认知度不高的影响,使得规划形式化现象十分严重,并没有真正将规划工作落实到具体中去,造成了一些项目难以满足规划要求,如擅自转变林地用途或是改变森林经营性质等。我国已经提出了针对林地与湿地的规划设计,并得到了政府的审批,成为了当前与后续一段时期内的纲领性文件,有着执行性的特点。所以在开展林业生产经营时,就要从规划框架出发,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在合理规划与引导的基础上发展林业生产,保证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林业资源受到不利影响。
        2做好森林防火管理的相关举措
        2.1强化野外火源管理
        野外火源管理在开展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是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关部门必须落实野外火源管理措施,将野外用火作为着力点,提高野外火源管理的重视度。

野外火源管理工作的强化具体如下:①建立规范的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将农业和林业生产用火落实到位,严格制止在人力匮乏以及打火工具缺失的情况下擅自用火,以及在未设置合格的防火线的地方,或者夜晚的天气使用明火。相关防火部门对批准用火的文件,还应实施跟踪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使用火的安全性;②采用疏、导、堵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业生产用火进行管理,提前规划好农业生产用火,确保其在低火险时段下进行,同时做好疏导工作,消除农业生产用火存在的隐患;③相关防火部门应使用现代化的方法,对野外火源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平台与定位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在第一时间传递护林防火的相关消息。对野外火源进行现代化管理,能够实施动态的管理模式,并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相关动态,充分发挥防火防灾的作用,从而使野外火源管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2.2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大部分森林火灾都是群众无意识造成的,群众具备的森林防火意识会对森林防火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林业部门需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升森林区域附近群众的防火意识,避免森林火灾的出现。首先,林业部门需要与当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公益广告、科普讲堂等节目的推出,向群众进行森林防火重要性、森林防火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规范当地群众的用火行为;然后,林业部门需要在森林的交通要道树立广告牌及警示标语,确保经过的群众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避免群众随地扔烟头或者在森林附近生火引发森林火灾;最后,实现森林火灾案件处理结果公开,加强对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公开,提高群众对森林防火的重视,避免人为因素导致森林火灾的出现,有助于林业资源的保护。
        2.3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
        为了可以在发生森林火灾之后及时进行扑救,应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各个林区设立生物防护林带,每个乡镇也要设立一些仓库用来储备灭火设施,配置可以灭火的车辆和灭火器等用具。及时开通火险消防通道,对消防通道进行维修和管理,以免因为年久失修而对救援的速度有所影响。除此之外,也可以建立现代化的火灾检测技术,利用手机定位等技术,对整个森林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管,同时也可以对护林员进行监管,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
        2.4制定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制度
        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森林防火管理行为,切实提升森林防火水平。具体而言,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内容,林业部门需要根据所辖地区的实际状况,明确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内容,将森林防火工作进行进一步细化;第二,森林防火管理工作责任,根据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将森林防火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有助于防火管理工作效率及水平的提升;第三,森林防火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林业部门需要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工作人员明确森林防火的关键要点,并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应用防火设备与灭火设备,保障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林业资源是自然的宝贵资源,具有循环尧再生尧自我更新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林业资源,就需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正视现阶段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联合各级相关部门一起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尧法规。与相关的林业管理部门协调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及应急对策,促使森林防火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在管理过程中,设立专门的防火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学校尧社区居委会尧森林公安等相关部门,严防死守,把森林火灾减少到最低程度,进一步促进林业资源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国庆.黑龙江省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20):164.
        [2]黄红霞,李尧.我国林业立法的完善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09):94-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