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范国旺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森林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营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成为了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身份证号:23270019680316XXXX
        摘要:随着人们对森林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营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成为了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林业发展,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对策,以期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发展中,病虫害的影响最为严重,它不但会阻碍森林树木的生长,同时影响到林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玉山县通过积极争取,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森林资源实行了重点保护,区划、界定国家级生态公益林50.2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23.04万亩,并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获得了较好的成果。增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要从预防开始,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够切实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增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
        1.1难以彻底解决顽固性虫害问题
        对天牛虫、松毛虫及黄连尺蛾等一系列顽固性虫害而言,其造成的灾害程度较为严重。同时,由于这类虫害还会扎根于森林内并繁殖,尽管全面落实了大面积清除工作,却也依旧无法彻底杜绝该类虫害。面对这类病虫害问题时,依靠已有的技术手段尚无法有效地监督与控制,相关预防与治理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顽固性虫害问题依旧严重影响着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1.2缺乏保障机制,工作效率偏低
        自2018年以来,玉山县相继组织实施了长防林、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营造林8886亩,退化林修复8300亩,封山育林6000亩。但是一些林业单位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没有整体行动的思想,很多都是单独行动,再加上财力、物力、人力的局限,使得防治工作效果较差。同时,由于一些林业单位在平时更加关注管理、经济方面的发展,没有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使得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此外,没有健全的制度与机制,也对森林病虫害整体性的防治工作造成影响,难以有效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影响防治病虫害效率的提升。
        1.3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结合工作实际调研了解到,目前,林业相关管理部门对森林树种的育苗到成年苗木的培育缺少专门的管理制度,在检测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检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对一些外来引进的树种,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致使很多外来的树种在我国大面积繁殖生长,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疫检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2.1做好森林养护工作
        做好森林养护工作,首先是对要种植土地的土壤进行检测,针对需要的土壤环境来改良土地,逐步改变土壤里的化学成分,进而减少虫害。需要时还可以给土地翻整,方便清理地上杂物,为树苗生长创造优质的土地环境,为绿化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树木生长初期,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各政府部门都要对幼林的养护工作给予重视。加强对幼林生长环境的关注,监测幼林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定期进行幼林的清理,为幼林创造好的生长条件。作为政府部门也要全力支持绿化,积极宣传植树造林政策,确保资金的有效投入,使幼林的保护工作能高效实行。有关林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也要强化植树造林的主要意义的宣传,结合现实要求,增加树木品种的培养与林地种植。

定期开展养护人员的有关培训,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植物保护和生长的专业知识,学会科学护理绿植,从而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运用科学护理法来进行植树造林的抚育管理,这样做能提升林地的效率和整体造林质量。
        2.2加大植物检疫工作力度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十分密切,对动植物引进频繁,种类也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给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对此,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力度,尤其是对从外引进的物种,要严加防范,防止危险物种入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完善《植物检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森林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法制观念。对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实际,研发新的防治技术,使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不断提升。
        2.3提升防治技术,确保有效性与环保性
        随着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一些害虫还会对常见的药物产生免疫作用,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防治手段,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要改进防治方式,逐步优化防治技术,并使用多样化的药物来确保除虫的效果。比如,玉山县开始使用性激素展开防治,通过在森林中喷洒天敌昆虫,亦或是释放性激素影响成虫的交配来进行防治;同时,玉山县还强化了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建设,创新了一套“政府主导、部门监控、科学防治、综合防控”的病虫害防治模式,共设立森林病虫害测报点34个,防治各种森林病虫害面积6.5万亩,完成森林植物检疫2400多亩。清理疑似松材线虫病死松树1600余株,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有了新进展。
        2.4积极创新防治喷淋技术
        森林病虫害有着较广的区域和较大的面积,加之不具备良好运输条件的缘故,难以有效推广及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如树木过高时,林区中难以有效实施喷淋技术,然而因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重视喷淋技术的创新。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背景下,个别发达地区相继将飞机喷淋技术投入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却有着较高的喷淋成本。现如今,无人机产业发展十分迅猛,这也研发了在森林喷淋中专用的无人机,有助于森林喷淋效果的显著提升,且成本处于可接受范围。在防治喷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对防治药物的研制予以重视,以森林病虫害生物多样性为依据,深入开展药物研究工作。
        2.5积极改善树木的生长条件
        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要保持良好的林中环境,以此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杂草的清理工作,并做好松土工作,使树木能够处于更好的生长环境中。通过除草能够对害虫的发育环境进行破坏,通过松土保证土壤养分的均匀性,使树木得以茁壮成长;其次,需要充分了解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而保证施肥的合理性,使树木得到充足的养分,从而有效提升树木的自我防护能力。对于肥料的选择,需要根据树木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用,并保证肥料的无公害及无污染,防止对森林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使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若是部分植株已经出现了病虫害情况,需要对坏死部分进行剪除,以降低病虫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使树木能够更快更好地生长。
        结语
        在营林造林工作中,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林业部门及相关工作者在加强对林业生态保护的同时,要结合当前森林病虫害现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病虫害防治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防治工作。立足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的视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病虫害防治的长效机制,使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效运行,不断提升病虫害防治的能力和水平,维护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达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微.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8,(18).
        [2]董卫斌,王韩妮,赵晓娟.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2010(6):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