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4142419910515XXXX 广东五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当然也受到了社会大众和从业者的重视。而且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多数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的建筑结构,所以混凝土的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稳定性,也间接的说明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本文就针对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 引言
就混凝土浇筑技术来说,通常情况下,是一种由水泥、凝胶、砂石等材料所组成的复合型材料组成,能在为建筑提供更好的可塑性,同时优化建筑结构的抗震、抗暴等能力。截至到目前,这一施工技术凭借其在以往建筑施工中的良好性能优势越发地被我国建筑工作者们所接受,所以,针对其浇筑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研究,针对性的保障其后续施工质量就成为了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
2 关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中,混凝土浇筑施工主要应用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例如,房梁、楼板、地基、墙壁等主要位置。虽然使用的浇筑量不大,但是都是应用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针对混凝土表现的特点不同,所以对混凝土的浇筑要求也是不同的。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会非常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时候为了节约资源、减少资金投入、提高工作效率,施工的人员会一次性制取一定量的混凝土来用于一整个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但是由于混凝土制取时间长短的不同、厚度不同、长度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浇筑的结果,同时也就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混凝土构筑物承担的压力也就越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最终保证混凝土构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压力的强度。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优化选择混凝土原料
混凝土是包含了很多原料的复合型材料,所以为了优化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对于各项原材料的选择都必须要提起重视。其一是要做好对于水泥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的标号要求为C40,但是为了减少混凝土中因水泥反应产生的热量,要进一步做好对于水泥型号的选择,一般可选择252号炼石水泥。其二是要做好对于骨料的选择。在调配混凝土时所使用的骨料包括粗骨料与细骨料两种,为了控制水化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细骨料一般选用中砂,而粗骨料的选择则要依据混凝土自身的情况去进行确认,包括能否收缩以及能否进行泵送,一般情况下选择粒径为5~20mm的连续级配石子。此外对于骨料中的含泥量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粗骨料应当控制在不超过1%,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则可比粗骨料稍多,但同样应当控制在不超过2%。最后是应当做好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对于掺加料,一般应当使用I级粉煤灰,而掺量的最大值一般控制在每立方米100kg,这样的掺料比率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进而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成本耗费。而为了降低混凝土收缩力对于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的影响,最好的选择便是U型低碱膨胀剂。
3.2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其体积较大,截面的指标也很高,水泥材料的使用量也很多,施工中容易释放出很多的水化热,出现温度裂缝与收缩裂缝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浇筑技术。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水冷管的方式降低内部结构的温度,预防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因内外部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问题;另一方面,施工中应该降低水泥材料的使用量,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在保证浇筑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预防出现裂缝或其他质量问题。
3.3 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环节之前,首先要在下部混凝土与新浇混凝土衔接处灌筑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厚度约为40mm的水泥砂浆。浇筑砂浆时,为了避免砂浆直接抖入模内,要以铁铲为主要工具完成入模。要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浇筑厚度在50cm左右,并且应当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逐层进行捣实。混凝土的下料作业要依照特定的顺序去完成,要做到持续浇筑。在使用混凝土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保证洞口两处的混凝土高度统一。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振捣的匀称度与密实度。特别是对于门框、窗框构造加筋以及钢筋纵横交错密集的位置以及墙壁厚度较薄的位置更要确保捣实。
3.4 施工缝与后浇带技术的合理使用
施工缝与后浇带施工中,必须要合理地使用先进技术。在混凝土浇筑环节中,施工缝属于常见现象,因为施工时各个结构之间需要设置缝,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缝隙,而是浇筑过程中某些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超出之前混凝土初凝的时间,先后浇筑的区域就出现了结合面,有施工缝。受设备因素、人员因素与材料因素的影响,难以一次性地进行大面积浇筑处理,此阶段就需要预设施工缝,以保证整体结构的质量。首先,需要确保施工缝的宽度符合要求,预留足够的宽度,不可以有杂物,应该满足清洁要求;其次,后浇带区域的浇筑中,为预防出现收缩不均匀裂缝或温度裂缝的问题,应该按照具体的施工标准,在建筑墙体结构、底板结构与梁体结构方面设置临时性的施工缝,暂时地将其分成很多部分,在内部收缩之后,再进行临时性施工缝的浇筑与振捣处理,这样能够形成质量较高的整体结构;后浇带浇筑施工需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室内的后浇带宽度为30mm,室外的宽度为90mm。
3.5 梁、板混凝土浇筑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肋形楼板梁板应当同时完成浇筑,应当在一端选择赶浆法作为浇筑方法逐渐推进,要将梁分层浇筑,呈现阶梯形,在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层的混凝土共同进行浇筑。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当稍大于板厚,振捣作业要用平板振动器去完成,要沿着垂直浇筑方向去完成振捣,同时适当移动标志,进而达成控制混凝土板厚度的目标。在确保振捣紧实之后,要利用拖板及刮尺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平整。在浇筑连接墙与柱间的梁板时,应当注意的是完成一次浇筑后,应当停歇,停歇的目标是要确保混凝土有充足的时间去沉实,为下次浇筑打好基础。对于施工缝的浇筑要依照次梁方向去完成,要事先在次梁跨度1/3的范围内留出施工缝,保证次梁梁轴与施工缝呈现垂直状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意味着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还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要让他们正确的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避免因为失误或使用不当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必要时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了将混凝土浇筑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小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11):145+151.
[2] 张保栓.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9):75-76.
[3] 丁玉萍.高层建筑房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8):26-27.
[4] 郭树勇.土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202.
[5] 王燕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