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园林建设养护中心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现阶段的园林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到新的时期,园林植物种植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园林植物绝大多数是根据需要,人为选择、安排和种植的。植物种植成活原理是植物种植工程的理论基础,要做好园林种植工程,除了搞好种植前的准备工作之外,特别是要掌握种植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及技术,包括种植穴准备、植物准备与保护、种植及成活期的管理等工作,大树移栽的要求与一般树木种植大致相同,但因树体高大,操作困难,成活率相对较低,所以在操作时更应注意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实施。
关键词:园林植物;技术;
1.保证种植成活的途径
树木种植后能否成活取决于植物生活力、种植技术及士壤水分状况。
1.1保证植物具有旺盛的生活力
生活力是植物成活的基础。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状态是维持生活力的关键。因此,在栽植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维持植株的生活力,首先要在植物挖运和种植过程中,要严格保湿、保鲜,尽量防止栽种植物过多失水,维持较强的生命活力;其次要减少根系的损伤,促进伤口愈合和多发新根,保证短期内恢复和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和能力。
1.2提高种植技术
采取精细的种植,能够保证植物根系与周围的土壤紧密接触,避免产生悬空和局部空隙,使根系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尽量缩短种植时间及使用抗蒸腾抑制剂等技术,能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
1.3保持种植的土壤水分状况良好
根系吸收水分的多少与土壤中水分状况有关,植物种植后必须保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供应,以便根系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水分和养分,主要根系分布的地方应有立即有效的可利用水,即水分含量要显著高于植物的萎蔫系数。湿润的砂质土壤是能可靠地供应水分的土壤。
2.种植工程注意事项
2.1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园林植物种植工程是一项用工大、费用高并涉及方面多的投资项目,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施工时应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品德和发挥主人翁精神,节约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认真进行成本核算,尽量降低工程成本,做到节支,提高工程效益。
2.2施工技术必须符合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施工的基础和依据,每个环节规划设计是设计人员在充分调查当地各方面条件的前提下,遵循自然规律,按照科学原则、艺术原则设计出来的,融汇了人们美好愿望和园林艺术成就等技术成果。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在设计人员的指导下,认真研究规划设计材料,理解设计要求,熟悉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如果施工人员发现设计图纸(方案)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符,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与设计人员共同商讨。如果需变更设计时,必须征求设计部门的同意。
2.3施工技术必须待合园林植物的生活习性
不同的园林植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植物再生能力和发根力强,种植容易成活,一般可用裸根种植,种植植物的包装、运输可以简单些,种植技术可以粗放些,以减少费用;而一些常绿树种和根系再生能力差的树种,种植时必须带土球,种植技术要求严格。因此,设计及施工人员应根据植物各自的特性,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提高种植成活率和保证种植工程的顺利完成。
2.4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
规程园林植物种植有关的技术规范和各项操作规程,是在遵循科学原则的基础上,总结各地的园林生产经验和吸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制定出的具有规范性的技术性文件,是指导种植施工工程的法规,种植工程的各项操作必须符合技术规程的规定。
2.5把握种植时机
园林植物种植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工作,确定适时的种植季节是提高种植成活率,尽早发挥园林绿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适时种植主要考虑如下3个因素:一是植物本身的生理活动。一般选择植物地上部分活动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而地下部分根系活动仍然较旺盛时进行种植。因此时植物根系再生能力强,吸收水分多,而地上部分蒸腾小,植物易保持水分平衡。二是气候条件。选择适宜于根系吸水生根所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和充足的水分条件,并尽可能避免不利于保持水分平衡的极端因子(如干旱、高温、霜冻等)。三是病虫害的规律及劳力状况。避免在病虫害高发或猖獗季节种植,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劳力。从以上分析可知,最适宜的种植季节是休眠期,树木休眠时,体内生理活动较生长期要弱和缓慢得多,休眠期即早春和晚秋,这两个时期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不大,易得到满足,蒸腾量小,而且此时体内还储存有大量的营养,具有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力,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和新根再生。
3.园林园林植物的养护
3.1 灌溉施肥
依据不同的树种、种植时间,并根据所在地区的物候和土壤水分条件,做好科学的灌溉施肥工作。树木最好用河水、池塘水和井水灌溉。新栽的树木应在早上或晚上保持平衡,以平衡树木活力。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在适当的时间用水进行喷叶面,以减少蒸发。为防止雨季树坑积水,要做好排水工作,才能够保持树木成活的土壤环境。乔木高大,根深,不施叶肥,但可在树冠均匀张开,出现生长衰退等个别情况发生时施肥。小树一般施用松土肥料,有机肥必须充分分解并用水稀释。干旱情况下进行施肥要与灌溉相结合。
3.2 松土除草
通常是同步完成,松散的表土会导致土壤的毛细血管切断,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进而能够提高渗透性,除草可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竞争,以及地区的病虫害,有利于树木生长。
3.3 整形修剪修剪树木不仅是为了美化树木的外观,也是为了调整和平衡树木的潜能。那些处于生长期的树木,通过确定分枝点,就可以自行保持顶芽生长,长成美丽的塔、圈、锥等而不需要人工建模,只简单地剪断枯枝和下垂的枝条。这是一种自然类型的修剪。对于树干薄弱的,可以人工与自然混合的造型方法,做成杯状、丛状、自然喜形等,因为园林绿化的有其他的要求,有时要求调整树木塑为特殊图案,这是人造塑料修边,往往要求大量的人力物力。塑料修剪应依照不同树木的分枝习性和观赏,一般采取的修剪方法包括:剪、疏、伤、换、去芽等,选择在冬季和夏季修剪,其他时间也可以依照实际进行修剪。
3.4 病虫害防治
以定期检查为主,坚持预防和综合治理相结合。主要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在化学防治的应用中,应采取多种药物的交替使用的方式,目的在于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3.5 预防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会严重损害树木的生长,因此应该尤其做好保护树木的工作,确保树木免受自然灾害的危害。树木的主要损伤来自于低温和风沙,需要人员及时进行冬季灌溉,设置防风林,并且包裹树冠树干,以及涂白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植物种植过程中,应视工程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技术力量、当地的经济条件等因素尽量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选择合理实用的施工方案,以期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操作上安全,指标上优化的建设目标。植物作为开展园林绿化的关键环节,要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发挥其作用,要求严格遵循种植和养护工作,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与质量,使生态环境优美有效。
参考文献:
[1]黎素平.园林植物学[J].沈阳:白云出版社,2003,12.
[2]王国正,闫晨曦.山西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与应用[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6.
[3]曹罕升,周雪芬,谷阳,等.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和养护技术的策略探析[J].现代园艺,2019(20):51-52.
[4]何凤珍.浅谈园林绿化植物栽植与养护技术[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30(05):30-31+48.
[5]尉晓勇,李士龙,郑智生.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