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赵贞荣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赵贞荣
[导读] 摘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浙江港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结构凭借自身稳定性、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但是随着混凝土结构长时间使用,其结构缺点逐渐表现出来,促使建筑行业结合混凝土结构的优劣势,不断改进施工技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通过分析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因此,文章主要围绕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展开讨论,希望为更多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促使建筑行业达到新高度,在激烈市场竞争背景下,只有不断提升竞争优势才能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认识到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掌握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减少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施工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经济收益。混凝土结构与其它结构相比较,施工工序简单,原材料运输便利,是中小型建筑企业的首选施工方式,由此看出,不断提升混泥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对企业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影响因素
        1.水灰比例
        水灰比例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水灰比例不合理,不仅影响混凝土强度同时还会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因此,要严格按照正常水灰比例进行配比,结合施工实际情况酌情加入减水剂,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原材料选择
        首先根据建筑工程设计要求,选择适宜规格的水泥、砂石,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由于水泥种类比较多,对混凝土配比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需要技术人员熟知不同类型水泥的功能,以便于选择正确的规格。同时按照不同类型水泥采取合理配比,以保证混凝土强度,避免因为原材料选择或配比错误,造成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影响建筑施工有序进行。
        3.温度影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选择不合理,则会发生热化反应,使混泥土结构内外温差增加,在混凝土结构表层产生裂缝。还存在施工结束后,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4.混凝土养护和浇筑不当
        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一味追求施工进度,不重视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流程的重要性。往往在浇筑后,没有按时进行养护作业,或养护作业没有按照指定流程,对混凝土质量和强度产生严重影响。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拌合技术
        混凝土拌合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开展混凝土拌合工作前,需要技术人员熟知影响混凝土拌合的外界因素,包括拌合时间、原材料配比、投料顺序等方面,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作业,合理控制拌和时间,同时做好实时监控混凝土拌合阶段,确保拌合均匀,保证混泥土质量。
        2.温度控制技术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结构温度,主要从以下方面着重考虑。

混凝土在水热化反应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热量,由于混凝土受自身结构影响,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热量全部释放,造成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致使混凝土结构表层出现裂缝或变形。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相关技术人员要重视混凝土配比过程中水灰比例,将水泥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可以运用矿粉等帮助混凝土结构降低热量值,起到尽快释放热量的效果,从根本上避免混凝土结构问题,大幅度提升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强度。此外,通过在混凝土内部安装循环水装置,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温度。
        3.裂缝控制技术
        裂缝问题是混凝土结构常见问题之一,主要因为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不同导致裂缝产生,同时还会因为外界环境、气候变化等客观因素,以及施工技术水平、设备选择不合理等人为因素影响,导致裂缝问题频发。因此,优化裂缝控制技术对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那么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采取科学方式对裂缝进行处理,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作业,以便尽快发现裂缝问题,根据裂缝具体情况采取填补措施,避免裂缝更加严重,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质量满足使用需求。
        4.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
        浇筑环节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内容,浇筑质量情况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浇筑过程需要相关人员注意每个施工细节,才可达到理想化的浇筑效果,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很难准确把握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造成浇筑作业不达标,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浇筑过程需要充分考虑以下方面,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做到一次完成浇筑作业,确保浇筑过程没有遗漏;保证浇筑过程顺畅,避免出现混凝土材料出现干化现象;严格按照施工需求和浇筑流程作业,使浇筑技术得到充分发挥,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
        5.后期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对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该技术主要是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对混泥土进行覆盖的相关工作,避免结构内部大量水分流失,通过对混凝土上方喷洒水分,达到控制结构内部温度的目的。混凝土施工结束后12至18小时内为最佳养护时间,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喷水或覆盖策略,以起到较好的养护作用,通常情况,养护时间控制在一周范围内。技术人员要重视混泥土结构浇筑后的喷水过程,意识到该环节对浇筑质量的影响,以保证喷水作业达到施工要求。同时由于施工区域不同,环境温度有所差异,在温度出现明显下降时,要做好相关的保温工作,避免混凝土凝结硬化产生裂缝问题。此外,技术人员要提升蒸汽养护技术的运用能力,一旦温度大幅度提升,则会加速混凝土结构硬化,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以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这便需要技术人员清晰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从根本上避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同时强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细节工作,为保证建筑工程高标准完成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周期,促使建筑行业发展不断达到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侯宪龙.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51-52.
        [2]张洪达.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09):26.
        [3]李汝星.简议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18(17):66-67.
        [4]徐琦.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48-49.
        [5]陈金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1):119-120.
        [6]何志辉.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75+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