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安全防御 胡宁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胡宁
[导读]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同时依靠计算机多样的功能以及强大的性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身份证号码:13098219820317XXXX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同时依靠计算机多样的功能以及强大的性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但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深入研究,也使得现在人们的生活没有了隐私空间。信息开放已经达到了最大化的程度,所以在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网络安全隐患问题会逐步扩大,最终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我们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计算机使用安全问题防范体系,通过加强网络管理和提高计算机安全技术保障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网络安全防御;控制途径
        1导言
        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社会各行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方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提高。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安全漏洞问题的暴露,出现了负面的相关案例,包括为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找出其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2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实况
        2.1黑客攻击
        计算机体现出鲜明的国际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人们能通过计算机的运用和世界人们进行交流。通常在默认情况下,每一台计算机都能受到任何一位网民的技术攻击,所以攻击源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黑客更是网络使用人员的尖端技术人员,他们具备更加丰富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和技术操作能力,黑客攻击会对网民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威胁。黑客可以对存储或者是传输中的信息进行拦截,也会对计算机内部的文件造成直接性的破坏,严重的话也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2.2计算机病毒入侵网络系统造成安全漏洞
        相对于跟人体有关的“病毒”,计算机行业的病毒更加恐怖,计算机病毒带来的破坏效果极大,对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干扰,破坏计算机设备网络系统固有的防火墙,使得安全防护系数大大降低,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系统代码,能够盗取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使网络设备瘫痪,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计算机病毒对系统安全能够造成直接破坏的同时,还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同时它自身具有的隐蔽性使得安全防护人员在系统维修的过程中很难将病毒从网络系统中剔除,在某些细微操作上还会容易扩大病毒的范围,促进病毒扩散,给计算机网络造成严重安全事故,是需要相关人员务必要重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问题
        2.3业务系统安全维护力度不足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行业运营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业务系统,像财务系统、人事系统、项目系统等,各系统之间还存在数据信息共享关系,这样虽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却也存在不容小觑的风险。这是因为各业务系统安全维护力度不足,网络边界安全保护能力偏低,一旦某个系统感染病毒,就会传染给其他系统,所以做好各项业务系统安全维护工作,增强网络边界安全保护能力至关重要。
        3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安全防御措施分析
        3.1加密技术
        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过程中,应该借助加密技术进行技术维护,给网络安全防范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通过加密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信息密钥转为具体的密文进行信息传递,对方在接收信息之后借助密钥等方式还原信息,从而形成可读的信息内容。通过加密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对网络实施加密处理,避免非授权用户对本机信息进行窃听或者是入侵,同时也可以防范恶意软件的攻击。以公司网络为例,技术人员应该将外部网络和局域网络实施分开处理,机密的内部文件应该在局域网之内进行传递与传播,也应该对部分软件进行加密处理,通过设施软件密钥的方式对信息内容进行安全保护。
        3.2入侵监测和网络监控技术
        针对网络病毒入侵和其他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监测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解决措施。目前签名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网络监控技术,这两种方法分别是通过对计算机系统已知弱点进行监测,和核对计算机执行动作模式与正常轨道的偏离程度来实现对安全入侵行为及网络病毒破坏的检测和控制。


        3.3借助防火墙技术应用提高安全系数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措施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借助高等级的防火墙技术,阻止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程序入侵计算机网络系统,阻碍病毒和木马程序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破坏。防火墙技术主要是对于病毒入侵问题,建立网络屏障将内部网络和互联网络之间的联系隔离,计算机用户开启防火墙来切断病毒源的扩散。在应用防火墙技术的过程中,网络用户要有选择地的使用,根据用户自身系统的特点和安全性特征,使防火墙和自身系统之间的适应性更强,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漏洞的防护效果。
        3.4毒软件与漏洞扫描
        在维护网络安全的过程中杀毒软件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及时发现网络中隐藏的木马病毒等安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处理和技术预防。例如360软件管家、鲁大师以及腾讯等杀毒软件,这样可以给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使用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大部分杀毒软件都能完成漏洞扫描的技术操作,可以给系统安装最新的漏洞补丁,这样能保障网络使用的安全性。对于那些由于木马病毒所造成的安全漏洞问题,大部分杀毒软件都能进行技术修复,满足用户所提出的安全使用需求。
        3.5定期进行漏洞扫描
        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过程中,面对可能存在的诸多网络漏洞,都是病毒入侵和网络黑客进行进攻的可乘之机,因此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彻底全面查杀计算机病毒,借助漏洞扫描技术,包括Ping扫描技术、弱点探测技术、端口扫描技术等,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漏洞进行及时修复,这是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最直接的措施,扫描和分析计算机的运行空间,在恶意入侵和攻击行为的早期及时发现和修复,避免出现更严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3.6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模型
        全面优化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和关键技术,首先要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模型,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防预系统,正确运用建构思想方法是网络拓扑信息能达到和关键规则相整合的效果。其次,应注意促进计算机网络各节点的服务资源共享,各服务资源能够从高层策略抽象信息自动转化和映射为低层与操作层的策略信息。再次,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模型的过程中,应注意确保三个前提基础:第一,对于高层策略,不仅要确保语法语义准确无误,而且要保证逻辑的正确性;第二,在所选定的高层策略中,应避免出现任何冲突与不兼容问题;第三,在所有策略中,应确保网络设备功能和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掌控区域网之间的数据传输状况。另外,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模型的过程中,应注意节约人力成本与物力成本,努力促进网络防御系统升级。
        3.7IDS技术
        研究指出IDS技术主要是对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恶意使用行为进行检测并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处理,包含内部人员出现非法使用网络信息和外部侵入这种行为。通过IDS技术的应用能保障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时拦截系统问题或者是异象,给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在使用过程中能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技术检测,一是对和用户相关的操作活动与系统进行监测,对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跟踪评估。二是对已经发生威胁安全操作的行为实施严密监测,通过及时汇报的方式给专业人员的技术补救提供支持。三是对网络异常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行为。
        4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家有关部门在开展防范工作室一方面要研究和普及网络管理安全技术,通过科技手段降低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全民安全意识的提升,从根本上优化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伟明.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防御策略研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08):1-2.
        [2]葛立欣.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防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7):212-213.
        [3]张伟杰.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防御分析[J].硅谷,2014,7(16):197+199.
        [4]孙玉杰.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及防御技术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2):217-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