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530031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各种电气设备也大量展现在建筑电气安装领域中。基于此本文以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提升电气安装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方法,并对安装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前言
建筑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创造、维持与改善建筑环境和实现某些功能的一门学科,并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开始向综合方向发展,目前已成为建筑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安装工作应该以最少的消耗、最短的施工周期、最简便的技术手段和施工方法,创造出最佳产品。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电气工程范围的不断扩展,电气设备的更新,对安装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电气安装质量,就需要对安装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1.智能建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具有信息处理功能,而且信息通信的范围不只局限于建筑物内部,可在城市、地区或国家间进行。同时智能建筑能对照明、电力、暖通、给排水等进行综合自动控制,还能实现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和统计记录的设备管理自动化。
目前智能建筑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如智能办公建筑,智能医疗建筑,智能学校建筑,智能型住宅等,并且随着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逐步向系统集成化、管理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2.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阶段性施工准备。这是指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它带有全局性,如进行项目性质、规模和建设要求,工程特点等经济技术调查。另一个是作业条件的准备。它是为某一个施工阶段,某个分部、分项工程或者某个施工环节做准备,是局部性的,也是经常性的,如冬季和雨季施工准备工作都属于这类准备。
为了做好准备阶段的工作,首先应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列出施工准备的工作内容、要求完成的时间、负责人等。作业条件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安排,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内容之一,同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短时安排[1]。
其次是建立严格的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由于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多、范围广,有时施工准备工作的期限比正式施工期还要长,所以必须有严格的责任制。要按计划将责任明确到有关部门,以保证计划要求的内容能按时完成。
最后是建立施工准备工作检查制度。施工准备工作不但要有计划、有分工,而且要有布置、有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作。
2.2插座和开关
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线或接零线都应接在上孔,插座的接线端子不应与零线端子直接连接。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区别使用。
暗装的插座应采用专用盒,专用盒的四周不应有空隙,而盖板应端正,并紧贴墙面。此外在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良好的防水、防溅插座,安装高度不应低于1.5m;对携带式或移动式电器,单相应采用三孔插座,三相应采用四孔插座,其接地孔应与接地线或零线接牢[2]。
开关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的距离宜为0.15~0.2 m,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1.3m,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2~3m,而拉线出口应垂直向下。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开关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室内安装的开关高度差不应大于5mm,并列安装的拉线开关的相邻问距不宜小于20 mm。
2.3配电箱的安装
配电箱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安装时底口距地面一般为1.5 m,明装电能表板底口距地面不得小于1.8 m。在同一建筑物内,同类箱的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为10mm。
安装配电箱所需的木砖及铁件等均应预埋。
铁制配电箱都需先刷一遍防锈漆,再刷灰油漆两遍。预埋的各种铁件都应刷防锈漆。并且配电箱上配线应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要用长钉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余量以便于检修。
导线剥削时不应损伤线芯或使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当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蘸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2.4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CNS)是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设施。主要设备有:数字和程控交换机,数字数据接点机(DDN),宽带接入设备(DSLAM,LAN,Switch等)、数字传输设备、电源设备等,为了保障安装质量,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阅审施工图:检查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合同要求,同时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工程设计文件规定,以及制图的规范化等质量标准。对设计意图不明或不合理的地方应交由设计单位或业主处理,有关技术文件及必要的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应齐全。
(2)配线施工过程中,确保电缆布放的路由、位置和截面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捆绑电缆要牢固,松紧适度,槽道内电缆要求顺直,转弯要均匀、圆滑、曲率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0倍,同一类型的电缆弯曲度要一致。并且电源电缆和通信电缆宜分开走道敷设,软光纤应采用独用塑料线槽敷设,与其他缆线交叉时应采用塑料管保护[3]。
(3)总配线架的位置符合设计规定,位置误差小于10mm,垂直度应小于3mm,底座水平度误差不超过水平尺(用24in水平尺测量)准线。走道边铁、滑梯槽钢、直列面保安器和横面试验弹簧排等在安装完成后应成一条直线。加固吊架和滑梯牢固可靠,滑梯滑行自如,制动装置可靠。
2.5消防系统的安装施工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是保障智能建筑安全的重要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对建筑的不利影响。
对于火灾报警系统来说,要合理安装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当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
警铃是火灾报警的一种音响设备,一般安装在门口、走廊和楼梯等人员众多的场所,每个火灾监测区应至少安装一个,应安装在明显的位置,使防火分区任何一处都能听到响声。
门灯安装仍需选用配套的灯头盒或相应的接线盒,预埋在门上方墙内,不应凸出墙体装饰面。配电箱内配线整齐,无铰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钉两侧的导线截面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两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此外火灾自动报警中系统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地板,当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当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3.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及智能建筑在国内的日渐普及,合理应用和安装电气系统能有效的保障建筑功能的安全稳定运行。由此为了保障电气安装质量,施工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严格控制,并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智能建筑的使用性能和实用性,通过对安装质量的控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电气工程的整体建筑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11)
[2]杜凤英.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的质量控制管理[J].科技风.2018(17)
[3]刘彦霞.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数字通信世界.2019(12)
个人简介:潘照波(1972.10—),男(壮族),广西南宁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