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供电局 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通信技术也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在电网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电网的安全性问题是作为电网能够运行的首要判定指标。而当前电力调度还存在系统利用率低下、信令统一困难以及联网投资大等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就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可供参考。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电力;通信
1软交换技术的概述
1.1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软交换技术主要是在分组交换网络基础上,利用可编程软件,提供媒体处理和呼叫功能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当呼叫控制能力从传输层中分离后,由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并分离呼叫控制和传输,为控制、交换、软件可编程功能构建分离面。其主要实现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协议处理、认证等功能。此外,软交换技术封装网络资源与网络能力,为了能在网络上方便快速地提供新业务,保证通信网运行的可靠性,采用连接标准开放业务接口层和业务应用层实现。因此,软交换技术又被称为呼叫A-CENT、呼叫服务器等。软交换技术与传统的封闭交换模式不同,软交换技术主要采用不同横向组合模式和开放接口,以及通用协议组成一个灵活性、开放性、多用户、多业务,可满足新业务的系统结构。因此成为了软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1.2软交换的优势
1.2.1可靠性高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应用阵地是计算机,依靠系统的编程处理,实现网络的重组,因此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软交换技术将功能软件进行分类,依托计算机网络使软交换技术的可靠性更高。
1.2.2成本低
软交换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成本低廉,主要体现在软交换技术使用的机器是开放平台与普通计算机,设备成本低且使用效果好,便于接收信息,在成本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使软交换的应用非常普遍。
1.2.3设备种类多,选择性多
在使用电力通讯设备时,企业只能选择一个厂家生产的产品,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之间无法兼容,企业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而有了软交换技术后,相关人员可以建立统一标准的范围,在范围内,企业可自由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不必局限于某一个厂家,企业的选择空间变大了,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2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2.1媒体接入层
利用不同的接入设备,完成相应的用户接入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应的用户接入工作做好,并将其转变为不同的信息格式,且由于接入层并没有相应的接入设备,也就不存在呼叫控制功能,因此它必须要与相应的控制层相结合才能完成。
2.2核心传输层
软交换网络的物理承载部分就是核心传输层,核心传输层能够将各种软交换网元设备连接在一起,如业务层中的各种服务器、控制层中的交换机及边缘接入层中的各种网关等。
2.3系统控制层
控制层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将整个呼叫控制从媒体网关中进行分离,并利用相应的软件,完成系统中需要的基本的呼叫控制功能,将API接口进行开放,这样第三方就能快速、高效地为其提供相应的业务。
2.4业务应用层
软交换技术将PSTN的业务控制模块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物理实体,也就是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的功能主要是生成新业务和实现客户业务等。应用服务器借助AAA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对客户认证信息的存储;完成PSTN中的基本电话业务、有关智能网业务和补充业务;利用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完成多媒体、数据及语音业务,并按照要求将相应的增值业务提供给客户。
3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1实现电力通讯网络中的信令互通
软交换技术中的接口以及满足信令协议的需求,从而实现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通,前者一般是允许多种介质传输的网络;而后者是一种在IP协议基础上的分组网络。前者是后者的延伸;而后者对前者是支持与管理的关系,从而确保了两者的高度配合,提高了服务质量。
3.2实现不同介质网络的统一
电力通信系统中有多个单独的网络,每个网络有着独自的交换设备和复接设备,传输着不同的介质。而加大软件换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介质之间信息的传递不需要过度复杂的转换,只要维护一个设备就可完成全网络的信息处理,网络趋于统一。这样做的优势是,不仅有效防止资源的浪费,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网路可靠性,更便于通信系统的管理。
3.3实现电力管理信息及调度通信网络的整合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通信系统中不仅要传输传统的数据信息和语音信息,而且要传输用户所需求的多媒体业务以及视频业务。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加大软交换技术不但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各项补充业务以及增值业务,而且还通过提供开放式程序接口,以此扩宽了服务范围。
3.4实现网络智能化的管理
在电力通讯网中加大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告警以及业务统计等操作维护性能。因此,该项技术能够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对不同的业务进行智能管理,例如多媒体业务、视频业务等,其能同时统计与分析这些业务,而且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它还能立即发出警示,避免信息的流失。
4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前景
目前,电力通信网络中还存在多个问题。首先,行政交换网中依然在采用CAS,该系统的应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如今电力通信各项业务的开展,存在一定滞后性。另外,电网中通信业务的建立大部分是利用IP技术,但是常规的交换设备未配置IP宽带标准接口,导致IP电话无法利用,电网在建立调度通信网络时,未完全应用业务信息传输平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基于我国电力通信的种种现状,电力通信企业应加强对软交换技术的重视程度,将其应用到电力通信系统运行当中,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在电力通信传输中,语音作为主要传输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音传输不能完全社会需求,人们对电力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人们希望通过电力通信能实现可视化聊天,基于这种发展趋势下,可视化业务、多媒体业务得到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性。值得注意的是,电力通信的传输介质可谓是多种多样,而且介质与介质之间不相兼容,各自独立,据此基于软交换技术运用下,电力企业应利用多介质信息方案来改善不同介质引发的问题,通过上述手段能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大力提升网络可靠性,通过不同介质来实现互通效果。基于软交换技术下,不同介质能在同一网络载体被传输利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便捷性,呈现出高效的发展趋势。
5结语
总之,软交换技术帮助种类繁多的通讯业务进行有效管理,满足了电力通信系统的通信需要;使工作人员对电力通讯网络的运营维护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电话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交流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电力通讯网络的工作效率,促进电力通信业务的综合化、传输能力的宽带化和网络管理的智能化,并实现了与远程网的无缝连接,推动了我国电力通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华,朱二锋,朱哲然,齐蒙.电力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5.
[2]莫华龙.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7.
[3]胡军,章威,黄良初,等.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
[4]骈义.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通讯世界,2017.
[5]马彦国.探析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作者简介:潘红(1990.5-),女,内蒙古包头人,东北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方向:电力通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