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概述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情况,重点描述了体系的建立、运行、绩效评价与改进,为企业建立完善而适宜的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绩效评价;改进
一、体系的建立
1.体系建立的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使产品和服务向着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通过对体系的有效应用,促进企业提升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策略
2.1体系建立
前期准备工作,如制订ISO贯标认证计划、进行体系审核相关培训、对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作出评价、制订工作计划等。体系主要架构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规范性应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适用范围、管理体系和范围、风险识别评估;生产与服务的管理控制;外部提供产品及服务要求的确定与控制;体系的绩效评价;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对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评价是体系建设和落实的基础。因此,对初始状态进行评审能够掌握企业当前这方面的工作情况,为体系构建提供依据。有针对性地制订工作目标和管理方案,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职责和体系职能分配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帮助。
2.2编制、完善体系文件
体系文件是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础,是相关方审核的重要依据。企业在建立体系时,一般先制订体系文件,过程中不断完善,并且坚持进行优化。在编制的过程中,须严格依据审核规范条款要求进行,对于审核规范要求的内容都需要在文件中展现。同时,需要依据企业生产和服务特点在文件中全面体现出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对企业已有的管理程度以及制度进行有效的协调、完善。
体系文件结构包含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其中管理手册属于纲领性文件,是对程序文件的概要及总括,包括描述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程序文件是为管理手册提供支持、对管理手册提供具体阐述。依据审核规范要求,要有相应数量的要素建立和保持程序;作业文件是对程序中的--些条款进行的补充或者是具体化,让各项活动可以正常开展。在编写文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三方面协调匹配,使其整体运行良好。
2.3体系试运行
体系试运行可检验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适用性。通过试运行作业文件、程序文件以及管理手册,尽可能地找出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及预防,进而让体系能够正常的运行。企业应开展体系文件培训工作,按照培训程序要求培训企业中的所有人员。
二、运行
1.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1.1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运行的策划与控制。
为保证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应事先对顾客的规定、合同或订单要求、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等予以评审。同时应通过以下措施对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处理问询、合同或订单、更改;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关系重大时,制定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1.2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企业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过程,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有效实施。具体实施时,应特别关注该过程是否适当,即与所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匹配,要求或理念是否得到详细的转换;该过程运行是否能够确保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规定的需求。
1.3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企业应在“人、料、机、法、环”等资源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并应确保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在确定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交付后的覆盖范围及程度时,企业应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良后果、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及使用寿命、顾客要求与反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符合要求。
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出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在产品交付之后,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不合格产品和服务时,应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如纠正、隔离、限制、暂停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
三、绩效评价
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绩效
企业应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具体内容;须确定监视、测量、分析评价的方法和时间安排,以确保结果有效;以及何时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企业应监视顾客对其需求和期望已得到满足的程度的感受。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座谈、市场占有率分析、顾客赞扬、担保索赔等。
企业应对获取的顾客满意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顾客满意度,企业应根据这些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
企业应基于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和有效性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如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不合格及纠正措施、监视和测量结果、审核结果、外部供方的绩效等信息都能反映企业在绩效和有效性方面的趋势。
2.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体系是企业构建的体系,能够对相关内容是否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标准要求实施检查以及验证。基于内部审核能够公正评价建立的体系,企业应对于体系中不符合的地方及时做出相应的纠正,让体系更加完善。
四、改进
企业应确定和选择改进时机,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度。包括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应对未来的需求和期望,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能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通过全员参与管理,达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持续改进。
五、结束语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建立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识到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依据规范做好体系建立各环节工作,提升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企业除了要提升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经济实力外,还需要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力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利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GB/T 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S]
[2]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S]
[3]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S]
[4]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S]
[5]邸元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质量与认证.2018.09:72-74.
[6]石正萍.浅析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整合应用[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4(3):45-46.
[7]陈雨.分析企业如何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J].科技与创新.2020(4):110-111.
[8]陆爱萍.“QEO一体化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对接—浅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如何有效运行于企业的目标与绩效管理中[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2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