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2119820707XXXX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的使用保证了房屋功能的完整性。其中房屋的防渗透功能对其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舒适程度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型材料以及技术手段不断被应用到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环节中,有效的改善了房屋的防渗状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做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为确保人们的日常生活、房屋建筑安全,需要加大对防渗漏施工力度,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渗漏施工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规范性施工,不断意识防渗漏施工技术水平。同时,选择优质防水材料,有效避免房屋建筑工程出现渗漏情况,为人们营造良好居住环境。
1房建工程防水混凝土发生渗漏的重要因素
房建工程防水混凝土发生渗漏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未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规范进行作业。房建工程是一项多工种作业、操作规程较为繁琐的工程项目。在工程建设期间,要严格地按照工艺流程进行作业。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如果施工未能按照工程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势必会使工程的建设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防水混凝土是房建工程作业过程中的重点,有些房建工程的建设单位盲目加快作业进度,对作业规范视而不见,给防水混凝土施工埋下严重隐患。另外,在工程作业的过程中,监理没有严格行使监督职能,也是导致防水混凝土作业品质控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工程组织设计方案不合理。房建工程在建设的前期,经常会出现工程组织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使防水混凝土作业遗留下渗漏隐患。这种现象方案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房建工程设计方案不合理。在房建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的结构合理性和防水措施从全局的角度仔细进行考虑,才能使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有更好的保障,也能够更好地避免渗漏现象的产生。排水性能也是房建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进行把控的要点之一,合理的坡度设计能够使屋面整体的排水性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如果坡度较小,则会使屋面的排水不通畅,如果顶角位置未做好防水工作,则会发生渗水现象,使整个房建工程的使用年限不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另外,如果设计人员未将设计的侧重点放到满足房建工程建设的实效性上,容易发生砌体工程的密实度不达标的情况,进入雨季就会发生大范围的渗漏现象,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房建工程的设计单位对于这类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更好地保证工程的安全系数与实用性。
2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2.1优选材料
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之一是优选材料。1)在屋面施工中,防水层并非越多越好,若柔性和刚性相结合,将会使屋面的防水效果大增。在综合考虑防水材料时,要求合理使用两种材料,如若两种材料的系数不同,将会在长期的风吹日晒中变形,并产生裂缝。可见,优选材料是屋面防渗漏施工的重要前提,并在两种材料的中间设置隔离层,以减少相互作用。
另外,防水材料的性质由其性能决定,建筑物的造型复杂,要求保证防水层的密封性、弹性和变形能力,并使用有机材料,减缓其在长期的风吹日晒中的老化速度,从而避免了因防水材料选择不当而引起屋面渗漏。2)结构自身防水是最好的一道防线,在屋面混凝土施工时,应选用有抗渗微膨胀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特别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坍落度。
2.2严控施工过程
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之二是严控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混凝土振捣。在振动棒振捣后,必须再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二次振实,确保混凝土结构密实。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初期养护尤为重要。基层处理是房建施工的重要环节,从工程的实际出发,应如下处理基层:基层牢固、无缝且不易起壳;基层表面光滑、整洁且无积水,以保证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效果,从而提高屋面基层的防水效果。在女儿墙封闭时,清理干净末端的灰尘,以提高防水收口的密封效果。在细部施工中,严格参考施工图纸,针对屋面结构的管道管口,两次浇筑保护套和刷涂防水涂料,以保证相互的紧密粘合以及防水层光滑且均匀。结构孔洞一般会严重影响到防水层的安全,使得屋面产生挤压裂缝,必须妥善处理。在防水施工之前,考虑先在结构面做闭水试验24h,如果发现有渗漏现象先处理渗漏点,然后再进行防水施工。防水施工还要考虑天气等多方面因素。
2.3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之三是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首先是屋面找平层的施工,将建筑找坡与结构找坡融入在一起进行施工,依照3%的比例数值进行结构找坡的施工,之后在以1:6的比例数值进行找坡,调整好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厚度。控制好泛水坡度以及实际的流水方向,使用鱼线去拉直最高点和泄水口的位置,并对其进行打点、打巴等的处理,控制好其厚度,让其厚度数值处于30mm内。其次是分隔缝的设置以及施工,需要把分隔缝设置到屋面板的支承端位置,让其和屋面板缝保持一种良好的对齐状态,避免其遭受到防水层温差等因素的影响。集中的进行分隔缝的设置,防止板面出现裂缝等的问题,分隔缝实际设置的距离不能过大,如果其厚度数值超过6m,那么就需要在中间的位置增设形状为“V”的分隔缝,其深度要贯穿到整体防水层的厚度内。如果分隔缝被用来当做排气管道,那么其就可以适当的扩大其宽度数值,增设排气口。最后是屋面隔离层的施工,在实际的施工时期,必须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基层的位置上涂抹上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实际涂抹必须要足够的均匀,待其干燥之后且不粘手之后,去铺贴卷材。卷材防水层的铺贴通常都是屋面最低标高位置处以上开展平行屋脊化的施工,以水流的方向为基准,完成卷材的搭接工作任务。如果屋面的坡度超过10%,那么就需要采取垂直的形式,让卷材和屋脊方向保持90°的夹角,进行铺贴施工。剥开卷材脊面的隔离纸,将卷材粘贴于基层表面,卷材长边搭接保持50mm,短边搭接保持70mm,卷材要求保持自然松弛状态,不要拉得过紧。
结语
总之,防水防渗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作为施工单位及工作人员,应充分的掌握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价值与意义,结合具体施工要求,选择适应的防水技术。此外,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岗位管理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提升防水防渗效果,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希胜.探析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268(12):177.
[2]关振明.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5):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