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设监理研究有限公司滨州分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钢筋混凝土作为以钢筋结构、混凝土浇筑为主的建筑技术,由于技术、经济方面的优势,是现阶段复杂建筑的主要技术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技术应用特点出发,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筑产业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几点参考。
关键词:模板搭设;钢筋捆扎;混凝土浇筑
引言
钢筋混凝土作为当前阶段建筑工程中的常见施工结构,不仅具有施工技术操作性强、承重性高、抗变形、抗腐蚀、结构稳定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由于施工材料易于获得、经济成本不高等特点,应用范围较广。与此相对应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容易受到材料特性的影响,发生收缩情况,对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工程队伍加强技术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质量问题。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1.1配比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要求和施工成本,确保施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确定性价比较高的配合比。施工现场混凝土集料含水量和理论值差距很大,在混凝土拌和作业之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将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集料用量误差一般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在±1%以内,水泥和外加剂用量误差在±1%以内。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根据选定配合比,合理调节水的掺入量,确保混凝土组成部分用量比例满足配合比要求,提高混凝土质量。
1.2拌和技术
通常情况下,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要进行混凝土拌和作业,技术人员要合理控制拌和时间,确保混凝土拌和的均匀性。一般情况下,冬季混凝土拌和作业需要控制在3min以内,其他季节混凝土拌和时间约2min。
1.3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普遍采用分层的施工方式对建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在第一层浇筑全部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第二层的浇筑,如此反复直至浇筑完成,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减少施工缝。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分层处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并且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尽量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逐步进行混凝土浇筑。
1.4振捣技术
技术人员要合理控制振捣技术,确保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及时排出混合料中的空气,确保其密实性,避免出现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适度振捣,不能出现过振、漏振问题,在振捣混凝土下沉变慢、无气泡问题时,说明振捣到位。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类型、施工实际情况,将振捣作业划分成机具操作和人工操作2种形式,均匀地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融合,减少分层裂缝问题,一般振捣作业持续时间是20s,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就位。
1.5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在12h以内进行养护,并定期做好表面洒水作业,针对塑性低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实行喷雾养护模式。一般情况下,养护作业持续时间在14d以上,养护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为了避免混凝土开裂问题,技术人员需要使用湿润的草帘和麻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
2.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技术控制要点
2.1后浇带防水工程’
防水工程是后浇带建设施工的基础内容,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建筑裂缝、沉降等问题进行的防护与修补措施。
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建设质量,避免出现返工、重建、补建及安全隐患问题,工程队伍不仅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水工作,在建筑后期的养护阶段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防水建设。具体来讲,防水工程可以分为底板防水与墙面防水两种。墙面防水是指在墙面涂刷防水材料来保证后浇带干燥,而底板防水主要以使用防水卷材为主,防水卷材的铺设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侵入建筑底板内,确保了底板的干燥。
2.2模板搭设与拆除
在模板设置与搭建的过程中,分为梁支持与板支撑,工程人员需要依照建筑使用标准、设计方案及施工环境等,选择具体的支撑模式。在准备阶段,应依照施工方案设计流程,准备好对应的模板、钢架,做好现场管理工作,按照先安装钢架后搭设模板的形式进行,确保模板搭设牢固。与此同时,在侧模搭建阶段,要保证模板不会发生跑模现象。在开始模板施工前,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建设模型,如果发现不合理之处也便于及时修改。除此之外,工程进行阶段,实际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确保设备调试状态正常,降低施工风险。在进行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对于高度超过5米的模板,应当搭建好脚手架并且设置好防护栏以后才能够进行拆除。
2.3钢筋绑扎的技术控制
钢筋捆扎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基础,影响了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与完整性。为此,技术人员在进行捆扎操作前,需要依照设计标准对钢筋材料的硬度、韧度抗变形等性能进行检测,在质检合格后开展实践工程。在绑扎时根据施工图纸的内容来进行钢筋的检查,确保选用的钢筋型号以及尺寸都与设计的图纸内容一致以后才能够开始绑扎。在开展钢筋捆扎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注意:首先,需要搭接的钢筋末端与捆扎弯折部分的间隔应该超出钢筋直径十倍距离以上,避免接头部分与最大弯矩处重叠;其次,在钢筋拉力较强的部分,可以将一级钢筋绑扎接头的尾部作为弯钩,而二级钢筋却不能这样做,在钢筋搭接位置,要用铁丝将其中间与两端扎牢。
2.5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
在完成钢筋捆扎工程后,需要对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首先,应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计量、检测,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的同时,规范原料的运输、存储管理;其次,确保混凝土配比、拌合流程符合技术要求,坚持边拌边用原则,并控制好搅拌时间,最好控制在2分钟左右,在搅拌完成以后,应让混凝土静置,时间控制在1.5小时左右,保证浇筑的整体质量符合使用建筑使用标准。
2.6工程养护
混凝土材料在进行水化的过程中,需要处在适宜的湿度、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材料的硬度、强度及密实度符合建筑要求。为避免混凝土结构建筑发生质量问题,应该做好工程的养护工作。当前阶段,养护工程的技术应用形式多样,包括定期洒水、覆盖遮挡物、使用防护剂等方法,实现保温、保湿的目的。在具体的工程建设阶段,应依照工程方案、技术操作难度等进行具体的选择。科学、高效的防护工程可以缩短混凝土硬化周期,提升材料硬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路桥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路桥工程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工期要求越来越高的行业竞争中,工程方必须深刻认识到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继续总结与完善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混凝土浇筑与防护技术控制、回填施工技术控制等技术控制经验,加强路桥施工的施工材料质量控制、设备控制、技术控制、安全控制,加快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同时加强中外路桥施工在技术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合作,从而实现我国路桥施工水平更加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肖晓斌.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1).
[2]林鸿达.预置振捣棒导向孔道的密集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7)
[3]余地华,周洋,王伟,等.高层住宅现浇空心钢筋混凝土构造墙的优化设计及施工[J].建筑施工,2018(5):713-714.9(7):216.
[4]王秀庆.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1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