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筑施工行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社会负面影响严重,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人民政府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为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安全应急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本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应急管理;薄弱环节;改进措施
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安全依然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我国建筑施工领域近些年有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推动这全世界建筑行业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给生产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仅2019年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导致29519人死亡。大背景下,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环境的分析,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措施,旨在为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质量逐步提高,在应急准备、事故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建筑施工领域仍然存在应急能力评价不到位,应急培训不到位,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和操作性差等诸多问题。根据国家安全应急管理相关指导意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忽视应急能力评价、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走过场、应急教育培训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水平不高,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薄弱环节:
2.1应急能力评价不到位
目前,我们建筑业应急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忽视安全应急能力评价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造成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预案与实际脱节、响应困难、执行力差、应急修复效果差等现象,从而也给企业形成了潜在隐患,威胁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安全。通过对应急能力系统的科学评价,才能反应企业及项目的应急能力真实水平,找出差距,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能力。
2.2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预案管理不到位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有效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预防和及时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和财产安全。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项目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都有明显不足,预案编制繁琐复杂、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应急预案后期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缺失,导致应急机构职责不明、物资储备标准不清、应急预案修改不及时、应急响应执行困难等后果。
2.3应急演练开展不到位
应急演练是安全生产事故应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急救援组织的常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急演练的总体水平仍不够理想,具体体现为演练模式上注重展示而忽略训练提高;演练规范性程度低,演练模式随意;演练走过场,演练质量粗糙;演练后缺乏认真总结能力等方面。使应急演练难以发挥训练应急组织,增强应急组织协调、指导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提高应急能力等重要作用。
2.4应急教育培训不到位
应急教育培训是员工树立应急意识、增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重视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却忽视了应急培训工作,导致应急工作停留在管理层,没有达到提高全员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的目的。
3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薄弱环节的改进措施:
3.1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时应加强应急能力评估工作
建筑工程应急管理涉及因素多且相互干扰,应急能力评估难度大,须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企业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进而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应急能力评估不仅能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发现应急资源缺口、还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建筑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应从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过程逐步展开。在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阶段主要评价内容包括规章制度的完善、各部门职能分配、企业监控设备、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培训、应急通讯能力、应急物资、应急设备、应急队伍建设、危险源辨识能力等方面;在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阶段主要评价内容包括预警能力、通讯能力、事故现场指挥协调能力、抢救人员和物资的能力、疏散避险能力、规划修复内容、修复资金投入、修复技术人员配备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以上各方面内容具体而综合的评价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找出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评价得出的问题或调整应急预案,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应急能力建设,提高企业以及项目应急管理水平,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目的。
3.2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和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规范应急程序、明确应急职责、细化保障措施,结合企业及现场实际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监督检查、教育培训等工作制度;严格应急预案备案时的审查工作,避免生搬硬套,禁止建筑施工企业全权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编制应急预案。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分别为成立工作组、收集资料、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评审、签发级备案,以上程序缺一不可,严禁省略之前步骤直接凭经验编制应急预案。另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当采用相似的、简明的结构,使使用者能够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里面的应急措施应当合理、便于操作。在编制好预案后,应组织该领域专家和工程项目部人员对预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做出评价。评价为可行后上报企业内部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为了有效避免应急预案束之高阁,后期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也尤为重要,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包括:要保证应急机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预案按规定应当修改时立即修改;应急物资装配充足并定期维护检查;按要求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应急演练。
3.3规范应急演练制度,有效开展应急演练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结合企业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建设工程项目应急演练应当经常化。建筑施工企业以及项目应急演练形式和内容力求多样化,以满足检验预案、熟悉程序、教育员工的目的。应急演练要密切结合施工生产特点与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危险源辨识结果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指导和规范企业以及施工项目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运用规范的演练方法,从可信的演练案例下手,开展应急演练,并进行总结评估,查漏补缺,达到应急培训和检验应急预案的目的。
建筑施工企业以及项目开展应急演练的步骤分别为成立演练领导小组、应急演练总体策划,确定演练模式、演练目标和演练范围,制定演练方案及应急准备,对演练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演练。值得指出的是,在对演练人员进行培训这一步骤,要明晰演练过程中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做到什么程度;在开展演练这一步骤,要注重在演练内容、方法、规模以及效果上下功夫、不做表演形演练、不走过场,真正把演练过程当生产安全事故对待,通过演练使职责更加清晰、机制更加完善,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安全事故应对能力。演练结束后要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应急预案。
3.4增强应急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应急培训是人员增加应急知识、树立应急意识、提高应急能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这充分的体现了应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常用的应急培训方法有课堂培训、现场培训、影像教学、应急演练等,随着现代社会网络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现代化培训方式也被广泛应用,如利用微课堂、安全教育培训工具箱、应急教育培训实体体验馆等完成日常或比较系统的应急教育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叫暂行规定》对安全教育培训规定了培训对象、时间、内容和实施管理。应急教育培训是安全教育的拓展,建筑施工企业应急培训应坚持全员性,除了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各部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基层管理人员和现场的操作工人外,还应当对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和各工作组成员进行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培训。
针对不同的对象,应急教育组织实施和培训内容也有所不同。施工企业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下设各部门负责人应由企业组织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应包括学习国家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掌握应急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学习应急管理制度的编制,和如何开展各项工作;各部门人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单独组织培训;施工项目人员由项目经理组织培训;新入厂员工要将应急培训融入到“三级安全教育”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施工现场的环境、工程特点、重大危险源、劳动纪律和事故案例分析等;班组长应急教育由项目相关部门组织,主要内容是本工种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往的事故案例分析和劳动纪律等方面。除此之外,应急预案培训和应急演练也是非常有效的应急培训方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通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消除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减少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现状,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提升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筑施工企业要从落实应急能力评价、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广泛开展有效的应急演练、大力开展企业全员应急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李雪峰.应急演练规划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1日出版
董泽宇.伦突发事件应急教育的作用、内容与形式,2014年3月
李乐.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研究,2010年3月
王国贤.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研究,2012年4月
赵飞.专家可信度检验的建筑工资应急救援能力评价.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