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管理施工管理及其优化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朱晓娜
[导读] 摘要:对现代住宅或者其他建筑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随之迅猛,发展的速度加快。
        昌邑市恒辉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昌邑市  261300
        摘要:对现代住宅或者其他建筑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随之迅猛,发展的速度加快。但是为了保证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以及居住质量,建筑施工必须要注重工程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由很多因素共同影响,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房屋建筑质量如何也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要认真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认识到其问题存在的危害性,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房地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以提高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技术。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施工分析;优化管理
        1导言
        在建筑行业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当今市场保持发展的态势就应该紧抓管理,加强对乙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和质量控制。通过实施施工管理和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降低施工成本。并且,有效的施工管理所建筑的工程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对于促进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地位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要想真正的突破目前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首先对技术工作者以及企业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要以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宣传和加强材料源头控制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在现有的原材料管理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以及障碍,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施工原材料管理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在实践落实的过程中没有对原材料进行详细的检验以及调查,严重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以及水平,导致大部分的施工材料不符合实际的建筑标准以及行业内部的要求,建筑施工的质量持续下降。其次,技术工作者还没有积极的建立完善的监督以及管理机制,现有的工作机制就是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和價值,实际的施工质量不容乐观。最后,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大部分工作人员所采取的施工处理技术过于粗略粗糙,技术工作人员无法真正的掌握专业知识的精髓以及核心。因此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之中对各自所管理的领域不够了解,管理界限及主体不清晰,一旦出现各类责任就会相互推诿。即使有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难以界定责任人,最终导致整体的施工进度不断的延迟。如果站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对施工管理技术而言在质量上还需要进行持续的优化,积极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审核力度,建立责任追究体系,否则就会导致实际的建筑施工质量严重下降,难以真正的实现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3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如对安全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没能认真的执行,使得工程留下安全隐患或一些质量下降问题的出现;还有在进行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和记录搜集时,没有对建筑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健全落实相关技术管理的制度规范,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充分行使其权利。
        3.2施工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
        因为建筑企业之间的能力参差不齐,个别企业在面对地方施工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家颁布的标准文案时,无法做到全面性的贯彻和落实,而且无法有效建立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和相关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在人力分配上,无法有效地将岗位与人才对接,或者是企业没有根据岗位和责任来对技术人员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导致一些无人看守流程,或者是个别流程人员爆满的情况出现。有时,这些企业在自身制度的创建方面还有着严重的缺陷,从而使得外部管理制度无法剔除其内部的诟病,进而无法满足相关需求;个别单位不去依据管理要求来培训一线员工,缺乏安全教育,从而使得个别员工肆意操作,将安全置之度外,这便严重说明单位在安全技术交底方面落实得不到位。


        4建筑管理施工管理的优化途径
        我们在对施工过程优化的分析中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可以改善的问题,这能使施工方更加顺利的进行施工。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施工过程各方面管理内容进行再次管理。
        4.1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主要因素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对施工管理带来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管理、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施工设备的管理以及施工方案的管理。按照施工方的要求,制定出与之对应的管理优化计划,从而进行管理优化。在实际管理优化过程中,可按照这些因素建立起目标函数,然后整理出管理工作中影响因素以及约束条件,再通过各种先进优化算法,确定出最佳的管理计划。
        4.2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辅助管理因素
        我们在优化建筑工程辅助因素时,应按照待优化管理措施予以加权研究,其中加权因素可利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来确定。与此同时,在对施工造成影响的辅助因素中,应参照主要因素的优化分析结果,决不能毫无主次之分。
        4.3施工技术措施优化
        加强施工技术的革新,从技术改造和提升层面加强质量控制。本文此部分以装修电路改造的技术细节为例,从而阐述技术在质量中的作用。建筑装修工程中的电路改造过程中,首先应当优化设计布线方式,严格按照强电走上与弱电在下的基本原则进行改造施工作业,而且要横平竖直,不断出现交叉,且具有美观实用性。同时,开槽的深度应当保持一致,以大于PVC管径10mm为宜。在电源线配线过程中,导线截面积必须满足所有的用电设施同时开启时的输出功率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照明按照1.5平方计算,空调挂机按照2.5平方计算,而柜机以及进户线分别按照4.0平方和10.0平方进行计算。在暗线敷设过程中,应当配备阻燃管。如果管线大于15米,或者有两处直角弯,则应当布设拉线盒。对于PVC管而言,建议用管卡进行固定。其接头位置均利用配套的接头进行固定,而且要用PVC专用胶水进行粘固,弯头位置利用弹簧使其弯曲。安装好PVC管以后,电线应当统一传入,并且确保同回路电线在同一管中。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是,管中电线的总根数不能大于8根,而且电线总截面积(绝缘外皮也包括在内),不能超过截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值得一提的是,电源线不能与通讯线处于同一管内,而且电源线以及插座等与电视线及其插座之间的水平间距至少要500毫米;同时,电线与热水、暖气以及煤气管平行间距至少300毫米,而且交叉距离应当在100毫米以上。配管导线穿入接头,应当布设在接线盒中,而且线头应当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至少150毫米为宜。开关以及螺口灯具导线安装过程中,相线应当先接通开关,从开关上引出相线应当与灯中心位置的端子相连接,零线与螺纹端上相连接。开关安装之前,面板以及插座和灯具等应当先进行清洁,最后环节再涂乳胶漆。
        5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及优化是一项相对繁琐的工作,若想较好的完成此项工程,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仔细研究自身具有的特点,合理利用自己的长处,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其施工管理水平。笔者通过本文分析、研究了建筑管理施工管理及其优化,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朦.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居舍,2018(24):133.
        [2]魏俊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0):173-174.
        [3]罗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6(04):298+300.
        [4]刘卫庆,万默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8):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