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要提高房屋质量管理意识,确保人们最基本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在建筑过程中面对裂缝的问题,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治理的主要方法,从房屋建设根源抓起,严格杜绝质量隐患,为人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
1 引言
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施工过程混凝的质量,那么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良好的混凝土施工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还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美观性。但是混凝土的施工工序相对负责,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避免外界条件影响,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 施工场地大环境恶劣
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室外的温度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室外的温度与湿度是不稳定的,常常会因为自然环境和天气的因素所改变,是人工力量无法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的材料和施工的手段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恶劣的建筑施工环境,会为施工人员的工作增添一定的负担,增加施工使用成本,甚至还会延长施工的工期。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因素
在混凝土工程结构的裂缝控制过程中,配合比设计是其重要内容。混凝土水泥等级或品种的选择、用量不当以及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在极大程度上造成混凝土工程结构的后期质量问题,进而加大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出现的可能性。同时,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砂率、水灰比的选择不当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混凝土工程结构和异性的偏差,进而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等不良现象。
2.3 原材料选择问题
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核心因素,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和水共同组成,当前混凝土原料市场庞杂,大量不同规模的生产厂家林立,原料的品牌、型号、产地、质量、强度等存在较大差异,选择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导致混凝土无法保证自身质量,那么就会增加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严重的还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坍塌。
2.4 施工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造成钢筋混凝土开裂的情况有很多,以下几种情况尤为明显。首先是建筑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一些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选取建筑施工材料时,会贪图“小便宜”,选购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建筑材料,而这些材料被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建筑质量不合格,进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在选择建筑原材料时,要注意选择专业的建筑材料,不要因小失大。一些建筑工人在进行制作混凝土时,会在制作过程中偷工减料,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质量,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混凝土开裂。而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会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纹,而外界气候过于干燥,未能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就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的内外湿度不同,而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极易产生裂痕。
3 减少裂缝的控制措施
3.1 设计过程中的措施
首先要优化设计结构,设计结构对整个工程建筑过程起到了统筹作用,之后设计的科学可行,才能够避免施工的过程中的很多问题。
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建设,在设计的过程中避免发生设计失误的地方,这样才能够为施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3.2 科学配置材料比例
混凝土的材料比例情况将决定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情况,因而要增强混凝土的稳固性,则应当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选择一些水化热反应低、高强度的水泥作为基料,从而保证混凝土具备一定的舒张与收缩能力,此外,还需要挑选具备更强吸水能力的骨料进行科学配置,要降低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在施工流程中,施工企业需要针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督促,同时基于施工要求与科学配比方案进行配比,从而最大程度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整体质量效果。
3.3 加强对浇筑过程的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了可以降低发生裂缝问题的几率,应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好浇筑范围和浇筑时间,并预估好可能发生裂缝的位置,从而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值。第二,在完成浇筑作业之后,混凝土中的骨料会因重力作用而发生下沉的情况,致使少量的骨料存留在混凝土上部,由于混凝土表面比较容易发生浮水现象,进而因两者的混合而导致伸缩裂缝的发生。所以,施工人员应在混凝土凝固以前,应再次按压其表面,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发生裂缝现象。第三,当浇筑工程完成后的24h之内不能操作吊卸材料,由于在吊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因此,只有当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才能进行材料吊卸,而且在慢慢的提升吊卸重量同时还应该降低操作幅度,从而能够有效的减轻振动频率。第四,应该根据混凝土强度标准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检测,当混凝土达到标准之后才能进行不同部位的支模施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将模板和脚手架设置在楼板表面,不但可以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进行分散,而且还能让混凝土不受冲击,进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物发生楼板裂缝的情况。
3.4 混凝土养护
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是重中之重,合理的养护手段能够有效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降低外界环境对混凝土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开展养护工作时,为了增强养护效果,相关单位应将养护时间保持在14d以上。当把保温覆盖面拆掉之后,要做出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假如混凝土表面温度差<20℃,那么就可以立即开展此项工作,反之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直到各项条件均满足相关要求以后才可以将其拆掉。不仅如此,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涂抹适量的薄膜养生液,其目的是保持混凝土里面的水分,且可以进行养护工作。还可以把薄膜养生液涂抹在表层位置上,使得其形成相应的隔离层,显然这样做能够使混凝土内部留有充足的水分,同时还能促进其水化操作效能的全面提升。
3.5 加强施工人员专题培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需要结合施工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施工培训,帮助他们全面认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阵地这方面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同时,在关键环节、流程上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适时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便全面掌握他们的实际施工专业技术情况。
4 结语
在诸多建筑单位积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就会造成建筑工程整体工程施工结构的损害,从而会影响建筑工作的顺利进行,严重的话还会对整个工程建筑质量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因此,现在很多建筑单位都高度的重视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施工工作进行的时候,常常会深入了解施工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混凝土裂缝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胜.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7(16):109-110.
[2]李文杰,李俊伟.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7(13):263-264.
[3]金胜林.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