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1400 济南黄河河务局济阳黄河河务局 山东济南 251400 山东黄河顺城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第七工程处 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行业也在优胜劣汰中角逐,如何才能在建筑行业中长盛不衰,就需要我们注意到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这是现代化环境下没有停歇过的话题,正在接受现实的考验,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好的管理方式,在拥有雄厚资金和实力的情况下,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建筑企业长久的维持生命,而不重视管理的企业,必将从内部开始消亡腐败,不用很长时间就会消逝,由此,针对管理问题展开一系列探究与分析显得十分重要,需要我们针对企业管理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或可能产生危害的因素进行研究整合,寻找出适合企业参考改进的方法,促使建筑行业激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定义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指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通过相应管理不仅能够保证相关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和具体施工技术有所了解,并结合各项基础信息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及时改善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合理地方,避免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持续恶化。而且按照标准化程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展有效管理工作,还能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相关工程项目综合施工中参与力度,确保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相互合作条件下开展标准化施工管理工作,调整建筑工程施工缺陷,赋予建筑工程施工一定现代化内涵。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
1、施工材料因素。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优质的施工材料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奠基石,同时也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直接因素,因此,施工材料的质量必须引起施工企业的格外重视。如果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的话,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增大采购成本,同时也会降低工程建设的质量状况,进而增加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当然,施工材料缺少严格的质检和管理也会增大不合格材料趁虚而入的可能性,增加施工风险,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建筑工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也就表示对施工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的主要决策者是施工管理的管理者,想要做好管理工作,管理者熟悉掌握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是基本的要求,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会选取具备丰富技术经验的员工来担任施工管理者,但是这些人很可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缺乏,这种基本专业素养的缺乏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到施工质量,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就是部分建筑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招聘一些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担任这一工作,以至于失误频发,这些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下所造成的。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策略
1、提高安全施工意识。建筑企业要将安全施工作为工程施工开展的第一准则与要求,无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还是一线施工人员,都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做好事事交底,贯彻与落实个人责任制度,使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可以在监督管理下进行工作,杜绝各种违规操作与危险行为,从而为企业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出重要保障,预防安全施工的发生。为了提高人们的安全施工意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将其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同时,要做好相关安全培训工作,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做出保障,此外,应针对安全事故做好紧急应急预案,实现防患于未然。
2、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制度与体系。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相关政府部门应强化自身的监督与管理职能,通过政策的约束,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企业应对经济市场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再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合理调整与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同时,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按照现有的规范、标准,强化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3、创新信息管理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也在不断的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的难度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管理效率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引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技术是当前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形成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系统中体现了各种数据,数据根据标准进行系统的划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的体现来更加准确和更加高效的完成系统性的管理,以及形成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解放人们的双手,还可以进行人员的考核统计工作,考核的成绩被统计到信息化的系统中,可以根据系统中显示的数据,可以合理的制定人员的薪酬制度和奖惩制度,从而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及素质修养。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及素质修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安全完成。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还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良好的集体建设。②应加强技术交底管理。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制订不同的技术交底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具体的施工技术和工艺。③落实施工责任制,相关单位要明确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特别是加强对高风险指标、特殊工种、高质量要求的施工环节的管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5、设定考核机制和把控工程进度。设定考核机制,能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监管,有利于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进度进行严格控制,使工程效率得到较大提升,能够提高资源的循环使用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具体体现在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度进行检查,把握住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费用支出状况。为了保证管理人员工作有效开展,加强监管人员的职能,确保监管部门的责任落实到位,派遣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进行监察,推动工程的进展与计划相符合,完成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考核,依据企业制定的相关方案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关键在于对工程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确保能力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可行性考核措施。
结语
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时,必须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力度,及时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问题,继而推进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而且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这就应强化各项因素分析力度,以此规划合理改善措施。彰显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势,满足建筑行业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所提要求。此外上文还通过多个方面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解决对策,使得各项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产生的影响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黄健.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11-212.
[2]王秋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进度管理与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28,231.
[3]李勇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62-163.
[4] 宋先海.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