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房屋寒冷地区建筑工程在结构设计中为解决地基差异沉降问题,需在主楼与裙楼之间或主楼与主楼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在后浇带封闭施工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方面,如施工工艺、后浇带封闭的时间、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处理及界面剂的要求等规范不明确,传统做法都是按照施工队伍的施工经验,给后浇带留设及封闭施工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易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工艺标准不统一也给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结构后浇带;寒冷地区施工;应用措施
1寒冷地区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的概念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房建工程由于注重经济利益,在施工加固技术方面的原料存在掺加杂质的问题。混凝土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但是混凝土也有着质量的千差万别,按照密度与体积划分其等级,等级代表着其作用强度。一般来说,强度越大的混凝土浇筑在施工建筑更能加固平面。但是由于平面不仅需要保证稳定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感和实用性,因此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保证剪力墙均匀受力,减少荷载带来的施压。因此,大量的混凝土都会通过装配结构进行浇筑,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因为成型过程中,混凝土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还有保障措施,因平面内部结构并不会完全呈现在施工人员眼前,混凝土进入以后过分稀释,收缩情况与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极为严峻。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就会因为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导致房屋整体出现不均衡受力,原有的房屋混凝土装配结构的作用荡然无存。这种裂缝不仅会慢慢渗透,侵蚀房屋架构内部,还有可能因长时间的负荷,导致房屋下地基提前受到上部顶托荷载的传导,陷入地底,从而造成房梁塌陷,房屋使用寿命大幅减少。因此,必须使用一种高效措施防止混凝土在结构装配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情况,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2后浇带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功能
2.1解决房屋结构沉降差异
在房建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主楼和裙楼之间存在的沉降差异,并且可以规避因为地基自身的重力作用,所带来的沉降问题,以此有效保证房屋寒冷地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在房建施工的时候,主楼和裙楼结构属于一个整体,基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对沉降差问题进行明确,并且利用后浇带将两部分进行分开施工,等到两部分分别施工完成以后,再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沉降差异的产生,实现良好的施工质量。
2.2降低温度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在房建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温度变化,导致收缩温度的产生,然而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该项问题的产生。其实,在房建施工完成以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会发生混凝土硬化和收缩的现象,并且受到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应力。因此,为了避免该项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预留缝进行收缩处理,待处理完成以后展开后续施工环节,这样可以呈现自由收缩的现象,避免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
3结构后浇带在寒冷地区施工中的应用
3.1后浇带的设置问题
后浇带技术之所以能呈现优良的效果,不仅在于模板固定了混凝土的形状,延缓了热胀冷缩的速率。实际上,这只是后浇带施工的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规划设计的最优法则,需要对施工中混凝土反应的情况及时作出测量与处理,对于后浇带设置的位置需根据几何图形结构的作用点与裂缝形成的位置,综合考虑。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能释放约束混凝土的力量,从而使混凝土放松,然后集中进行填充,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中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计一份新的图纸,在后期根据混凝土裂缝的沉降情况做出结构变化的推算,从而为转换结构作出方案,结合房屋建筑的规范性要求,改变后浇带的位置。在对后浇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间距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其间距为30~40mm左右,而宽度则应在700~1000m为宜。而且除了设计方面的要求外,后浇带的钢筋接头处也要按照设计的相关规定保持断开的状态,同时后浇带在没有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前是不能拆除模板的,不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
3.2严格把控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质量
在后浇带施工作业中,其两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对于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此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控制,避免后浇带两端混凝土浇筑出现漏浆等问题,在进行施工作业过程中要通过钢筋支架钢丝网对后浇带的两端进行隔断处理,如果在地下室则必须要进行防水处理。在浇筑作业前,必须要保障后浇带表面的清洁,对两端混凝土进行处理保持湿润。在整个施工作业完成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维护,要通过专业的人员进行后浇带清理,加强维护以及保养,避免后浇带出现腐蚀等问题。
3.3接触面凿毛处理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初凝后应立即将钢丝网拆除干净,并用钢刷将接触面刷毛直到粗骨料形成“半露半掩”的状态以形成具有咬合力的齿状。最后用清水将浮渣冲洗干净,用与现场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没有粗骨料的水泥浆在沉降后浇带的外露钢筋与止水钢板上涂刷,形成防锈保护层保证在封闭后浇带之前钢筋不锈蚀,然后将后浇带用木板封闭防止水、灰尘等杂物进入其中。传统做法中凿毛是将所有旧混凝土表面全部剔除,混凝土没有松动的或没有严重污染的只需要凿毛即可满足受力要求,由于后浇带的封闭一般是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此时对于混凝土虽然已终凝如果不是松动或者污染不会影响接触面的受力。优化做法中不仅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省去了后期清理凿毛的施工,明显节约工期与成本。如工期要求更加严格,施工工作面明显不够时可将沉降后浇带用预制板预先封闭以不影响顶板防水、刚性层以及园林施工,从而达到节约工期增加工作面的目的。在沉降后浇带达到封闭条件后在预制板或者梁位置预埋的灌注孔里用预压自密实混凝土的方法施工以满足工期质量的要求。
3.4加强止水钢板设置优化
在底板钢筋安装工作为完毕后,需要展开相应止水钢板工作。在这一工作开展前,需要事先制定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支座要保证其高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下端主要是混凝土垫块,上端要进行短钢筋预埋,主要目的是将其作为止水钢板的固定焊接点。底部钢筋在扎绑完毕后,止水钢板支座混凝土端,要将其固定在底板钢筋上。在具体支座的安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保证支座能够对止水钢板进行固定即可。在将支座固定好以后,对于止水钢板下部混凝土要展开断开设置,可以通过沿止水钢板方向扎绑密目钢筋丝方式。在钢筋桩的焊接中,尽量保证位置选择的合理性,将其应用在扎绑密木钢筋丝中。在这一过程中,钢筋桩要与上部钢筋的高度相同。最后,对上部钢筋展开相应扎绑工作。通过加强对止水钢板的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充分发挥,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寒冷地区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其中。在实际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同时保证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势。同时,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要加强监督与管理。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以及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出有效解决措施。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也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为我国寒冷地区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小婷.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3):174-175.
[2]王松.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9(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