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大气检测中的布点方法与意义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蔡闪岗
[导读]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大气的污染,其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
        江苏蓝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4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大气的污染,其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监测及治理大气污染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大气检测时,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为环境监测提供真实可靠数据。
        关键词:环境大气检测;布点方法;意义
        引言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大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生活质量开始不断的收到影响,为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要做好大气污染改善的工作。而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是我们做好大气污染的关键工作之一,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能够给我们提供大气质量情况,有利于保障当前的环境质量。
        1环境大气检测中的布点方法意义
        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进行准确的监测,观察污染物的种类与浓度,根据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实时掌握污染物的变化及其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在监测时,主要监测对象是分子状的污染物。另外,还要观测飘尘、悬浮微粒等具有颗粒状态的污染物。监测工作呈现四个工序:布点、采样、观察、分析。而在大气环境监测的工作中,大气检测的布点是工作的起点,也是重点。合理的布点,可以很好的了解大气环境情况,为大气治理提供依据。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持续上升,现今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加快,这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大气污染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环境大气检测的重要性就不断突显出来,其主要是对大气环境进行日常的检测,从而保证人与动植物等生活在一个安全、清洁的环境中。与此同时,其还可以对不同种类、不同时空的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从而规避一系列的空气污染。
        环境大气检测中的布点检测可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得到大气环境的实时数据,能够准确真实的反应区域内的大气环境情况,对区域大气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完整的工作数据,为后期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关键数据依据,从而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大气检测中的布点方法
        2.1功能区布点法
        环境大气检测的布点方法可以确保整个检测工作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检测单位以及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确立合理的布点方法。在布点方法的选择过程中,首先可以考虑功能区布点法,其是在不同功能区域内进行先进行踩点,后续根据该区域的功能以及实际环境因素来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讨论,在综合考虑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因素后进行布点。
        功能区布点方法主要是在大气环境监检测初期所使用的布点方法,而功能区主要是指城市的教育区、工业区、商业区等区域。而在城市中,工业区对于大气污染最为严重,所以在进行功能区检测布点的时候,要增加工业区的监测点,确保工业区的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全面。此外在进行大气检测布点设置的过程中,要确保监测点的位置能够科学有效,同时还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相关的突发性状况。由于大气污染物在扩散系数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的时候,我们要做好相关的污染物扩散系数的检测与分析,确定污染物类别。功能区布点方法的优势主要是可以较低的成本来检测重度污染区的大气情况。但由于功能区只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区域,所以检测的数据不够全面,缺乏代表性。
        2.2网格布点法
        在布点方法的选择中,还涉及到的布点方法即网格布点法,其主要是将检测采样点以坐标的形式进行划分,在划分的过程中会采用网格化的方式,后续对采样点进行均匀布设,从而可以有规律的进行检测点的控制与管理。在实际的设置过程中,检测人员也需要对地区污染程度以及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社会因素等加以考虑,以一种直观的空间分布来进行设置,这可以减少很多约束条件的限制,从而降低整个检测工作的复杂性,提高整个工作的效率。


        2.3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主要应用在单一污染源的环境监测中,采样点主要设置在下风向,数量在3~5个。扇形布点法要对风向、季节和扩散系数进行综合考虑,可以监测单个污染源的污染情况。在使用扇形布点法时,轴线以主风向为依据,并依据实际情况布设点位和数量。同时,将监测点位设置于上风向,可以增强监测点数据的代表性。扇形布点法的成本投入较小,但数据精度较高,不适用于大范围的环境监测。
        2.4同心圆布点法
        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平原区域较多的污染源。在确定同心圆污染源时,对于圆的半径和轴线应合理设置。布设点位选择同心圆与轴线交点,可以提高点位布设的均匀性,在监测区域较大时效果较好。
        3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优化措施
        3.1避开污染源
        在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时,需要避开污染源,从而提升环境监测的效果。传统的布点方法由于不重视污染源,导致监测数据缺乏代表性,不利于数据的分析。同时,周围环境较为复杂时,污染源会随时间发生改变。因此,环境监测人员需具备专业的监测知识和经验,合理进行监测点布设,控制好监测距离,避免大气环境监测中出现误差。
        3.2合理控制监测点高度
        监测点的高度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优化布点的措施之一就是合理选择高度。为了使环境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和真实,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点的高度需要进行科学的计算确定。同时,在监测点高度确定时,还要考虑污染源的特点。为了使监测点布设更加科学,要遵守相关标准,将污染源与监测点高差控制在合理范围。此外,还需要对监测区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掌握气象变化的特征。例如:大风天气有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监测布点时需要考虑风速和风向等,保证监测点位的合理性。
        由于大气污染中存在着一些可悬浮颗粒,由于颗粒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就会导致这些颗粒在大气中的高度也有所不同,所以这就导致了,同一区域上的不同高度的位置的空气污染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我们进行检测布点的过程中,要做好不同高度监测区域的划分,如在一些人口稠密或是工业区域的地方,可以将检查布点设置高一些。而一些人口稀少或者比较偏远地区,可以将检测布点设置低一些,同时在进行监测点设置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充分考虑好相应区域的污染情况、污染源的分布状况等因素,同时还应该将检测数据结合相应的区域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3.3尽可能避开周围的障碍物
        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行的推进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也逐渐提高了起来,这就对环境监测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线设备以及光纤等通讯手段也会对大气监测的数据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空气是否有利于流通对于大气监测的结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检测布点设置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开一切能够避开的障碍物,选择在一些区域宽阔的地方进行监测点设置,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
        结语
        环境大气监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气环境检测应该落实到位,不应纸上谈兵。管理者和基层人员都应对环境大气检测给予足够重视,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韩鸿飞.大气污染检测点位布置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2):154+158.
        [2]魏芳,李佳.环境大气监测中的布点方法与意义[J].化工管理,2019(3):17-18.
        [3]王益珍.环境大气监测中的布点方法与意义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