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奚波杰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养护管理相关研究也随之大量涌现。
        上海东外滩园林市政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0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养护管理相关研究也随之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更好开展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相关建议,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预防性养护;“预养护”
        前言: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地,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未得到应有重视、未建立统一的养护管理模式、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养护管理机械水平低下。为尽可能解决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1.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未得到应有重视
        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的相关部门缺乏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重视,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无法及时完成的情况较为常见,很多部门存在未按照规定养护期限进行养护管理的问题,城市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受到了较为负面影响。为安全使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必须由专业机构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和要求负责,否则城市道路可靠性将无法得到保障[1]。
        1.2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很多城市存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问题,养护管理工作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制约。事业型的传统养护管理体制现阶段仍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地,受由上级向下级拨款的拨款方式影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社会性市场建设面临着多方面困难,社会融资的进入也因此受到阻碍,养护管理创新、养护管理质量、养护管理发展因此受到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
        1.3未建立统一的养护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主要存在两种模式,即“建、管、养”管理模式、“建、管、养一体化”管理模式。由于模式不统一,分散化的管理机构很容易引发人力、物力、资源浪费问题,养护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升也会受到一定制约[2]。
        1.4养护管理机械水平低下
        养护机械水平、养护技术水平、养护工艺水准均直接影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质量。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除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外,单纯采用传统城市道路养护工作方式的情况在我国各地区较为常见,落后的机械水平直接影响养护管理直接,落后的机械设备、养护机械类型匹配的不科学还可能催生相关问题,这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2.更好开展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相关建议
        2.1基本建议
        2.1.1加强重视
        为保证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重视,并重点关注养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保证道路突发事故抢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可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讲座,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优秀的社会人才吸纳、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道路养护年龄梯度的改善也需要得到重视。
        2.1.2建立健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水平,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极为关键,这一管理体制主要负责管理机构的明确划分、相关权限的合理分配、养护管理人员的有效配置。考虑到传统养护管理体制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针对性的体制创新存在较高必要性,具体创新应围绕主管单位的政企分离、养护管理权的充分下放、养护管理工作市场化、养护管理标准提升、养护管理力度加大展开,以此建立集中、分散、专业的多样化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方式,通过各种方式的相互结合,养护管理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即可得到有力保障[3]。
        2.1.3提升监管工作的权威性
        为解决上文提及的未建立统一的养护管理模式问题,必须加强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管,提升监管工作权威性,各类监督管理台账的完整性也需要得到保障。在具体实践中,需明确划分市、区的执法范围和执法责任,各部门交流的加强也不容忽视,以此针对性开展信息沟通平台建设,城市道路设施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互动、各类损坏城市道路行为的反馈和查处即可更好实现。此外,行业例会制度的建立健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典型案例的研究和讨论、以往工作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需要得到重视。
        2.1.4提高道路养护管理机械化水平
        为提高道路养护管理机械化水平,应关注专业化工作队伍建设、机械设备合理配备、非专用机械的有效利用,保证专业队伍具备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并掌握先机的养护技术,能够较好应对突发事件。此外,还需要逐步淘汰落后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基于台账实现动态化的设备维护和养护、养护机械设备的严格采购也不容忽视。
        2.2积极开展“预养护”探索
        2.2.1“预养护”解读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开展了城市道路“预养护”探索,这里的“预养护”可简单理解为:“在城市道路只有轻微病害与病害迹象或没有发生破损时,采取的基本不改变道路结构强度、不扰动路面结构的路面养护措施”,“预养护”可有效保持和改善城市道路的路面使用性能,轻微病害扩展、路面病害出现均可由此得到较好预防。
        2.2“预养护”常用技术
        在“预养护”探索中,各类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极为关键,微表处技术便属于其中代表,采用HPM高性能沥青混合料改性剂的易密实超薄磨耗层技术属于典型的微表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保证沥青混合料粘聚力大幅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性也能够由此优化,沥青混凝土的抗飞散能力、抗水损害能力自然可随之提高,配合高粘乳化沥青技术、沥青混凝土摊铺一体机技术,“预养护”概念即可更好落实。由于仅需要摊铺10-25mm厚的超薄磨耗层,且使用单台作业机械一晚可实现1.0-1.5万m2的摊铺,易密实超薄磨耗层技术在施工速度、施工成本、社会影响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预养护”目标也可更好实现,图1为易密实超薄磨耗层施工示意图。
 
        图 2 易密实超薄磨耗层施工示意图
        城市道路“预养护”的实现还需要得到数据处理技术的支持,如基于道路养护巡查信息系统提供相关数据。系统由内网、云平台、政务网组成,以此负责存储保密数据和备份、支持各APP系统运行,以及相关数据的调取、共享、灾备,互联网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数字测绘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属于系统的基础,通过针对性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预养护”的针对性、科学性即可大幅提升。
        2.3具体实践
        以某双向六车道的城市道路为例,受使用年限较长、交通量逐渐递增等因素影响,该道路出现了一定轻微病害,而由于道路正处于“预养护”的最佳阶段,因此当地相关部门开展了针对性的道路“预养护”,具体采用基于还原剂层微表处使老化沥青再生的“预养护”计划。在具体的养护施工中,需做好原路面的清理工作,并合理控制还原剂的配比,具体采用2加仑聚合物添加剂、300~500磅的石英砂、100加仑的沥青路面还原剂、20~25加仑的水,配合针对性的石英砂、沥青还原剂检测,即可更好保证“预养护”有效性。通过压力喷洒设备喷洒沥青道路还原剂、避免喷洒不均与骨料沉降等现象出现、严格控制施工温度、重新搅拌停放时间较长的混合料,“预养护”即可更好服务于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通过吹风机吹扫路面、针对性张贴路面标线保护膜、均匀喷洒沥青还原剂(0.75~0.85kg/m2),“预养护”后的城市道路摩擦系数、构造深度、渗水系数分别在45BPN以上、0.5mm以上、0,可见城市道路的路面抗滑性能大幅提升,“预养护”的实用性可由此得到证明。
        结论: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建立健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提高道路养护管理机械化水平、“预养护”常用技术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路径。为更好保证城市道路养护管理质量,“预养护”等新型模式的引入和应用、城市道路雨水花园等新型养护对象的养护管理、城市道路检查井区段催生的养护管理问题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王连君.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173+175.
        [2]李芳.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太原市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9,60(05):50-51.
        [3]裴桂君.城市道路绿化及其养护管理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2018(18):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