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 徐伟峰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徐伟峰
[导读] 摘要: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建筑安全管理。
        广东汇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8100
        摘要: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建筑安全管理。这需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预防工作,营造健康安全的施工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做好人员安全保卫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安全管理 ;预防策略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当中,安全管理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所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指的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与现场施工安全挂钩的施工管理与组织工作。换句话说,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对其中影响到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所有因素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有效地减少甚至是完全杜绝这些不安全因素对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并由此而实现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可能性的有效减少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完全避免等的现场施工安全目标,最终圆满完成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并对其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安全施工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取决于最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发展机遇和平台,正是由于我国经济起步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较晚一些,但是发展速度较快,这种形势就导致了一些行业发展不平衡,存在诸多的不和谐问题,特别是建筑行业。我国发展之初对建筑业的需求过大,对建筑技术的要求较低,但是现在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很多的建筑企业不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安全施工管理理念过于落后,无法满足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建筑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安全施工管理理念,对施工的安全管理无法发挥出效果,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和施工事故。
        1.2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不到位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安全管理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使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给了规避监管行为可乘之机。
        1.3 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大部分施工作业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对于一些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也是极度匮乏,从而导致其安全生产的观念和意识也就异常淡薄。
        1.4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混乱
        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品种和型号繁多,较为常用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就有稳定土施工机械设备、土方施工机械设备、建筑基坑施工机械设备、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等,而且同一种类别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又存在多种型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考虑好如何管理和组织这些机械设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体系由作业管理、安全管理和维护管理三大部分组成,要进行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就要使施工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规范施工、严谨施工,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1.5 建筑工程现场提供安全保障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为了追赶施工工期、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忽视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直接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力度,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因施工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施工技术因素
        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施工技术、施工计划和施工过程将直接影响施工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并且由于这些因素,还会导致施工延误,从而导致一些公司为了赶上施工期,无法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资源,极易发生恶性循环问题,严重威胁到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2.2 环境因素
        影响建设项目安全的环境因素包括:(1)自然环境引起的不可抗力因素,例如强风,大雨和地震 ;(2)可以通过施工管理改善的施工环境,例如噪声,通风和照明,振动和污染;(3)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例如冬季的雨季和炎热的季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关部门没有根据施工特点和具体施工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和质量保护,在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有可能发生安全和质量风险。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只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保障施工材料和设备符合施工标准,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一旦发现有安全事故隐患,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3.2 正确调查并处理安全事故
        为了有效地处理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出现安全事故后,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保持严肃、科学的态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有效处理;(2)出现人员伤亡时,要准确调查事故原因,从施工安全事故中明确生产因素控制的差距;(3)分析施工安全事故的全过程,明确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人、物和环境状态的原因,了解施工安全施工职责,总结生产因素管理相关教训 [2];(4)以事故为例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3 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力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鉴于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4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作业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操作管理制度。而进行机械设备作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则就是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因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如发生误操作不但会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影响施工的进度,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培训和统一的考试,合格并且持证方能上岗。在作业人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人机定位,并把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落实到个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且有利于培养作业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熟悉程度。从外在的环境来看,应严格选用燃、润油,油品应当满足要求,禁止使用不满足要求的油以及劣质油,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更换,不然严禁该机械设备的运转;监督作业人员对于机械设备作业技术规程和作业注意事项的执行情况,对违反的应立即纠正;核查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可靠、灵敏,严禁机械设备带故障施工;监督核查配件的备用数量和质量,避免因备件不及时供应或者备件质量差而造成机械设备不能正常的运转;监督核查作业人员的作业记录,确保真实准确。在机械设备进场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新机械设备购进应及时并做好记录,而现有机械设备进行技术状况的彻底恢复或者全面维修保养之后也应做好记录,以便以后的安全检查;而对于作业中的机械设备,现场作业人员也应坚持例保以及间隔小时的保养,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同时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状况及工程情况作停机或着班后的处理决定,对于机械设备表现突出的也相应做好记录,作为安全监察的参考之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建筑安全管理。施工企业不仅要保证施工项目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优化安全监督管理方法,促进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斌.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解析与管理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9):204-205.
        [2] 高相富,杜志强,杜红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1):138.
        [3] 李斌.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解析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9):204-205.
        [4] 王静.浅谈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措施[J].华章,201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