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2
摘要:精准扶贫政策作为当前最符合国情的脱贫攻坚政策,能够从政治方面对农民进行价值观的培养。高校在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中,利用高校优势资源对帮扶村进行思想政治文化宣传,帮助村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农民政治价值观培养助力,以期为脱贫攻坚助力。本文以西华师范大学对口帮扶阆中市西山乡岳林垭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村村民政治价值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民政治价值观;岳林垭村;培养路径
1.精准扶贫视域下培养农民政治价值观的必要性
1.1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内在动力
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对农民养成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农村形成好风气的形成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思想政治价值观培养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必须把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只有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加端正思想政治价值观,更加有利于农民思想解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1.2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民脱贫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农民要彻底挖掉“穷根”首先要从思想上开始着手。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大会议上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不是摆脱物质方面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想的贫困。”[1]可见,加强贫困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前提,只有做好了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解放其思想,转变其观念,帮助其树立坚定的脱贫信心。
1.3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新型农民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只有培养新时代的农民,才能实现乡村振兴。而培养新时代农民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作用是“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方向保障”[2]。只有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升农民群体自主能力,才能提高农民思想政治觉悟、文化道德素质、才能激发农民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热情。
1.4思想政治教育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一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社会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滞后,没有能够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因此,当前农村必须要推进新时代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并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2.精准扶贫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调查方法及样本描述
本次研究,笔者通过进村入户方式对岳林垭村村民采取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南充市阆中市西山乡岳林垭村村社干部和村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达100%。问卷主要围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文明四风、基层党建、教育方式等方面。通过走访调查和重点调查,收集资料,了解村民对本村思政教育评价和建议。本次调查的对象,村民的男女比例各占60%和40%,年龄大部分都在35岁至55岁左右,占比85%。村民在文化程度上初中比较多,初中及以下占比23%,初中比例占60%,高中比例占17%。
2.2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农村的人口流动导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组织保障
我国政府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是缺失的,存在着教育环境差,认同率低的现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镇,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和农村知识分子流向城镇,导致了农村人口和人才的流失,这些群体的流失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不利于农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脱贫奔康。岳林垭村全村共356户944人,现全村常住户180户550人,不常住的有176户,394人,其中不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39.63%。由以上数据可知,岳林垭村人口人口流动大,该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组织保障。[3]
2.2.2农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
新时代农民不仅要物质富裕,还要精神富裕。村民在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的同时,更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政府只有对农民开展了思政政治教育,才能激发其内生动力。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尤其是贫困户长期居住农村,信息闭塞,思想落后,认识不足,对未来缺乏规划,缺乏奋斗精神。他们中大部分人认为其所居住的地方基础设施条件差,困难重重,无法克服。另一部分人“等靠要”思想严重,整天无所事事,既不发展产业,又不外出务工,思想意识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岳林垭村距阆中市城区60.2公里,属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区,属于省级贫困村。在调查数据显示:17%的人愿意接受思想政治素质教育,78%的人愿意接受产业技能培训;5%的人觉得两者都要学习。以上数据说明:该村村民更加愿意接受产业技术教育,而不太愿意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
2.2.3农村村社干部政治素质较低
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决定了农村各项事业能否长远发展,但是目前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普遍较低。城镇化导致人口流向城市,其中农村人才也会流向城市,而农村只有较少数的有识之士,他们中一部分人能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农村基层干部政治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岳林垭村2019年全村劳动力501人,长年外出务工389人,占全村劳动力的77.64%。[4]。村上大部分青壮年和有识之士都流向城镇务工,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在村任村社干部,服务村民,这从客观上导致了岳林垭村基层干部政治素质普遍偏低。
2.2.4思政教育方法不恰当
一是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实效性。农村信息相对城镇来说较为闭塞和滞后,很多信息和主流核心价值观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在农村推广开来并发挥作用。在加上农村干部接受外部世界的动力不强,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度不够,开展思政教育的素材不够丰富,教学内容陈旧且缺乏实效性,甚至有的村组干部在为村民开展思政教育时候,经常以传统观念为素材,而忽略新时代背景和素材,导致了大部分村民对当前时代楷模等英雄素材知之甚少,对思想素质水平严重滞后,且不能满足农民思政发展需求。通过走访调查,当被问及“村社干部在开展思政教学时候,一般以哪些内容为素材”,大多数回答是仍然以上改革开放之前的先进典型为素材,只有极少部分内容是以当代典型案例为素材。
二是实用技术教育多,思政教育少。当被问到“村社干部经常开展以下哪些教育培训”,86%的人觉得实用技术教育多,10%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多,4%的人表示不关心,不在意。农村教育影响着农村发展趋势,当前农村教育侧重于业技术教育,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格局导致了农民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科学的生产技术和致富手段,能够在短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但是忽略思想政治教育长远来说会让农民迷失发展方向,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最终不利于农村社会持续发展。
3.对策
3.1高度重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农民的政治价值观的培养,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能够推动农民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两者相辅相成。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必须要理顺乡村治理主体关系,建强基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村民为中心,以村规民约为指导,不断营造正确的公序良俗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促使乡村治理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3.2发展农村经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政治价值观的培养必须要以农民为主体。只有以农民为主体,才能推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现代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脱贫奔康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在当前阶段,农村只有努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不断地缩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短农民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才能保障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缺乏物质富裕的精神富足是脱离实际的,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3.3加强农村干部培养和教育,发挥基层干部在农民思政教育示范作用
农民政治价值观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农村思想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把优秀的人才和资金引流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来,这也是加强基础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村社干部发挥示范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凝集民心、激发村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当前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正在多元化发展,政府要转变农村干部陈旧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法,才能适应农村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
3.4发挥隐性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精准扶贫工作中
农村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思想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解决农民在脱贫奔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解决农民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脱贫动力不足问题,致力于解决“等”、“靠”、“要”等负面思想,让农民大力发展产业;二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解决农村产业结构的问题,要教育和引导农民把扶贫产业与市场相衔接,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脱贫成效。
3.5注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应根据农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等不同群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仅仅要使教育内容符合本村实际,贴近本村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关爱党员群众结合起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以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的素材,还要以古今中外的先进典型为教育素材,尤其是以新时代的先进典型为教育素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农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确保在新常态下,要培养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进取心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
[2]田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海南:海南大学,2017:10-12.
[3][4]西山乡人民政府.阆中市西山乡岳林垭村创建南充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方案.http://www.langzhong.gov.cn/show/2019/04/29/91485.html.. 2019-04-29.
西华师范大学2019年校级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cxcy201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