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刘建华
[导读] 摘要:在当代的建筑修缮工作中,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与现代建筑的修复工作截然不同。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当代的建筑修缮工作中,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与现代建筑的修复工作截然不同。因为古建筑不单单是年代久远的建筑,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见证。所以在对古代建筑修缮的工作过程中应当秉承“修旧如旧”的修复工作理念,合理的修复计划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古代建筑的修复与合理保护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相关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
        随着现在国家逐渐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人文教育,古代建筑成为了实行教育的活化石,因此对古代建筑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变成重中之重。在文物修复工作中,一向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工作理念,古代建筑同样也是文物中的一种,在修复中要最大程度上保留原始面貌,不可“面目全非”。在当代的文物修复工作中,仍然有许多难题等待解决。妥善地处理好遗留问题,才能顺利开展古代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以下主要围绕着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现存问题
        (一)古建筑保护意识薄弱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住进了高楼大厦,不再关心以前的建筑。遇到强烈的自然灾害对古代建筑造成破坏时,人们往往不予理睬。这就导致原本就状态不佳的古建筑雪上加霜。在城市建筑规划时,古建筑的去留问题使得它们成了水泥丛林里的“钉子户”。有一些无良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古代建筑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宝贵价值,对古建筑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破坏。结合以上问题,对广大民众宣传古代建筑的宝贵性同样十分重要,制定相关的规定条例,进行全民性的文化传承教育,发动民众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才能更好的开展古代建筑的修复工作[1]。
        (二)古建筑修缮保护方法尚待优化
        现如今旅游业和交通的发展,受到人文教育的影响,人们也逐渐喜欢文化厚重的旅游景点。客流量大,疏于防护,在有古建筑的景区里,往往会造成古建筑的损坏。因此,如何不妨碍民众去欣赏古建筑的同时,又能有效地维护古建筑的原貌,成为了公众关注的重点。文物修复工作者应当改善修缮工作,提高方法,时刻牢记“修旧如旧”的修缮理念,这样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古建筑的原貌,还能在不产生破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工作,还要注意自然灾害带来的一系列破坏。除了景区之外,在城市中的老街道,房屋以及石碑等,同样采用上面的方法,在修复上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貌才能对古建筑更好地保护和修复[2]。
        二、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及修缮措施探讨
        (一)加强人民群众保护古建筑文物的意识
        除了提高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能力以外,群众基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积极增强民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为古代建筑的修复工作保驾护航。首先,当今时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合理的运用网络平台,宣传保护古建筑以及文物的益处,强调其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化石”。其次,在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课上通过进行相关知识、民俗以及文献的讲解了解古代建筑的重要性;课下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切身实地地感受古代建筑带来的文化厚重感。此外,除了学生群众,大众群体的成人教育也应当贯彻落实,让保护文物的责任感落在每一个人的肩头。

最后,在古建筑的周围张挂横幅等宣传保护古代建筑的标语,或者组织讲座等,激发民众对保护古代建筑的意识以及责任感[3]。
        (二)修缮大木构架
        古建筑的修复用料一定要严谨且符合规定。修复中所使用的木墩长度必须是柱子直径的两倍以上,在接头处的接缝必须严丝合缝且与原来柱体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若是有严重损毁的部件,必须替换且同原来部件保证所有数据、位置方向保持一致,严禁翻新使用,以免造成二次破坏[4]。
        (三)修缮斗拱
        在斗拱部件的修复工作上,一定要严格精确地掌握原部件各方面的数据,拓印原部件的样式,且替换部件样式也要保持一致,严禁发生错位等失误,对建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四)修缮屋面
        在屋面修复工作上,同样要做到一丝不苟。由于多年来的雨水侵蚀,风吹日晒,屋面上会有杂草碎屑等,一定要全部铲除,以防生长过程中损坏屋面。破碎的瓦面也要进行更换,凹陷的地方也要进行冲洗打扫。年久失修的部位要进行加固,但是要与原貌完全一致,不可出现突兀感。屋顶积水同样及时清理,房檐的排水部分同样是修复的重点,如果出现淤堵现象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整改,若长时间被雨水侵蚀,会加重后续工作的困难程度。除此之外,房顶的避雷针和其他装饰配件在修复中也要保持原貌不可随意更改[5]。
        (五)加大宣传力度
        对古建筑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也是同样重要。只有让更多民众参与进来,对古代建筑了解、感受,才能更好更快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开展古建筑修复工作到如今,时间不算很久,因此积累的经验也是屈指可数。现今能够保护修复大批古代建筑,除了优秀的文物工作者之外,还有很多热心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如果能够大力宣传古建筑保护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高民众的相关文化素养,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入进来,让修复工作事半功倍。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可以知道,我国目前的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尚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因此,这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工作。因为古建筑文物历史感厚重,因此要在对其进行修缮与保护的过程中注重其承担的历史使命。人们也要加强意识,积极主动传承古建筑的文明和文化,因此在进行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时,运用最合适的方法技术,使其对古建筑的损坏程度降至最低,以保持其原有特点为最佳效果,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还原其本身,通过一系列恰当的保护措施,让古建筑文物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从而积极地探寻保护我们古建筑文物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王坚梁.上虞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03: 120-121.
        [2]李孟婕.关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问题思考[J].四川水泥,2019,07: 302.
        [3]郭霞霞.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讨[J].江西建材,2018,03:57+60.
        [4]王菂.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研究[J].居舍,2018,14:20.
        [5]高树影.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中国民族博览,2020,06: 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