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毅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各个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智能化技术工业发展对于国力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机械设计制造在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机械设计制造工作开展中,通过融合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云技术,可以让机械设计制造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进而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工作开展水平。
关键词:机械制造;智能化;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加快,我国经济水平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机械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机械制造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动力。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提升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提升了机械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化机械的发展应用。
1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意义
机械设计制造指的是通过专业机械设备及机电设备使工业产品生产智能化,并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融入机械设计制造中,通过现代化设计理念及机械制作方法使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机械设计、制造等工序都是由人力完成,人力工作极易出现失误。而智能化技术将当前物联网、网络技术、大数据等技术融为一体,协调统一,可以满足当代人不同的需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对机械设计、制造等工序进行严格把控。例如,针对构件的大小、材料、尺寸等要求,机械设计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检测,实现全程智能化,并减少人为失误,提升工作效率。
2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1实现机械设计制造系统化
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现有设计进行拆分,并进行独立研究,致使工作结果具有个人特色,不具有统一性与权威性,且实践性较低,与此同时,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效率也差强人意。这一工作模式会使拆分设计无法与机械生产环节进行融合,工作现状脱离全局。要改善上述状况,首先,应实现机械设计制造系统化,创建完善的设计体系,并对整体设计进行分析,明确子系统工作内容,创建二者间的相互关联性。
2.2可视化科学计算应用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实际意义,就是说在技术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工作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进行拆解工作和结合工作,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工作。不单单利用文字进行技术展示,还可以综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图形、动画结合的可视化操作。整体来看,提升科学计算工作的可视化水平。进行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升信息处理的工作效率,也就是在可视化的工作过程中,全方位地了解生产工作的实际状态。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高效率的模拟设计工作,比如进行机械设备生产过程的模拟,让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工作情况的预测工作,提升科学计算水平。
2.3制造智能化应用
机械设计加工制造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或是操作不慎行为,就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出现。与此同时,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环境较为复杂,噪音、油污等现象多有存在,此类不利因素的存在会让工作人员工作顺利开展受到阻碍,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可以让不利因素得到有效排除,可以让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得以降低,与此同时,通过计算机远程操作管理,可以让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证,让整体安全系数得以提升,进而保证机械设计制造工作顺利开展。
2.4机械设施智能化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研究,智能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生产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首先体现在企业机械设施的智能化,即生产工序、工艺的自动化。
机械制造的智能设施以智能控制系统、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设备用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精密仪器等为主要代表,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控制系统中建立实时数据库机制,通过数据库对实时数据的分析并给出具体执行指令,加强生产线上操作步骤的灵活衔接,使生产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达到智能自动化的效果。有效利用PLC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逻辑编程控制,通过编程计算系统,将所得生产数据指令输入到系统中,可使实际生产时降低材料损耗。
3 机械制造智能化应用发展趋势及措施
3.1工作性能发展
现代化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技术类型为精密化处理类型、超精密化处理类型、微型机械设计类型等。这也对机械行业制造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技术要求。由此可见,要进行更为高效化的设备性能研究工作,首先要提升技术设备的研究力度,避免过大的技术误差,也要做好技术成本支出的控制工作,提升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提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设备的工作性能水平。
3.2数据化方向
在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数据化是其发展主要方向,在技术较为落后的机械制造阶段,所有数据信息都需要凭借人力完成收集工作、整理工作,数据信息更新实时性相对较差,会让大量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受到浪费,智能化技术朝着数据化方向发展,可以让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技术工作人员使用智能仪器设备,可以远程设定生产制造中的产品数据信息,并让远程在线监控目标得以实现,除此之外,通过在管理数据库中统一输入数据信息,可以让后期工作人员查询工作、分析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保证机械设计制造系统生产运行安全性、可持续性。
3.3提升员工的智能化应用素养
提升对设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视程度机械设计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始设计工作前便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出建筑模型,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提升了机械设计制造整体工作效率。但是,当前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人们能提升计算机网络的活力与创造力,使其得到长远的发展。由此可知,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在当前机械设计制造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4加强人机联合生产的协调性
未来的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模式体现为人机互动。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环节中的人们应对机器设备有一定的包容性,编制的系统也应更具人性化,在智能化生产中,只有确保人机合作生产的协调性,降低生产操作的摩擦,才能让机械制造智能化体现其存在价值。在人机高效合作的研究中,企业需帮助人机合作建立数据依据,以便于系统编制和操作行为的改良,促进人机合作的有效交流。
结语
总体来看,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发展性问题,但是我们要勇敢面对挑战,进行完善的处理工作。在进行机械制造智能化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机械制造的研究工作,利用好科技资源,实现较为高效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智能化研究工作,就要做好基本的科技成本管控工作,开发新型制造技术,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祖武.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9):49.
[2]孙力伟,王爽,顾佳超,徐恒斌.我国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J].智库时代,2019(18):239+241.
[3]卢月红.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5):58-59.
[4]魏强.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特点和优势及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