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当前建筑市场的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招标方式和融资模式多种多样,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导致工程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如何识别并控制投标风险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投标专业人员在充分分析调查后,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做好各种风险分析、预测和风险防控工作。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标风险;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市场随着民营资本投资项目的的不断增加,低价中标项目、PPP投资项目、EPC+F垫资项目、BOT项目、股权换施工项目越来越多。招标过程中建设方选择信誉良好、履约能力强、报价低廉的施工企业,而施工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投标项目越来越多,风险也随之加大。如何识别和规避投标风险,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持企业健康发展是投标工作的重要环节。
1、工程项目投标过程包含的风险
1.1最低价中标风险
建设单位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投资,在招标过程中采用最低价中标法选取中标候选人,导致投标单位之间恶性竞争,不断压低投标报价,如果没有强大的项目管理团队,低价中标项目多半造成亏损,或者项目安全质量出现问题,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使企业品牌形象和名誉受损,失去市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2建设单位的资金风险
建设单位的资金风险主要表现:一是建设单位资金来源不足。许多建设单位盲目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或者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断增加要求和使用功能,导致工程项目的造价超出估算过多,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建设,导致项目中断,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二是建设单位进度款支付比例过低或者计价周期过长。建设单位考虑资金成本等因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进度款支付条件过于苛刻,要么支付比例过低,不足以覆盖工料机支出,造成施工单位的资金压力过大,要么计价周期过长,造成施工单位垫资施工的情况,间接提高了施工成本。
1.3投资项目风险
建筑市场传统招标项目比例逐渐减小,PPP投资项目、EPC+F垫资项目、BOT项目、股权换施工项目不断增多,为了保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企业承揽投资项目的比例逐年增多,加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由于投资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一般较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果投资项目前期对今后投资收益评估不够准确,或者投资项目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无法顺利进行,导致投资出现风险。
1.4合同条款风险
施工合同中存在的风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①材料价格是否调整,因建材占成本的比例在70%以上,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如工期较长,且合同中对材料价格不予调整,会造成项目亏损的风险。②履约保证金、农民工保证金等采用大额现金保证金方式缴纳,且保证金的罚扣条款苛刻,造成缴纳的现金无法收回的风险。③不利条款风险,往往在签订合同时,建设单位会增加一些有利于本方的条款,转移本应业主单位承担的风险,比如在进度款的支付上设置障碍、转移不可抗力损失、价款是否调整、工程量是否准确、是否包干使用、无条件缩短工期、承诺不因资金问题停工等陷阱,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2、投标风险控制措施
2.1开展施工现场和业主调查
投标技术人员和报价人员根据招标文件和图纸内容展开详细的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周边环境、拆迁情况、三通一平、人文风俗、水电价格、地材价格,并形成调查报告,为制定施工方案和投标报价提供依据。
项目信息跟踪人员前期加强对业主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业主社会信誉、财经能力、资金来源、以往投资项目的相关情况,以及竞争对手信息,业主意向等信息,形成调查报告,为信息跟踪和投标决策提供依据。
2.2严格进行成本测算
工经人员根据清单和图纸工程量以及项目所在地的造价信息结合企业定额消耗水平,考虑企业融资成本、预留二次经营条件、采取不平衡报价等措施做好详细、准确的成本测算工作,为投标合理报价提供依据。
2.3加强标前投标评审
针对投标项目分级分类情况,开展不同等级的标前评审会议,组织技术、经济、安全质量、财务、法务等部门对招标文件、调查报告、可行性分析、成本测算等内容在项目立项、招标行为的合法性;业主背景、资金及信用情况;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规性;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重大安全、质量、环保、职业健康风险;技术复杂、重、大、难方面的风险;项目成本风险,计量支付、工程价款结算风险;调价索赔风险等方面进行投标评审,根据风险是否可控,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①严格执行亏损标不投、风险大的项目不投的原则,对于评标方法采用最低价中标的项目,除战略性的项目(比如:积累业绩、开拓新市场等需求的)一律不得低于成本价投标。
②建设方资金未到位的项目主动放弃投标。建设方资金到位,但进度款支付比例过低或周期过长的项目,在保证最大经济效益的条件下采取分包商或合作方垫付、同比例支付材料款、资金快收慢支、加强与业主沟通,提高支付比例或者适当超验等措施解决过程资金问题。
③投资项目选取符合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能够通过投资有效拉动施工的项目。选择政府诚信度高,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的地市,且必须选择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项目管理库的项目。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及实施方案通过相关部门及政府批复,杜绝参与付费来源缺乏保障的项目,确保项目投资收益。
2.4开展合同评审和谈判
投标项目中标后,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解读,结合公司自身的能力,细致研究合同条款。在质量、安全、工期、环保、职业健康、造价、资源配置、业主对该项工程的特定要求方面公司是否认可。公司是否具有满足工程合同兑现和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全部能力。通过解读合同了解后续可能发生的变化和有可能出现的损失,并通过谈判,采取措以下措施尽量减小风险的发生概率。
①争取项目开工预付款,提高进度款支付比例,原则上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房建市政项目支付比例不低于70%,其他项目支付比例不低于80%。
②材料价格在合理波动范围以外给予价格调整,规避材料波动较大带来的亏损风险。
③履约保证金、农民工保证金、质保金采用保函的形式代替,减轻公司财务风险。
④合同签订尽量采用标准范本,合同权利义务要对等,防止不利条款风险。
3、结束语
投标工作作为工程项目的基础性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投标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通过开展施工现场和业主调查、严格进行成本测算、加强标前投标评审、开展合同评审和谈判等措施提高投标工作质量,能够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