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综合干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佘凌炜
[导读] 研究社区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综合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社区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6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以入院顺序分组。对比组(32例)执行社区一般护理,观察组(32例)执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BICRO-39评分有明显降低且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脑功能指标及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社区干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
         脑卒中俗称“中风”,属于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病急,虽经过临床有效的诊治,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后遗留各种中风后遗症。患者出现肢体、语言、认知以及心理障碍后,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偏瘫或者截瘫,生活不能自理,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脑卒中得到明显控制后,患者即可办理住院手续。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护理,是患者中风后遗症改善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社区综合护理应用在中风后遗症的家庭护理当中,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以入院顺序分组。对比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比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1-81岁,均值70.31岁。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60-79岁,均值70.49岁。纳入标准:患者均为脑卒中治疗后出现的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完全瘫痪者;严重认知障碍者。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实施一般护理。社区工作人员对患者个人档案进行登记,并定期上门随访。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定期开展家庭康复知识讲座和指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与社区家庭医生进行签约。由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帮助患者进行中风后遗症的康复。(1)心理护理。中风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患者会产生自卑及厌世心理,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2)饮食护理。社区签约医生上门服务,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为其制定专门的饮食食谱。通过饮食营养摄入,促进患者肢体恢复。(3)健康教育。中风后遗症患者,对自身语言、肢体障碍情况产生的原因不了解,意识不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可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及教育讲座,促进患者对中风后遗症的正确认知,使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4)康复训练。对于语言障碍患者,可指导其进行口唇张合训练,吹气球训练,纠正其发音、指导其进行简单语言复述,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对于肢体障碍患者,可指导患者每日借助功能训练器进行局部肢体功能训练。并通过整体肢体功能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协调。(5)指导患者进行穿衣、吃饭、洗漱、如厕等的训练,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脑损伤社区康复结果量表(BICRO-39)进行评估。
         1.3.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以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以(±s)表示计量数据,检验值为t值, 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BICRO-39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ICRO-39评分有大幅度降低且降低幅度高于对比组(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BICRO-39评分低于干预三个月时的指标且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分)

         2.2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比较(±s,分)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仍有大部分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语言、认知及肢体功能障碍[1]。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中风后遗症患者,不能长期住院治疗,出院后要想恢复机体功能,需要进行自我护理[2]。患者及家属对中风后康复缺乏必要的认知,是影响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
         社区医生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干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题中,患者与社区医生签约,接受其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患者自卑、厌世等心理进行疏导,可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进行饮食指导,可提高营养摄入,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实施健康教育,可保证患者对社区医生的依从性,保证恢复效果。对中风后出现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的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可保证患者肢体功能尽快恢复[3]。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可使患者逐渐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BICRO-39评分有明显降低且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高于对比组(P<0.05)。这与马涛等[4]的研究中,社区康复模式可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社区综合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比较明显,可通过科学的指导,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保证患者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干预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明显,可广泛实施在临床中。
【参考文献】
[1]张梦玲, 冯秀玲.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康复的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研究[J]. 首都医药, 2018, 25(17):14-15.
[2]侯宏宾, 陈勇, 徐健冰,等.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管理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18, 16(18):21-24+28.
[3]陆冬云. 全方位支持护理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系统医学, 2018, 3(14):172-174.
[4]马涛, 叶子蕾. 社区康复模式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工程, 2018, 26(3): 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