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对肾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肾输尿管结石患者64例,并将其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采取抽签法,将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再将实施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肾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改良;经皮肾镜手术;肾输尿管结石;并发症
肾输尿管结石又称“上尿路结石”,是男性人群的主要患病类型,而女性患者较少。该疾病多发于中壮年时期,并且临床表现以血尿和绞痛为主。随着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得患有该疾病的人群持续增多,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该疾病来讲,手术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是在手术的过程中,易发生较多的并发症,例如:感染、梗阻等[1],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临床上则对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改良。因此本文就以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方式作为研究方向,研究临床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64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间,并根据抽签法,将此次研究的6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本组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本组患者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进行治疗,两组各有患者32例。参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名,女性患者有14名,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为(29.78±3.42)岁,其中有9例为左肾内结石者,有13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者,10例为右肾结石者;实验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7名,女性患者有15名,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为(28.64±2.25)岁,其中有10例为左肾内结石者,有12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者,10例为右肾结石者。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所有患者均经诊断后确诊为肾盂、肾盏、以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者。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放入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得出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及影像学检查,并且对于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使用对症的抗菌药物治疗,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照组:经皮肾镜取石术:取腰硬联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和截石位,并通过肾镜镜逆行置入输尿管导管向肾盂肾盏中注水使其扩张,留置好导尿管后,取患者的俯卧位,并于患者的肾区腹下垫一软枕,使患者的侧腹部呈10-15cm垫高长度,于患者11肋间至12肋下位置采取肾穿刺针进行穿刺,建立手术的工作通道后将工作鞘置于通道内通过肾镜进行碎石取石。取石完毕后,检查无残余结石,留置输尿管双J管,并留置尿管和肾造瘘管。
实验组: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取腰硬联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和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位,使患者呈45度的斜仰卧体位[2],将患者的两侧固定于腋下,并放置乳胶腋垫,将四肢分别自然的置于手脚架上,并通过肾镜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向肾盂肾盏中注水使其扩张,并留置尿管。然后于患者11肋间至12肋下穿刺,建立PCN工作通道完成手术。
1.3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并分别以n(%)以及(±s)进行表示。本文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属计量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属计数资料,当统计后的结果显示(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s)
.png)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肾镜手术所带来的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但是传统体位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1)传统的体位会抑制患者术中的呼吸功能,影响患者的麻醉效果(2)如果患者的结石直径较大,会延长手术的时间,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还会降低患者的耐受性,诱发危险情况(3)在传统的治疗方式当中,因为传统的体位会导致肾镜不自主的摆动,导致肾脏受到实质性的损伤,同时,仰卧位在插管成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二次消毒[3]。相对延长了手术的复杂性,延长了手术的时间。而在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中,不仅可以节省手术的时间,还可以从体位的改良上,降低患者肾脏的压力和损伤程度,进一步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改良后的经皮肾镜手术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闫柯,徐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健康之路,2018(6).
[2]韦定闯.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同一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J].健康之路,2018(11):57-57.
[3]郑雪松,张海平,孙杰,et al.微创经皮肾镜与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系统医学,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