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西黄丸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止痛效果。方法:三阶梯止痛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西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情况、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肺癌患者给药后疼痛评分及卡氏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给药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评分、卡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西黄丸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镇痛效果,且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满意。
[关键词]:肺癌;疼痛;西黄丸;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Xihuang pill combined with three-step analgesic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The 63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33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Xihuang pill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alone.Pain relief, cartesian scor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Pain scores and cartesian score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after administ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pain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Results: Xihuang pill combined with three steps analgesia can improve the analges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ywords:Lung cancer;The pain;Xihuang pill;
肺癌引起的疼痛不仅使患者的情绪焦虑,更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正确的评估疼痛对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因此缓解癌症疼痛则成为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2]。目前缓解癌症疼痛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疗法、手术疗法、放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生物治疗以及其他方法如认知心理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等,其中尤以药物疗法最为常用和简便,而药物疗法中的三阶梯止痛法则是目前缓解肺癌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3],且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但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不良反应多,且患者长期应用容易成瘾,并出现耐药反应。近年来,笔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黄丸治疗63例肺癌疼痛的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理学或细胞学证据,并经过了4-6个周期的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现将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包括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在30-77岁之间,平均年龄(55.8±8.2)岁,中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17例。对照组30例,包括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在33-79岁之间,平均年龄(52.6±7.8)岁,中度疼痛14例,重度疼痛1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疼痛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疼痛程度分级
按照 WHO 疼痛分级标准:
0 级,无疼痛;
Ⅰ级,轻度疼痛,虽有疼痛仍能工作,睡眠不受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可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需用止痛剂。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WHO三阶梯给药原则给药:
轻度疼痛予布洛芬缓释胶囊;
中重度疼痛予曲马多或硫酸吗啡缓释片;
爆发痛予吗啡针肌肉注射,因个体差异很大,应调整给予合适剂量。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黄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口服,3g/次,2次/天进行治疗,每日分早晚餐后口服,两周后评价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4.1疼痛强度?
疼痛评估采用最简单实用的划线法,即在纸上画出 10 cm 线段,每厘米标号注明顺序,0 为无痛,1 ~ 3为轻度疼痛,4 ~ 7 为中度疼痛,> 7 者为重度疼痛,10 为最痛或极度疼痛。让患者根据其主观感觉疼痛程度在线上做出标记。
1.4.2生活质量评定
依据karnofsky评分[4],治疗前后计分增加≥ 10 分为提高,降低≤ 10 分为下降,变化在 10 分以内为稳定。
1.4.3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排尿困难、头晕乏力、嗜睡、呼吸困难等。
1.5 疗效评估
镇痛效果评价标准(VAS 法) :
完全缓减(CR):治疗后完全无痛;
部分缓减(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轻度缓减(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觉到明显疼痛,睡眠受干扰;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以 CR+PR 为有效。
1.6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 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治疗组镇痛有效率为 87.88%(2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20/30)。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2.2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有21例提高,9例稳定,3例下降;对照组11例提高,9例稳定,8例下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Zc=3.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 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png)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占6.06%;腹胀便秘1例,占3.03%;头晕乏力1例,占3.03%。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5例,占 16.7%;腹胀便秘7例,占23.33%;排尿困难2例,占6.67%;头晕乏力3例,占10%;嗜睡2例,占 6.67%;呼吸困难1例,占3.3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疼痛是中晚期肺且不良反应较低,癌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且难以有效控制,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西药多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疗法按时按量给药,但长期应用止痛药物易产生耐药、成瘾以及出现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精神错乱、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中医对癌性疼痛的病机可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瘀血、痰浊、气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和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的紊乱、正气虚亏,各种病因乘虚而入,导致癌毒内生。[5] 这些病机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为因、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病过程是呈阶段性发展的,且在各个发展阶段疾病的病机虚实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或为偏实偏虚,或为本虚标实,或为虚实错杂。西黄丸又名为犀黄丸,原记载于清代名医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 卷四》中,本药是由牛黄、麝香、醋乳香、醋没药为原材料炮制而成,其中麝香为四大动物香料之一,被誉为“诸香之冠”,味辛性温,功专开窍、辟秽、通络、散瘀;牛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肝息风定惊,清心豁痰开窍之功效;乳香、没药两药合用,共同发挥行气止痛,活血消肿,祛腐生肌之功效,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和营活血,行气止痛,消肿化结之功效,对于癌性肿痛及痈疽疔毒等疾病均有确切的疗效[6]。西黄丸迄今有近300年的历史,是治疗痈疽疔毒、癌肿等之中药传统名方,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肺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近年来,诸多学者运用现代药理学的方法对西黄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西黄丸主要通过在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7]。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西黄丸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肺癌疼痛的患者,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镇痛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单纯应用三阶梯止痛疗法,提示联合疗法可更有效的缓解疼痛带来的痛苦,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低。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三阶梯止痛法联合了西黄丸后,三阶梯止痛法的药物剂量是否可以减量,以及是否可进一步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于莉,崔国元,张晓晔 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265-267.
[2]罗英 心理护理对门诊输液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411-14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 年版)[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1):31-38.
[4] 姜文奇,张晓实 . 肿瘤生物治疗学 [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843-847.
[5]蒋春鹤,马文杰.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现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913-4914.
[6]郜贺,金文杰,杨宇峰,石岩.西黄丸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1):11-15.
[7]胡俊霞,关硕,杨伟,马杰,梁文波.西黄丸抗肿瘤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3,32(08):1061-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