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孟祥娜1 王基凤2
[导读] 观察分析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30例厌食症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中医推拿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每组均为1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小儿推拿法;常规药物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且存在呕吐或便秘等症状。小儿厌食症病程时间比较长,常规西药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长期应用极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最终影响到厌食症患儿的生长和发育。有关研究显示,部分厌食症患儿的疾病发生与后天不恰当喂养密切相关[1]。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将降低患儿的营养摄取量。祖国医学研究认为,厌食症患儿属于恶食和痰滞范畴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30例厌食症患儿。实验组有10例男患儿、5例女患儿,平均年龄为(3.8±1.1)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4.4±1.2)年。对照组有9例男患儿、6例女患儿,平均年龄为(3.6±1.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5.2±0.8)年。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口服多酶片(生产厂家:重庆格瑞林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793 ;规格型号: 0.1g*24s;用药方法:一次2片,1d3次)、复合维生素片(批准文号:H20140354;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包装:30片/盒;用药方法:一次一片,一日一次,与早餐同时服用),连续治疗10d。
         实验组应用中医推拿方法,采用中医辩证方法,取患儿左手穴位推拿,忌吃生冷寒凉、肥甘厚腻食物。针对脾胃积热型(面色黄黑、消瘦好动、性格暴躁、白天不睡、易患扁桃体炎、舌红苔黄)患儿,推拿100次左右清天河水穴位、500次左右清板门穴位、100次左右100次左右四横纹穴位、500次左右清肺金穴位等;针对伤食型(多发生在某一次伤食呕吐后或者感冒伤食后,持续厌食,舌苔白腻且厚、大便酸臭)患儿,推拿300次左右小天心穴位、500次左右清板门穴位、100次左右合谷穴位、500次左右小横纹穴位、500次左右清肺金穴位以及100次左右清天河水穴位;针对脾胃虚寒型(面白乏力、喜静不动、大便多正常、摄取寒凉食物后大便次数增多)患儿,推拿100次左右四横纹穴位、500次左右补肾水穴位、300次左右乙窝风穴位、300次左右二人上马穴;针对肝脾不和型患儿,推拿800次左右小天心穴位、500次左右乙窝风穴位、500次左右补肾水穴位、500次左右清板门穴位、300次左右补脾土穴位、300次左右上三关穴位、100次左右四横纹穴位、100次左右合谷穴位。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2](治疗结束后厌食症患儿的食欲和食量恢复到正常状态为痊愈、治疗结束后厌食症患儿的食欲明显恢复且食量恢复到原来的四分之三为显效、治疗结束后厌食症患儿的食欲与食量有所改善但是未达到恢复原来的四分之三为有效、治疗结束后厌食症患儿的食欲和食量未恢复到正常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实验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上家长对小儿均较为宠溺,因此极易因为喂养不当而引发厌食症。近年来小儿厌食症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如果小儿人群一旦出现厌食症,家长普遍会强制患儿进食,部分患儿症状有所好转,部分患儿症状有所恶化。为了解决厌食症问题,与此同时降低厌食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祖国医学研究认为,厌食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脾胃不和所致[3]。最早关于厌食症的论述见于《内经》,其中明确记载思伤脾、怒伤肝,因此说明脾胃不和将导致厌食症发生。因此,治疗厌食症患儿需加强补脾。从临床症状分型来看,厌食症类型有脾胃积热型、脾胃虚寒型、肝脾不和型等。也有学者认为,治疗厌食症患儿需辅以调和脾胃方式能够达到临床治疗目的。中医推拿厌食症患儿时采取合适方法能够加速其痊愈,便于消除厌食症。推拿过程中主要采取相关穴位推拿,从而延长到各个经络中,以此激活蛋白酶和胃液,加快吸收。相关研究显示,中医推拿厌食症患儿能够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以及恢复脏腑元气等功效,配合穴位推拿能够推动气血运行,规律性点血可调节气机,最终治愈患儿的厌食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晓杰.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10(12):191-192.
[2]李桂华,王金贵,董桦, 等.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特定穴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8):1890-1893.
[3]邓丽君,杜洪煊,李彦昕, 等.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9):168-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