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主要围绕腹股沟疝气患者在临床中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选择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来开展,选择我院90例腹股沟疝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的治疗方法来开展分组,患者开展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列为分析组,患者开展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列为比对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气患者在临床中开展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关键词:腹股沟疝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治疗效果
腹股沟疝气在临床中被纳入外科疾病的范围,主要在患者的腹股沟区发病。如果腹股沟疝气患者没能够在患病早期进行相应治疗,则会致使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情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机。现阶段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来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开展治疗,本次研究对患者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具体研究治疗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来开展,选择我院90例腹股沟疝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的治疗方法来开展分组,分为分析组与比对组,两个各存在有45例患者。分析组中男病例数量为30例,女病例数量为15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9-75岁区间,年龄平均范围为(65.25±2.35)岁。比对组中男病例数量为32例,女病例数量为13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0-74岁区间,年龄平均范围为(66.28±2.46)岁。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比对组患者在临床中开展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分析组患者在临床中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医护人员合理评估补片面积,选择在患者的腹外斜肌筋膜部位切开一个合适的切口,切口面积需与补片面积相同,仔细寻找患者的疝囊所在,确认疝囊位置后进行精索游离,将补片放置进去,保证切片有完全覆盖患者的腹横肌筋膜,然后医护人员再对患者手术切口邻近的组织开展有效的缝合固定,缝合完毕后将手术切口进行关闭。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组与比对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效果能够运用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来开展有效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可借助SPSS 24.0软件来开展数据分析,以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t值进行检验,p<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术中出血量,分析组为(40.12±8.62)ml,比对组为(62.25±9.15)ml,t=8.621,p=0.001。对比手术时间,分析组为(11.25±4.45)min,比对组为(35.46±5.06)min,t=7.915,p=0.001。对比住院时间,分析组为(5.26±1.24)d,比对组为(8.82±1.16)d,t=6.134,p=0.001。对比下床活动时间,分析组为(8.42±2.63)h,比对组为(19.56±7.25)h,t=9.024,p=0.001。分析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比对组,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气疾病在临床中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的腹部肌肉强度发生显著降低,患者腹股沟区越来越薄弱,致使患者腹内压力会进一步增高[1]。同时患者自身营养不足、年龄高、剧烈咳嗽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腹股沟疝气的发病。现在临床主要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实施一定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腹股沟疝气临床治疗效果,现阶段临床主要运用的手术包含有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等,两种手术方式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2]。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能够有效治疗腹股沟疝气疾病,但该手术治疗存在一些较大不足,比如说该手术会导致患者原本的解剖结构受到一定破坏,且手术切口相对较大,会进一步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进一步简化手术操作,手术所需时间较少,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小,患者在术后不会出现明显疼痛,能够取得快速恢复[3]。结果数据表明分析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比对组,由此可说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优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
总而言之,腹股沟疝气患者在临床中选择合理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能够让患者在术后取得更快恢复,且术后恢复效果达到优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李新国.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8):75-76.
[2]刘婵娟.手术室护理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1):1569-1570.
[3]李政.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