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防城区珠河国土规建环保安监交通站
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我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模式,有效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政策引导服务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建议。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存在问题;措施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国的城乡不断进行翻新建设以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随着建设的不断饱和,城市用地逐渐紧张,而乡村的宅基地建设、公共用地等位置错乱形成的大片土地闲置与城市用地紧张形成对比。因此政府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依据对城乡的长远规划,将城镇建设和乡村土地利用结合起来,对乡村进行集体搬迁或者建设以节约多余建设用地用于城镇建设,退还多余耕地,统筹城乡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号召
我国的农民基数大,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就必须加强对农村的建设改造,用城市的20%带动农村的80%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号召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推进为村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建设,而在传统农村宅基地建设混乱的状况下,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推荐难度较大。而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开展农田整治,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且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等建设工作,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村成片”的社会主义农村新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重要途径
土地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之一,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显得极为紧张,并且城市工业化链条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来的工业园区的占地面积已经不能够满足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更甚某些工业的发展更是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因此进行城乡集中建设,扩大城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用地面积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凭借城镇减地、乡村增地,二者相挂钩,通过对农村废弃住房及集体建设用地等的整理复垦,变为优质的耕地,得到的耕地指标用于建设用地占用指标占补,从而提高农村可利用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解决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在根本上实现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目标,并且引导项目区内增减挂项目的推进。
3、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程度
自上个世纪“大公社”集体经济组织解体,我国农村实现的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及土地、宅基地依照每家每户人头数分配到位后,我国后续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及其管理工作就难以进行,例如在陕南的某些乡村里,经常存在村民因为宅基地及田地的边缘占有而出现各种纠纷,但上层领导却无从下手治理。因此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将分散的乡村院落集中建设,通过对农民实行合理的占补措施将土地要素集中,实现土地要素的合理分配和国家管理,提升土地要素的价值,并且为国家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做铺垫。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1、项目实施资金来源单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进行拆迁和新建地址的确定,而城乡结合部因其多年的衔接性发展,成为扩大城镇规模首选地点。但城乡结合部居住的人们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算偏远,并且完全掌握对自家土地的使用权以及部分人存在的“发拆迁财”想法,面对政府提出的征用土地狮子大开口等,增加此部分拆迁赔偿金额的负担;而且此项目实施还必须依从“先拆后建,先补后占”的原则,前期规划过程难以准确预判出社会资金参与的盈利程度,导致拆迁过程的金额几乎全由政府财政负担,造成项目实施资金来源单一,而单一的财政资金难以支撑项目实施的完整过程,从而阻碍项目的实施进程。
2、项目实施与政府规划的不统一
某些落后地方政府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长远发展及统筹规划城市的整体发展,因而进行盲目的土地增减挂钩,单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和达到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要求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和规划不统一时,可能导致已进行项目建设的土地资源被浪费,甚至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规划发展的改革进程。例如在陕西的某个村落里,在由政府出资征地后的集体土地上,斥巨资修建游乐设施,结果使用时限还不到两年又全部推倒,导致土地资源被长时间“专属”闲置。
3、项目实施的宣传不够到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充分的利民、惠民工程,但因为部分政府对于项目的宣传不够到位,使得部分群众对于该项目的认知不够清楚。在政府征地时,不积极支持国家的政策,甚至为想要更多的拆迁赔偿,出现各种耍赖扯皮行为来阻挡政府的土地征用行为,增加项目建设过程的资金负担,进而阻碍项目的整体进度。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对应措施
为了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我国社会主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引导和铺垫作用,从以下几点出发,提升项目的实施效果。
1、丰富项目资金来源
丰富项目实施的资金来源,在项目资金筹措上采取股份制。将项目实施后在多余集体土地上进行租赁、自行经营等各种经济活动的权利设置为股息,让项目区内的百姓以资金、劳动为股本在前期进行投资;在拆迁准备过程,加大向社会开发商的招标力度,适当增加施工方的利润所得来引诱开发商的参与,从而增加社会资金的投入等。
2、坚持统筹规划发展
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整体规划为原则,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选择拆迁和新建地点,将眼光放长远,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统筹规划未来一定时间段内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布局、工业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城镇规模扩大下的城乡过渡状况等等。
3、加强项目实施前宣传和过程监督
加强项目实施前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在政府内部自上而下先进行宣传,再由下级政府向项目区内群众进行宣传,通过数字化等技术将项目的实施效果向群众展现,突出讲解项目的惠民、利民点,将宣传工作做到扎实到位。其次,该类项目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完成时间一般跨越时间比较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政府人员、项目区内党员组成监督班子,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实施过程公开、透明,以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投机取巧等行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的重要举措,但在此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必须做好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出发,做好项目区的拆建和城市产业布局平衡,保障项目区内的群众的利益,充分整合、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度。
参考文献:
[1]李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13,10(10):24-26.
[2]吴乙萍,杨小兰.百色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7(06):23-26.
[3]增减挂钩再升级,允许深度贫困地区跨省调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实施办法》解读[J].国土资源,2018(08):21-22.
[4]王聪.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永吉县岔路河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几点思考[J].吉林农业,2017(17):106-107.
[5]赵晖,卢英涛.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异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估——以临沂市费县朱田镇崔家沟为例[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7,2(0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