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过程中风险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  王晓燕
[导读] 目的为探讨了门诊护理的过程里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为探讨了门诊护理的过程里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了我计2000例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的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到了风险管理的模式,对照组采取到了一些较为常规的流程开展门诊护理的工作,对比了两组患者护理的整体效果。结果观察组就诊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接纳服务以及护理操作等的方面满意度评分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风险实践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了对照组(2.3%),差异具有了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的工作里要能够不断的强化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到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到了护理风险,从而为患者安全的就诊提供到了合理的一个保障。
         关键字:门诊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
         风险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在临床诊断后应用于日常护理工作。它可以准确识别并及时处理护理风险,并在最重要的程度上全面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患者日常护理的理想效果。专科门诊短期流动性大,病情复杂。它为医院积极开展外部服务,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提供了一个窗口,选择专科门诊,分析门诊的危险因素管理模式,效果很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到了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0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一个对象,随机的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0例患者,所选的病例都存在了一定的风险隐患,符合到了临床护理干预的相关操作标准。观察组的男性患者有521例,女性患者479例,年龄都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5±3.47)岁。对照组的男性患者有519例,女性患者481例患者,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62.47±3.58)岁。所选取的患者都具有了较好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两组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①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对其采用倒了一些较为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然后依据门诊护理的流程,做好接待以及相应的一些护理工作。
         ②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门诊就诊的过程里,对其开展到了风险的管理,较为详细的操作如下:两种风险和管理方式不需要建立相关机制来正式报告风险事件的成因,也不需要对皮肤护理人员的身份进行学校教育,因此他们可以积极开展专业的日常护理工作。门诊在相关机制的科学指导下,日常护理人员不仅要对病人微笑,还应与病人积极沟通。他们应该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提前预防风险,做好一般护理工作,充分认识医院门诊部皮肤工作中存在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在案例工作中,采用了新的服务提供模式,例如建立了三级质量管理模式体系,并明确指出了职责,针对频繁发生的事故,环节或地区的事故,首次提出了常见的危害预防和控制方法,并对危险位置进行了警告和标记。当许多专科门诊病人去医院时,因为他们不熟悉大型医院的环境以及医疗方法,因此他们可能会有更大的风险。当您是患者时,必须提供有关患者问题的详细答案。

此外,为帮助老年患者相互协调登记,陌生患者在疾病监测中做得很好,大大减少了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的发生,护士更加严格地尊重医院的门诊特殊护理等严格的工作规范,并继续加强其专业水平核心技能,在不进行各种手术的无菌条件下,门诊病人的相关内容得到更充分的落实,而最重要的程度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全民保健的风险。
         1.3观察指标
         对这两组的就诊患者进行了问卷调差,主要的调差方向是在门诊护理人员接诊的服务、护理操作以及风险控制等的方面,每项的区分范围都在0-10分,分数越高就代表了患者就诊满意程度越好;同时还对两组护理风险的事件发生情况进行了一个详细的统计,要做好对比和分析。
         1.4统计学意义
         这次的研究采用到了SPSS.20统计学的软件来进行分析数据,计数的资料可以用%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了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就诊患者对护理人员风险控制、接待服务以及护理操作等的方面满意度评分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差异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风险因素管理的概念源于公司治理的加强,对医院特有的风险因素限制机制的系统形成已经缓慢而系统地形成。它对预防20多种危险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对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专科门诊特别护理的人员应充分了解潜在风险管理的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积极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继续提高日常护理技能,并积极融入患者的皮肤护理,及时发现其潜在因素的皮肤护理可能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管理工作模式深化到专家门诊工作中,以促进任务的改善和皮肤护理质量的提高,并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医院提供一切必要的程序,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负面影响,包括医疗纠纷。
         观察组就诊患者对护理人员风险控制、接待服务以及护理操作等的方面满意度评分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差异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风险因素管理理论,可以降低一般护理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患者病情的效率和舒适度,促进医患关系建立温馨和谐。总之,门诊的日常护理工作要加强对潜在风险的日常管理,形成风险因素预测、评价、处理和及时反馈相结合的风险管控运行机制,将特殊护理的潜力大大降低到水平,以解决门诊患者的风险和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雷琼, 张远平, 曾成义. 门诊安全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12):104-105.
         [2]徐云.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用于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33).
         [3]张玉霞, 庞金萍. 多功能输液架在静脉输液过程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57(12).
         [4]曹媛媛, 李晶晶. ICU病房应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